相关试卷
-
1、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能分泌胆汁,其含有的消化酶能够乳化脂肪 B、②③⑤都具有吸收功能 C、⑤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④的分泌物可由导管进入⑤ -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是几种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细胞与①、②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2)、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在①、②两种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3)、经观察发现,只在①细胞中含有液泡和 , 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4)、将图示①②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①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①具有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位于。(5)、与牛、马、羊等动物的细胞相比,③细胞通过的方式繁殖后代。用煮沸的方法无法消灭细菌,是因为某些种类的细菌在不良条件下会形成休眠体。(6)、④为病毒EV71,它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和组成。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它是以方式进行繁殖的。 -
3、资料分析:请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种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他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资料二: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资料一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一实例表明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 ,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雌雄蛾交配的行为属于 , 该行为是由其体内的所决定的,从行为的功能分,这是行为。(2)、在资料二中,海豚的表演属于行为。该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 , 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3)、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形成了一定的 , 它们是营生活的动物。 -
4、学习了动物的行为这一节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饥饿的小白鼠放到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分别用三只小白鼠做实验,每只小白鼠做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

小白鼠
小白鼠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1)、若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作出的假设是“小白鼠经过训练能走出迷宫获取食物”,则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数据(选填“支持”或“不支持”)他们所作的假设。(2)、实验前应使小白鼠处于状态。(3)、从行为获得的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选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这种行为建立在(选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的基础上。(4)、通常小白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白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的作用。(5)、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不同,说明此类行为的获得是建立在因素的基础上。若将小白鼠换成蚯蚓,蚯蚓难以经过短时间训练学会走出迷宫获取食物,说明。(6)、分析表中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所用的时间,可总结出共同规律,即 , 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选填“强化”或“弱化”)。 -
5、读图理解:图1是长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小明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①②,两条松紧带③④和一颗螺丝⑤制作的骨骼肌牵拉骨运动的模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1所示,长骨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C】、骨质和【B】组成。(2)、骨干外周部的骨组织致密,称为【D】;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称为【A】。(3)、根据图2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肌肉④处于的状态,如果⑤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动作。(4)、图2中③④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分别连在①②两片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5)、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收缩,牵拉绕过 , 完成动作。 -
6、关于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微生物能使食物腐烂,使人患病,因此我们要消灭所有的微生物 B、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取供医药使用 C、黄曲霉是一种病毒,能产生黄曲霉素这种强致癌物质 D、金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是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对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无限制的使用
-
7、细菌和真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既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敌人”。人们对细菌和真菌“爱恨交加”。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B、破伤风杆菌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每种破伤风杆菌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C、新冠病毒寄生在人和动植物体上,导致人、禽畜和农作物患病 D、酵母菌不含叶绿素,只能在无氧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生活
-
8、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①给人类带来多种流行病 ②可制成疫苗,用于防治传染病
③用于基因工程 ④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9、如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落:A处菌落较小,表面粗糙干燥,B处菌落较大,为红色,呈蜘蛛网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或真菌的个体 B、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C、培养基接种前要进行高温灭菌并冷却 D、细菌、真菌的培养通常需要在恒温的培养箱中进行 -
10、如图为五种生物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与其他生物相比,⑤最显著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构成 B、与①③④相比,②最显著的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C、与①②④相比,③特有的细胞结构是叶绿体,③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D、图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②③④ -
11、下列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说法不正确( )A、有利于研究珍贵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等特征 B、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C、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D、有利于以后人类居住
-
12、下列几种动物中,不属于我国特有珍稀动物的是( )A、
B、
C、
D、
-
1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种质库 B、迁地保护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制定法律法规
-
14、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捕获的蚂蚁必需来自同一蚁穴 B、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C、连接B、C岛间的“桥”和A、B岛间的“桥”的粗细和长短应一致 D、做实验只要两只蚂蚁就可以了 -
15、科学家观察记录狼群的行踪,狼主要以鹿、羚羊、兔为食,狼群内部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狼王)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狼和鹿间具有捕食关系 B、狼群具有社会行为 C、科学家是用实验法进行研究 D、狼捕食兔子是后天学习行为
-
16、自然界中每种动物都有一系列的行为来防御捕食者的捕食,有些生物具有鲜艳的色彩、毒刺或具有特别难闻的气味。以下动物的行为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A、尺蠖—外形像树枝 B、比目鱼—身体颜色随环境变化 C、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 D、雄海象—与其他海象发生争斗
-
17、15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曾一路向北迁移,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下列选项中和象群的这种行为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小白鼠通过几次电击后能快速走出迷宫 B、在一块麦田里一起觅食的一群麻雀 C、一只梅花鹿发现天敌时会发出叫声,其他梅花鹿会迅速逃离 D、生活在森林里的草、昆虫、青蛙、蛇和狐狸等
-
18、2023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中国成都举行。运动员在赛场拼搏时产生运动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骨受到牵动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④骨骼肌收缩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
19、步行时,小腿屈曲运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需要骨和肌肉的协同配合 B、股四头肌和腓肠肌同时舒张 C、此时股四头肌牵拉骨绕膝关节运动 D、此运动受到了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
20、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青少年如果不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就会引起脊柱变形,决定骨具有硬度和弹性的是( )A、骨的长与短 B、骨的粗与细 C、骨在人体内的位置 D、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