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图理解

    仔细观察图中的几种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体表有 , 这有利于它的攻击和防御。
    (2)、C的体表有坚硬的 , 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
    (3)、B属于(填动物类群),主要用呼吸,辅助呼吸。
    (4)、与D比较,E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 这极大地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A、C和B、D、E比较,A、C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身体内无
    (6)、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填字母,填漏不得分),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
  • 2、实验探究

    在学习了鱼鳃的作用后,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进入鱼口和流出鱼鳃盖后缘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呢?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鱼缸①

    鱼缸②

    1

    加入适量清水,放入一条健康的鲫鱼

    加入等量清水,但不放鲫鱼

    2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BTB溶液,缓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流出鳃盖后缘的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在鱼缸的水中以同样的速度滴入等量_________,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3

    重复以上实验3次

    4

    观察实验现象: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简称BTB,BTB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短时间内使用BTB对鱼没有影响)

    (1)、鱼缸②中以同样的速度滴入等量 , 设置鱼缸②的目的是
    (2)、鱼的呼吸器官是 , 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实验前,该小组同学仔细观察鱼的活动,发现鱼口的一张一合和鳃盖后缘的一张一合总是(填“同步”或“交替”)进行。
    (3)、请你预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①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黄色,②中的水呈黄色 B、①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黄色,②中的水呈蓝色 C、①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蓝色,②中的水呈蓝色 D、①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蓝色,②中的水呈黄色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水流经鱼体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溶解的增多。
    (5)、实验中,BTB溶液的作用是 , 该小组重复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3、若食物链草→鼠→蛇→鹰所在的环境被重金属污染,则(  )体内重金属累积最多的是
    A、 B、 C、 D、
  • 4、如图,包裹在关节周围,对关节牢固性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 5、南海禁渔期结束大量海鲜上市,下列海鲜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斑节虾 B、兰花蟹 C、石斑鱼 D、九孔鲍
  • 6、珍珠贝常常被人们用来人工培育珍珠,珍珠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一个结构有关(  )
    A、 B、 C、外套膜 D、贝壳
  • 7、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重要原因是(       )
    A、用皮肤呼吸 B、肺不够发达 C、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 D、体温不恒定
  • 8、炎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浮头),严重时会造成鱼群大量死亡,这是由于(       )
    A、水中缺二氧化碳 B、水中缺氧 C、缺乏饵料 D、池塘缺水
  • 9、“金蝉脱壳”指的是蝉蜕去(       )
    A、外骨骼 B、甲壳 C、鳞片 D、皮肤
  • 10、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是气囊,③是肺 B、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C、每呼吸1次,进行2次气体交换 D、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有①→③→②
  • 1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列带“鱼”的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A、鲨鱼 B、章鱼 C、鳄鱼 D、鲍鱼
  • 12、下图为运动产生的流程图,“骨”所处的位置是(  )

    A、 B、 C、 D、
  • 13、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不包括(     )
    A、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B、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D、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 14、“蚂蚁搬家晴必雨”和“蚯蚓往上爬,雨水乱如麻”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通过对蚂蚁和蚯蚓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A、有口无肛门 B、身体分节 C、身体呈圆筒形 D、有坚韧的外骨骼
  • 15、涡虫等扁形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排出
  • 16、下图A、B、C分别代表黄瓜叶肉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人的肌肉细胞,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点,则阴影部分包括下列哪些结构(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叶绿体⑥液泡

    A、①⑤⑥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④⑥
  • 1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诗句中提及了两类生物——动物和植物,如图是这两类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细胞甲取自动物体、细胞乙取自植物体 B、细胞甲、乙的控制中心都是结构② C、黄鹂鸟细胞中不存在叶绿体这一结构 D、植物的根细胞中有叶绿体这一结构
  • 18、图1表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图2表示人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图1表示一株杨树的发育过程,它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生长发育的,这个细胞经过分裂,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最明显的,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 , 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新细胞染色体的相同。
    (2)、图1中的②和图2中的②代表细胞的 ,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形成了
    (3)、图1中的丁和图2中的D从结构层次上看都属于
    (4)、植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区别是
  • 19、某同学正在观察校园中的生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该同学看到一只瓢虫正在捕食蚜虫,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2)、该同学用手去轻轻地触碰瓢虫,瓢虫飞走了,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3)、瓢虫的后代还是瓢虫,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4)、路旁的小树下,小小的蘑菇在慢慢长大,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5)、昨天晚上刚下过了大雨,泥土里充满了雨水,几条蚯蚓从土壤里爬到地面上来,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 20、日常生活食用的黄瓜、胡萝卜、甘蔗、菠菜、大豆。主要食用部分是(  )
    A、根、茎、叶、果实、种子 B、果实、种子、叶、茎、花 C、果实、根、茎、叶、种子 D、种子、叶、茎、根、果实
上一页 468 469 470 471 47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