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2.4 动物的主要类群(无脊椎动物部分)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2.4 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部分)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2.3 植物的主要类群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2.2 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2.1 生物的分类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1.3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1.2 生物的进化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1.1 生命的起源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4.2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4.1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
1、下列关于动物及呼吸器官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蝗虫——气管 B、蚯蚓——皮肤 C、家鸽——气囊 D、大鲵——鳃
-
2、“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 )A、蜘蛛 B、螃蟹 C、蜻蜓 D、蜈蚣
-
3、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A、腔肠动物 B、哺乳动物 C、节肢动物 D、软体动物
-
4、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的动物类群是( )A、刺胞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虫动物 D、环节动物
-
5、下列动物中,体表有刺细胞,利用触手捕获食物的是( )A、水螅 B、河蚌 C、螃蟹 D、蜗牛
-
6、草履虫常被用作生物学以及环境科学的研究材料,某生物小组为研究“温度对草履虫生长繁殖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三个锥形瓶,分别加入50毫升草履虫培养液,用橡皮塞塞紧瓶口;
②每瓶接种两只草履虫;
③分别置于15℃、25℃、35℃环境下培养;
④每隔24小时,取样计数草履虫的数量;
⑤每个温度做3次重复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图,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环境下草履虫的生长状况。请分析回答问题:
(1)、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能通过产生新个体。(2)、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3)、实验中每个温度做3次重复实验,目的是。(4)、分析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可以推断:①草履虫在℃环境下生长繁殖的速度最快,达到个体数量最高值的时间最短。
②从第1天到第9天,升高温度能够(选填“促进”或“抑制”)草履虫的生长繁殖。
③三组实验中,草履虫的数量达到最高值后,均逐渐减小并趋于零,原因可能是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和(填一种气体)逐渐不足。
(5)、做完实验后,应该如何处理实验的草履虫?。 -
7、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老师带领下开展了一项有趣的活动——制作动物细胞模型,事先准备琼脂粉、红枣、黄豆、塑料袋、线等物品,然后将琼脂粉加热成溶胶状倒入塑料袋,当塑料袋中的琼脂即将凝固时,再放入红枣、黄豆,用线扎好袋口,制作了动物细胞模型(如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1)、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是由构成的,其个体微小,应当借助(填“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2)、该模型形象地展示了动物细胞的结构,其中塑料袋模拟的是 , 琼脂模拟的是 , 红枣模拟的是。
-
8、大熊猫是我国国宝级的特有动物,它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靠吃竹子为生。下图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模式图,a为生物体的部分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大熊猫和竹子的生长发育相似,它们发育的起点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2)、大熊猫主要以竹子幼嫩的茎为食,竹子茎中含有组织能运输竹子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竹子的茎属于(选填“生殖器官”或“营养器官”)。(3)、若图中生物个体A是“大熊猫”,则a表示的结构层次是。(4)、大熊猫较为顽皮,喜欢攀爬树干,在攀爬过程中很少被树皮刮伤,原因是大熊猫具有较厚的组织,能保护体表。四肢上具有收缩、舒张功能,能为攀爬提供动力的是组织。
-
9、下图是某种生物的体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该图表示(选填“植物”或“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判断依据是。(2)、该生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3)、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 】 , 其内的先进行复制,然后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与原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
10、下图为衣藻(甲)、根毛细胞(乙)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丙)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与甲相比,乙不具有的结构是(填结构名称),因此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填结构甲或乙或丙)没有细胞壁。(2)、这三种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三种细胞依靠(填结构名称)进行呼吸作用,从而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3)、经检测,甲中某种有毒物质浓度远低于周围溶液中该物质的浓度,这是【】作用的结果。
-
1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已知植物种类达到3728种,有红豆杉、银杏、鹅掌楸、香果树等,动物种类5110种 , 有黑麂、白鹇、短尾猴、乌头蛇、黄腹角雉等,是珍稀、特有野生动物的基因库。
资料二: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到时才会出汗。海豹是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哺乳动物。海豹身体呈纺锤形,适于游泳,头部圆圆的,貌似家犬,全身被毛,前肢短于后肢。海豹皮下有一层厚厚的脂肪保暖,并提供食物储备,产生浮力。
(1)、文中划线的句子体现的生物多样性是。(2)、蛇能够由小长大,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征。(3)、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了。(4)、骆驼、海豹等动物都能够排出尿液,说明生物的共同特征是;海豹遇到人时会躲开,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5)、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环境相适应,海豹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是 , 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
12、伞藻是一种大型单细胞藻类,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细胞核位于假根中。如图1所示,不同的伞藻有不同形状的帽,有的呈伞形(甲),有的呈菊花形(乙)。曾有科学家利用伞藻进行实验,希望弄清楚生物的遗传究竟是由细胞质控制还是细胞核控制。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将伞藻的帽和柄都切除,然后将乙伞藻的柄移植到甲伞藻的假根上,一段时间后,该伞藻会长出新的帽,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1)、伞藻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2)、下列生物中,与伞藻的结构层次最为相似的是______(选填下列字母序号)。A、水稻 B、草履虫 C、洋葱 D、番茄(3)、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显示,伞藻长出的新帽形状与(填“甲或乙”)相同,据此可以得出结论:。(4)、基于该实验结果,科学家进行进一步实验,将甲伞藻的细胞核去除,将乙伞藻的细胞核移入,切除甲伞藻的帽,请你预期一段时间后,甲伞藻再长出的新帽会是形。
-
13、观察植物的分类系统图解,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是否正确。(1)、图中所包含的最大的分类单位是门。( )(2)、被子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3)、图中与小麦亲缘关系最近的植物是胡萝卜。( )(4)、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
-
14、概念图是生物学习中常用的整理方法,有助于厘清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核
B
生物圈
生态系统
植物
老鼠
C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D
器官
营养器官
花
叶
A、A B、B C、C D、D -
15、如图为植物的几种组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上皮组织 B、②是保护组织 C、③是营养组织 D、④是输导组织
-
16、将鲜红的杨梅放入白酒中浸泡,杨梅酒呈红色,这是因为酒精破坏了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壁和细胞膜 B、细胞壁和液泡膜 C、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膜和液泡膜
-
17、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需要用到的材料用具是( )A、生理盐水 B、消毒牙签 C、刀片 D、镊子
-
18、实验时,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A、马上修改原假设,使之与结论相符 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相符 C、不参考数据,直接得出否定的结论 D、如实记录数据,分析原因再做实验
-
19、下列细胞中属于神经细胞的是( )A、
B、
C、
D、
-
20、绝大多数细胞微小,不能用肉眼观察。科学家们常常使用显微镜来研究细胞。请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变形虫 B、酵母菌 C、细菌 D、病毒(2)、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观察到模糊不清的物像,则应调节(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遮光器 D、转换器(3)、某生物实验小组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观察到视野中出现以下四种现象,下列对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出现污点——反光镜没有擦拭干净 B、出现气泡——盖盖玻片时没有用对方法 C、细胞偏左——装片中细胞位置偏右 D、细胞重叠——未用镊子展平或没有涂抹均匀(4)、若想在视野中看到数目最多的细胞,应选择下图中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A、a和d B、b和c C、a和c D、b和d(5)、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视野中有一个“b”的物像,那么在玻片上的实际图像应为( )A、b B、d C、p 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