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甲流、手足口病、艾滋病等一系列的传染病不断侵染人类,人类也积极采取措施治疗或预防传染病。

       

    (1)、能引起人患传染病的病毒称为
    (2)、新冠疫情发生后,出现抢购板蓝根的现象。钟南山院士提醒过多服用板蓝根对人体有害。如图显示“板蓝根颗粒”属于(填“处方”或“非处方”)药。
    (3)、接种疫苗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项措施?。随着新冠疫苗研制成功,接种疫苗后,人体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具有相应的免疫力,这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4)、我国每年新增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均超过10万例。艾滋病病人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属于
  • 2、你有“美人尖”吗?人的V型发尖是前额正中发际线向下凸出一个形似“V”字的发尖,俗称美人尖(如图甲所示)。一对V型发尖的父母生下一个平发尖(图乙所示)的孩子。请分析回答:​

    (1)、人的V型发尖与平发尖是一对
    (2)、若控制V型发尖与平发尖的基因分别用A、a表示,则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3)、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为V型发尖,则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4)、如果这对夫妇将V型发尖都修剪成了平发尖,则他们再生一个平发尖孩子的可能性为%。
  • 3、2018年9月,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成功诞生,它的孵化过程是:打开已受精塑的鸡卵,将鸡卵的内容物轻轻倒入如图所示的孵化装置通中,盖上塑料盖,再放入孵化箱中孵化21天。图中①~③是去除卵壳和卵壳膜的鸡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鸡卵中的细胞核位于中,能为“小茶缸”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的是(均填图中数字)。
    (2)、“小茶缸”在孵化过程中,科研人员会事先在杯壁上钻出圆孔并用脱脂棉封口,还在多聚膜上烫出了若干个小透气孔,这是为鸡的胚胎发育提供
  • 4、灵山荔枝,广西灵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灵山荔枝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灵山荔枝种植始于汉朝,到宋朝有较大发展。灵山荔枝长势茂盛,隔年挂果,果实卵圆形,略扁,果皮深红色,核小,肉厚香甜爽脆有香气,品质上乘。如图是荔枝的主要繁殖方法。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灵山荔枝中的上乘品种为了保留其优良性状果农会利用图一方法来繁育,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将图一中①和②的紧密结合。
    (2)、图二是利用技术将荔枝芽尖或根尖的部分细胞培养成的一株新荔枝植株。
    (3)、图一和图二的繁殖方式均是 , 这种繁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只具有的遗传特性。
    (4)、除了以上的繁殖方式外,还可以采用有性生殖进行繁殖,即利用荔枝的进行繁殖。
  • 5、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健康的内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B、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成年时期开始 C、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对于现代人来说很正常,对健康没有什么影响 D、身体健康和体重成正比
  • 6、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正确的是(       )
    A、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B、生物要为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D、为了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
  • 7、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中的溶菌酶,使病菌溶解,属于第三道防线 B、我国对婴幼儿推行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C、入侵的抗原被清除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立即消失 D、骨髓移植后的病人,需要长期用药,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 8、患过麻疹的人,病愈后终生不会再患这种病的原因是(       )
    A、患者体内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 B、患者体内产生大量吞噬细胞 C、患者体内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原 D、患者体内免疫器官的功能增强
  • 9、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细菌 B、不安全的性行为会传播艾滋病 C、艾滋病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 D、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不会传染此病
  • 10、按化学生命起源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宇宙空间 D、A和B两项
  • 11、如图为不同个体的人体同类型细胞内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①所在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 B、②和③所在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 C、②表现为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 D、a控制的性状都不能表现出来
  • 12、小红目前是独生子女,若她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为(  )
    A、50% B、75% C、25% D、12.5%
  • 13、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4+XY,则女性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
    A、44+XX B、22+XY C、22+Y D、22+X
  • 14、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DNA分子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 D、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
  • 15、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两栖动物的新种--猫儿山小鲵,并在野外观察到大量的成体产卵及产下的卵袋。对这种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B、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C、生殖和发育过程都在水中进行 D、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 16、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的(  )
    A、繁殖行为 B、觅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攻击行为
  • 17、南瓜的根系发达,很多果农将西瓜的芽接到南瓜茎上,收获的西瓜大又甜。果农运用的方法是(  )
    A、杂交 B、植物组织培养 C、扦插 D、嫁接
  • 18、如图所示植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B、 C、    D、   
  • 19、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在酸雨区域内,湖泊酸化,渔业减产,森林衰退,土壤贫瘠,粮食减产,建筑物被腐蚀,文物面目皆非。某生物科技小组为了了解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选择玉米和小麦种子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请你完善探究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1)、提出问题:

    制定方案:

    a.材料用具:①模拟酸雨:A液(pH=2的模拟酸雨)、B液(pH=4的模拟酸雨)(提示:pH值越小,酸性越大);②培养皿、滴管、标签、吸水纸、饱满而充满活力的种子(玉米、小麦)。

    b.探究方案:①将6个培养皿分两组各编为1号、2号和3号,并铺一层吸水纸,各放入玉米、小麦种子50粒;②在两组的1号培养皿中滴入5mL清水,2号培养皿中滴入5mLA液,3号培养皿中滴入5mLB液,使吸水纸保持湿润,种子接触到模拟酸雨,盖好培养皿,放置于温室中;③每天下午18:00,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实验结果(不同条件下的种子萌发情况)如表:

    表:不同条件下的种子萌发情况

    研究对象

    萌发环境

    观察记录每天的萌发数量(每组50粒种子)

    萌发率(%)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玉米种子

    1号:清水

    0

    0

    43

    46

    47

    49

    98

    2号:A液

    0

    1

    44

    44

    45

    45

    90

    3号:B液

    0

    0

    41

    45

    45

    46

    92

    小麦种子

    1号:清水

    0

    20

    41

    44

    48

    48

    96

    2号:A液

    0

    6

    6

    6

    6

    6

    12

    3号:B液

    0

    16

    22

    27

    29

    29

    (2)、讨论交流

    a.实验中1号培养皿不作处理(滴加等量清水)的目的是

    b.培养皿中均放50粒种子,而不是1粒,其目的是

    c.请根据表格信息填写实验结果:玉米种子萌发率在清水中为100%,在A液中为90%,在B液中为94%;小麦种子萌发率在清水中为100%,在A液中为12%,在B液中为

    d.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模拟酸雨对玉米、小麦种子萌发率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且 , 特别是pH=2的模拟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影响极大。

    e.为了控制酸雨,减少酸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20、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

       

    (1)、D步骤加碘液后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或“不变蓝”)。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的作用。
    (2)、如需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在原步骤的基础上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

    ②将C步骤中的1号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2号试管放在(“0℃”或“37℃”)的水中,预测2号试管的现象为(“变蓝”或“不变蓝”)。

    (3)、人体摄取馒头后,馒头中的淀粉又是如何被消化的呢?下图是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1”、“剪刀2”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其中“剪刀1”“剪刀2”出现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

       

    A、口腔、胃 B、口腔、小肠 C、胃、小肠 D、小肠、大肠
上一页 937 938 939 940 9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