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表是某学校生物课外小组设计的用于记录校园内植物种类、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表格。由此可知,该小组采用的生物科学探究方法是(   )

    编号

    名称

    数量

    生活环境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 2、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含羞草 B、狮子 C、蘑菇 D、流感病毒
  • 3、如图为人体某处肢体活动模型示意图,A、B、C、D为木条,他们之间均由螺丝相连接(可伸缩),并由两端的绳子(不可伸缩)固定在相应的木条上

       

    (1)、图中的气球及与其相连的绳子分别代表骨骼肌中的 ;木块代表 , 螺丝处代表
    (2)、当木条B不动,而木条A按图中所示方向移动,气球P的活动状态是 (选填“收缩”或“舒张”)。
    (3)、每个气球两端的绳子能否固定在同一木块?
    (4)、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 收缩牵拉 绕关节完成动作。
  • 4、如图A、B、C、D、E、F是常见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的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 呼吸,可辅助呼吸。
    (2)、将B的胸部,腹部浸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发现蝗虫死亡被淹没所致。
    (3)、C是食草动物,它的牙齿有 的分化。C的生殖方式是
    (4)、D生活在水中,呼吸器官是 ;为了减少运动时的阻力,它的体型多为 型。
    (5)、E的呼吸功能强大,体内有 和肺相通,能够辅助呼吸。
    (6)、F的卵外有坚韧的 , 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7)、上述动物中,体温能保持恒定的有 (填字母)。
  • 5、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动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D两种动物的名称:B ;D
    (2)、A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 对称。
    (3)、C是蛔虫,它寄生在小肠内,人类的消化液不能将它消化是因为它有 , 有保护的作用。
    (4)、A、B的共同特征是
    (5)、D是软体动物,他身上的贝壳是由 所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6)、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他们应同属于 动物。
  • 6、某患者上臂肌肉损伤,借助气动人工肌肉实现了运动(如图)。气动人工肌肉主要由合成纤维和橡胶软管构成,通过对软管充气、放气可模拟肌肉收缩和舒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患者受损的肌肉是肱三头肌 B、气动人工肌肉的两端固定在相邻的两块骨上 C、气动人工肌肉充气时可实现伸肘运动 D、屈肘运动过程不需要关节参与
  • 7、蝗虫的外骨骼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功能,下列动物的结构功能与之相同的是
    A、鲫鱼的鳞片 B、蚯蚓体表的黏液 C、啄木鸟的羽毛 D、蜥蜴的角质鳞片
  • 8、当一只小鸡孵化出来寻找食物时,它会把地面上的任何小点都啄个遍,后来它只会啄可以吃的食物,这两种行为分别是(  )
    A、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B、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 9、苏州曾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至今疾控中心仍十分关注血吸虫病的防疫工作。下列防治血吸虫病的措施中,针对性最强的是
    A、管理好水源 B、消灭钉螺 C、管理好人畜粪便 D、讲究个人卫生
  • 10、中华蛩(qiǒng)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昆虫,如图为它的发育过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该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B、该过程与家蚕的发育相似 C、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D、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
  • 11、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与1号试管起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2号和3号试管(能或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
  • 12、观察心脏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心脏四个腔中流静脉血的腔是。(填图中标号)
    (2)、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血液中的一氧化碳首先通过图中血管[]进入心脏。
    (3)、血液由⑥出发,流经血管①,在组织细胞处完成物质交换,由血管⑦⑪送回⑩,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4)、药物在心脏中只能随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这是因为⑨房室瓣和[]都只朝一个方向开放。
    (5)、如果对心脏进行灌注实验,若向⑪内注水,则水将从[]流出。
  • 13、皮肤是哺乳动物御寒的重要结构,这一现象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突遇寒冷,人体皮肤会出现一种即时反射活动——产生“鸡皮疙瘩”。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为 ,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寒冷环境中,图中分布在人体皮肤中的[]接受寒冷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传导至体温调节中枢,最终引起竖毛肌的收缩,使毛发竖立的同时皮肤局部隆起,产生“鸡皮疙瘩”,以减少散热。这一反射活动属于反射。
  • 14、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图甲的实验时,小伟在实验过程中,应时常往湿棉絮上滴加 , 实验时用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2)、观察到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图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血液在图乙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3)、图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中的b为。如果某患者有炎症,则验血化验单显示图丙中的[]数值过高。
    (4)、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小鱼
  • 15、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是 , 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分泌
    (2)、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新生命的开始,完成该过程的场所是图甲中[]
    (3)、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上,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在土壤中。
    (4)、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中,成熟的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
  • 16、下图可表示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则M可能为脑部的毛细血管 B、若a、b均为动脉血,则M可能是左心房左心室 C、若a为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M为胃 D、若a为原尿,b为尿液,则M是肾小管
  • 17、如图中①~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气体进出肺泡是由于外界气体压力变化引起的 B、②过程中气体由肺泡进入血管需要穿透一层细胞 C、长期缺铁会影响③过程中气体的运输 D、④过程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 18、看到救援队员从汶川地震中救出幸存者的画面,不禁让我们热泪盈眶。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看到此场景的感受器是③ B、①是无色透明的角膜 C、最高级中枢位于④ 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⑤
  • 19、2021年6日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经调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为51.3%,保护视力,降低近视率刻不容缓。图中属于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② D、③④
  • 20、黄老师从肇庆市到海拔较高含氧量较低的西藏墨脱县支教,半年后体检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的含量显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上一页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