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观察酵母菌和霉菌,认识酵母菌和青霉的形态结构。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使用观察,可以看到酵母菌细胞内有明显的[]。
    (2)、用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酵母菌中染上颜色的[①]。有的酵母菌长出芽体,进行出芽生殖。
    (3)、使用观察青霉,可以看到它的[⑦]直立菌丝。
    (4)、使用显微镜观察,青霉菌丝顶端长有色的[⑥]孢子,成串的孢子排列成扫帚状。
  • 2、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2)、图中在⑤细胞壁的外侧,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
    (3)、细菌是靠进行生殖的。
    (4)、腐生细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
    (5)、细菌快速繁殖和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 3、生命在于运动。图一、二分别是与人体运动相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一中所展示的动作,B指的是 , 处于状态。
    (2)、图二中(填图中标号)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3)、图二中的②是
    (4)、脱臼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脱臼是指中脱落出来的现象。
  • 4、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D和BCEF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2)、请写出动物A适于飞行的两点外部形态特征
    (3)、动物C的成体的呼吸器官是
    (4)、动物D的生殖哺育方式是 , 这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6)、图中所示动物中,有牙齿分化的是(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5、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病 C、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 D、棉花枯萎病、小麦叶锈病和水稻稻瘟病等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 6、科学家在海洋红树林中发现了一种长达9.66毫米的巨型单细胞生物,经鉴定该生物为细菌。下列特征不能独立作为鉴定依据的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细胞膜外有细胞壁 C、可形成休眠体芽孢 D、细胞内没有染色体,DNA裸露
  • 7、“打开培养皿,用硬币轻轻按压,再盖上封好。”此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过程中的哪一个步骤(       )
    A、制作培养基 B、消毒 C、恒温培养 D、接种
  • 8、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一群鼠妇躲藏在花盆下 B、一只旱獭站在高处为同伴站岗放哨 C、鱼群洄游到产卵区产卵 D、繁殖期,鸽群中多对家鸽完成交配
  • 9、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孔雀开屏属于先天性行为 C、鸟类的迁徙属于学习行为 D、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
  • 10、学以致用,根据知识走向生活是生物学的一项基本素养。在学习完运动系统之后老师建议同学们可以建构模型,某同学利用木板、螺丝、松紧带等材料制作了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如图所示,木板、螺丝、松紧带分别代表运动中的(       )

    A、骨、肌腱、骨连结 B、骨骼肌、骨、骨连结 C、骨、关节、骨骼肌 D、骨、骨骼肌、关节
  • 11、在2023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中,中国队斩获三金。关于拳击手打拳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打拳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同配合 B、肢体的运动与神经系统有关 C、躲避对方攻击时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听到哨声后作出出拳动作属于先天性行为
  • 12、丫丫就读的学校开展了前往动物园参观的研学旅行活动,①老虎、②鳄鱼、③孔雀这三种动物在丫丫的参观路线(如图)中的“出场”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 13、下列生物的特征与作用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恰当的是(       )
    A、鱼类身体呈流线型——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B、鱼类有鳃——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 C、鸟类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D、鸟类骨骼中空——减轻体重
  • 14、蟾蜍和乌龟都生活在水环境中,但乌龟更能适应陆地环境,其对应的生理特征是(       )
    A、体温恒定,分布范围更广 B、牙齿分化,摄取食物的能力提高 C、皮肤辅助呼吸,气体交换速率提升 D、陆地产卵,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 15、地球上生存着千姿百态的动物,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B、乌贼的壳(石决明)、珍珠粉可以入药 C、果蝇是非常经典的实验材料 D、鱼为人类提供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 16、沙蚕、蛭等环节动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A、用鳃呼吸 B、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C、用肺呼吸 D、体表有外套膜
  • 17、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腮腺炎的常规临床治疗以A药为主,为了研究B药的辅助治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进行了腮腺炎的临床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人数

    A药

    B药

    治疗疗程

    总有效率

    50

    相同剂量注射

    服用

    一周

    96.58%

    50

    相同剂量注射

    不服用

    一周

    74.60%

    (1)、该实验中,两组实验的人数、A药的用药情况、治疗疗程均保持一致,这是为了控制 , 该实验的变量是
    (2)、临床实验中,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组服用B药,乙组不服用B药,目的是起作用。
    (3)、如果只选2名腮腺炎患者进行临床实验,是否合理? (“是”或“否”),理由是
    (4)、以上临床实验结果说明:
  • 18、下图是以菜豆种子的结构为核心绘制的概念图,据图回答。

       

    (1)、请写出概念图中的字母代表的结构或功能:

         ②     ④

    (2)、我们吃的绿豆芽和黄豆芽,可食用部分主要是由发育而来的。
    (3)、在观察菜豆种子时,菜豆种子的子叶有片。
    (4)、与玉米种子相比,菜豆种子中没有
  • 19、下图为植物细胞结构图,据图回答。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遗传现象,是由图中(填序号)控制的。
    (2)、吃火龙果时,紫红色的汁液来自于结构(填序号)。
    (3)、维持细胞正常形态的是(填结构名称)。
    (4)、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填序号)。
    (5)、“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这是因为细胞膜的功能是
    (6)、图中的③与作用有关。
  • 20、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及观察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葱鳞片叶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2)、图一2所示的操作中滴的是 , 在1所示的操作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水滴,再慢慢放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避免产生
    (3)、3所示的操作为染色,所用的药品是
    (4)、观察时,一般先选择(填“低”或“高”)倍目镜或物镜,如果周围环境比较暗,则选择大光圈和面镜。
    (5)、若在视野中已经观察到了细胞,为了看到更加清晰的物像,应调节图二中的(填序号)。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5倍,选用的物镜是10倍,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了倍。
上一页 780 781 782 783 78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