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主题情境 闽地古生物新发现
    研究人员在福建省发现已知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化石,发现其既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又具有鸟类的特征,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填补了鸟类起源的部分空白。请回答下面小题。
    (1)、通过对比“奇异福建龙”与始祖鸟、现代鸟类的骨骼特征,研究人员发现其具有过渡性特征。可得出两者(   )
    A、运动方式相同 B、食物来源相同 C、有共同的祖先 D、生活环境相同
    (2)、“奇异福建龙”是已知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推测鸟类可能起源于(   )
    A、古代爬行动物 B、古代两栖动物 C、古代哺乳动物 D、古代鱼类
    (3)、“奇异福建龙”化石的发现为研究鸟类起源提供了关键证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化石记录可揭示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 C、所有化石均分布在古老的地层中 D、化石仅能证明物种存在,无法揭示亲缘关系
  • 2、在畜牧业中,阿莫西林被广泛用于预防家畜感染。然而,长期使用后,某些细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性显著增强。以下解释最科学的是(   )
    A、阿莫西林的生产工艺逐渐落后,药效降低 B、细菌为生存主动适应环境,产生了耐药性变异 C、耐药性细菌在自然选择下存活并大量繁殖 D、家畜免疫力下降导致细菌更容易存活
  • 3、生物兴趣小组用不同颜色小纸片代表动物,大张彩色背景纸模拟生存环境,进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学们模拟“捕食者”,小纸片模拟“猎物” B、大张彩色背景纸模拟自然界的环境色彩 C、“捕食者”逐次仔细观察后选取小纸片 D、具有保护色的小纸片,幸存数目多
  • 4、枯叶蝶(如图)的翅膀像一片枯萎的叶子,有助于其进行伪装,逃避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翅膀形态是保护色 B、形态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该特征有利于适应环境 D、伪装行为是对自身的保护
  • 5、在一处古生物化石遗址的系统性研究中,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出的生物化石展开分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各层生物化石的推测,正确的是(   )

    A、甲层中的生物更高等、复杂 B、乙层一定都是水生生物 C、丙层一定存在两栖动物化石 D、丁层的生物数量最多
  • 6、科学家通过比较不同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判断生物的进化顺序。这说明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及常用方法是(   )
    A、化石、观察法 B、化石、比较法 C、骨骼、观察法 D、骨骼、比较法
  • 7、地球大约是46亿年前形成的,经过了极其漫长的岁月,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原始生命才逐渐形成,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同地球生命诞生于(        )
    A、原始陆地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 D、原始森林
  • 8、在生产实践中,菊花的扦插很常见。扦插是否成功,既与扦插枝条自身的生长情况有关,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影响菊花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开展了相关的实践活动。

    (1)、活动一:探究留叶的多少对菊花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同学们截取了若干菊花枝条(长为5cm),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留1片叶,B组留3片叶,C组留5片叶。并对每组进行不同处理后培养35天,统计各组成活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实验过程中,需要将各组菊花枝条置于且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②(中考新考法·原因分析)图中结果显示,成活率最高的是组。

    据图推测原因可能是

    (2)、活动二:探究生根剂对菊花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生根剂常用于农业生产和园林植物的繁育。在活动一的基础上,同学们进一步探究了生根剂浓度对菊花扦插的影响,结果如表:

    生根剂浓度(mg/L)

    生根率(生根枝条÷总枝条数×100%)

    0

    80.2

    200

    82.14

    400

    92.17

    600

    88.65

    ①生根剂浓度为0 mg/L的一组,在本实验中起到作用。

    ②小林通过表中生根率可得,生根剂浓度为mg/L时最有利于菊花扦插。

    (3)、影响菊花扦插成活率的因素还有很多,请提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 9、海水稻的发现是继杂交水稻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通过种植海水稻,不仅能将盐碱地改造成良田,还能为当地农民带来收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有些水稻能在盐碱地中生活,有些不能,这种差异在生物学中被称为 , 这种差异是由控制的。
    (2)、研究人员利用的育种方法培育出高产、耐盐碱的新品种海水稻,该新品种具有(填“双亲”“母体”或“父体”)的遗传特性。
    (3)、若想将海水稻的高产、耐盐碱等性状快速准确地应用到其他水稻上,可用的生物技术是
    (4)、种植海水稻不仅能将盐碱地改造成良田,还能为当地农民带来收益,除此之外,你认为种植海水稻还有哪些意义?(答出一点即可)。
  • 10、人的眼睛颜色是由眼球虹膜的色素决定的,虹膜有褐色与蓝色之分。下图为某家庭虹膜颜色的遗传系谱图,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眼球虹膜的褐色和蓝色,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眼球中可以调节进入眼球光线量的结构是
    (2)、2号虹膜颜色为褐色,请你写出她的基因组成:
    (3)、9号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眼球颜色浑浊而出现褐斑:

    ①若她与一位蓝色眼睛的男性结婚,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子女中会出现褐色眼睛吗?并说明理由:

    ②若她与一位基因组成为 Dd 的男性结婚,他们的子女中出现褐色眼睛的概率是

  • 11、娃娃鱼学名大鲵,是全球现存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因其叫声像婴儿啼哭,因此得名娃娃鱼。图1为娃娃鱼的各个发育阶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____]内填序号,____填文字)。

    (1)、娃娃鱼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娃娃鱼的幼体经过发育后形成成体,其可在陆地上生活。
    (2)、娃娃鱼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环境,请结合其主要特征分析原因:
    (3)、小林查阅孵化娃娃鱼卵的注意事项时,发现温度会影响卵的孵化数量,图2是不同温度下娃娃鱼卵的孵化数:

    ①除温度外,娃娃鱼生存的其他环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遵循了科学探究中的原则。

    ②由图2可知,最适宜娃娃鱼卵孵化的温度为℃。

    ③若测量期间,娃娃鱼卵的最高孵化率为90%,则每组选取的娃娃鱼卵的数量是枚。

  • 12、“桂玉龙13号”火龙果是以白肉、粉肉、红白双色为主的中小型火龙果经杂交选育形成的新品种,该品种避开了传统白肉火龙果酸度过高、草腥味较重的缺点。图1为火龙果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嫁接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杂交的果实,在开花期进行的操作为去掉白肉火龙果花的 , 授以粉肉火龙果花的 , 这属于人工辅助授粉,这种生殖方式属于(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火龙果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图1中①内的发育为杂交果实的②。
    (3)、经过反复试种挑选出“桂玉龙13号”后,研究人员利用图2所示的方式繁殖“桂玉龙13号”,该方法成功的关键是上下两部分的要紧密结合。
    (4)、研究人员利用图2所示的方式繁殖“桂玉龙13号”的优势为:(答出一点即可)。
  • 13、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小林分别从甲、乙品种花生袋中取花生果实,测量其长轴长度并绘制成曲线图(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比较花生果实长轴长度,甲品种花生更大 B、从花生袋中取样品时,应该随机抽取 C、甲、乙两种花生长度的差异是由环境因素决定 D、同种花生长轴长度的不同是由遗传物质不同引起的
  • 14、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能培育出果型更大、品质更高的太空椒。下列农产品的培育利用的变异类型与太空椒不同的是(   )
    A、染色七彩玫瑰 B、高产奶牛 C、高产抗倒伏小麦 D、转基因抗虫棉
  • 15、在“模拟人的性别决定”的实验中,小林发现甲桶中已有9个白色小球(模拟Y染色体)和10个黑色小球(模拟X染色体),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误的是(        )

    A、甲桶中还需放入1个白色小球 B、乙桶中需放入20个黑色小球 C、两种颜色的小球大小应保持一致 D、摸出黑白小球代表的性别为女性
  • 16、大熊猫的体细胞中有21 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小林画的正常大熊猫体内的4个细胞简图,细胞内画出了性染色体的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可表示雄性大熊猫的体细胞 B、乙细胞可表示雌性大熊猫的体细胞 C、丙细胞一定是雌性大熊猫的卵细胞 D、丁细胞只能在雄性大熊猫体内产生
  • 17、华北豹是花豹生存于中国的亚种,因此又叫中国豹,其体细胞内有19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则雌性华北豹的一个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可能为(        )
    A、18条常染色体+XX B、18对常染色体+XX C、18条常染色体+X D、18对常染色体+X
  • 18、宋代的《宋刑统》明文规定了有亲属关系的男女不能通婚,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中的科学依据是(        )
    A、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B、近亲结婚产生的后代均会夭折 C、人类所有疾病都和近亲结婚有关 D、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大
  • 19、下表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实验结果,能推断出高茎是显性性状的一组是(   )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一代性状

    高茎×高茎

    全是高茎

    高茎×高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高茎×矮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矮茎×矮茎

    全是矮茎

    A、 B、 C、 D、
  • 20、主题情境 蜂猴的保护 
    蜂猴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蜂猴的遗传特性对其物种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面小题。
    (1)、蜂猴的背部覆盖着浓密的棕色皮毛,而腹部则为白色,控制蜂猴毛色这一性状的是(   )
    A、蛋白质 B、基因 C、线粒体 D、器官
    (2)、蜂猴的皮毛有毒,其毒素由胳膊肘内部腺体分泌,能防御敌害、保护幼崽等。关于这一性状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与基因有关,环境不影响毒素产生 B、只由环境决定,与基因没有关系 C、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毒素的产生 D、毒素是随意产生的,环境变化毒素立即消失
    (3)、腺体分泌毒素这一特性,使蜂猴成为全球唯一一种有毒的猴子。这种独特的特征和其细胞内的染色体、DNA 和基因密切相关。如图表示蜂猴细胞中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DNA,携带腺体分泌毒素的遗传信息 B、②是基因,决定皮毛有毒这一性状 C、③是染色体,只由 DNA 组成 D、④是蛋白质,与分泌毒素无关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