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广东面积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共记录有野生动植物5527种,其中包括穿山甲、鳄蜥、黄斑肥螈、华南虎、藏酋猴、黄腹角雉(鸟类)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黄斑肥螈是中国特有物种,其与青蛙属于同一类群。下列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

    A、其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 B、体内有脊柱,体温恒定 C、皮肤裸露,体内水分容易散失 D、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2)、穿山甲是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以白蚁为食,其体表被有角质鳞片。穿山甲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幼仔靠母乳生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穿山甲属于哺乳动物 B、幼仔吮吸乳汁属于学习行为 C、哺乳提高了穿山甲后代的成活率 D、设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穿山甲
    (3)、下列对鳄蜥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表覆盖黏液,可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B、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C、头部后面有颈,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D、肺较发达,可从空气中获得充足的氧气
    (4)、黄腹角雉的肺和黄斑肥螈的皮肤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原因是这些结构(       )
    A、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B、具有肺泡结构 C、能直接接触空气 D、具有气囊结构
    (5)、藏酋猴群体中存在社会行为。下列对其社会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作为首领的个体发号施令 B、其他成员会对首领表示顺从 C、作为首领的个体优先享有食物 D、群体中个体间平等互助
  • 2、下表是三种动物“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的结果,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动物种类

    直接奔向食物存放点前“尝试与错误”的次数

    43

    25

    5

    A、动物的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走迷宫取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D、动物越高等,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 3、破伤风杆菌存在于泥土中,也经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但是不致病。当其进入深而狭窄的伤口内部的时候,则会大量繁殖并使人和动物患病。推测破伤风杆菌所需营养物质的来源和生活条件是(       )
    A、自身合成、不需要氧气 B、自身合成、需要氧气 C、从外界吸收、不需要氧气 D、从外界吸收、需要氧气
  • 4、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小熊同学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由一层细胞构成 B、②排列紧密,有保护作用 C、③能够输送营养物质 D、⑤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 5、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金鱼藻设计实验装置,观察在不同距离灯光照射下,试管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如下数据,从数据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

    61

    55

    42

    32

    25

    21

    19

    A、试管内产生气泡越多光合作用越强 B、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C、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D、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 6、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其目的的叙述相吻合的是(  )

    A、①为暗处理,使叶片中原有淀粉转运并耗尽 B、②中遮黑纸片,是设置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C、③为隔水加热,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黄素 D、④是滴加碘液,为检验见光部分是否产生葡萄糖
  • 7、如图为花生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萌发时①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B、萌发过程中营养由②子叶提供 C、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增加 D、花生种子萌发胚需具有活性
  • 8、下列产品与参与其发酵制作过程的微生物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豆瓣酱——酵母菌 B、酸奶——乳酸菌 C、葡萄酒——葡萄球菌 D、泡菜——醋酸菌
  • 9、南通有许多传统特色美食,有些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的。以下传统美食中没有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
    A、糯米粽 B、米酒 C、豆腐乳 D、老酵馒头
  • 10、鹰盘旋在半空中扫视地面寻找猎物,发现猎物则伺机捕住,将猎物送回鸟巢喂养幼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流线型的身体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B、飞行时胸肌牵动相应的骨绕关节运动 C、鹰喂养其幼鸟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D、鹰捕食猎物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11、跳绳是中小学生所喜爱的课间运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力来源于骨骼肌的收缩 B、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使运动更加灵活 C、休息时两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跳绳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骨骼肌、骨和关节协调完成的
  • 12、如图是缢蛏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②是由①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B、③是足,属于缢蛏的运动器官 C、④是缢蛏的呼吸器官 D、入水管和出水管与缢蛏的摄食有关
  • 13、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鱼在水中呼吸时1和2同时张开或同时闭合 B、如果在鱼口前方滴一滴红墨水,发现红墨水从鱼口吐出 C、1→3过程,3处水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 D、3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 14、下列环境中,细菌或真菌最容易生长的是(       )
    A、沸腾的水中 B、真空包装袋内 C、冰箱的冷冻室内 D、新鲜水果皮上
  • 15、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       )
    A、保持蚯蚓身体的柔韧性 B、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 C、有利于观察蚯蚓的运动 D、有利于观察蚯蚓的体节
  • 16、热带植物海芋受伤时会从根部输送毒液到伤口处。而锚阿波萤叶甲(一种昆虫)能咬断海芋叶上的某种组织,划出一个圆圈(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分生组织
  • 17、实验课上,小林对制作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他滴加碘液的位置和用吸水纸吸引的位置应分别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材料二: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首诗词蕴含着很多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充足阳光刺激引起的;在繁殖季节,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青蛙不再鸣叫。它们属于生物特征中的
    (2)、一粒种子通过萌发长成一棵杏树,这反映了生物能够
    (3)、“种杏得杏”属于现象;但是杏与杏之间也有差异,这属于现象。
    (4)、红杏树需要施肥才能枝繁叶茂;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些都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 19、小艾用显微镜观察水绵,发现水绵(       )

    A、由单个细胞构成 B、有带状叶绿体 C、没有细胞核 D、叶片呈长条状
  • 20、显微镜已经成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在光线不足时,用小光圈对光 B、一边注视目镜,一边下降镜筒 C、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D、用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
上一页 485 486 487 488 48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