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面是小北在学习人体神经系统相关知识时所做的笔记,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
    A、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B、神经末梢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与它们相连的神经构成 D、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 2、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我国2023年的爱耳日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某人检查时发现耳的结构和功能正常,却听不到声音,异常部位可能是(       )
    A、鼓膜 B、大脑皮层 C、耳蜗 D、小脑
  • 3、保护眼和耳是维护人体感官健康的重要内容。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能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否则会损伤视力 B、读写时,眼与书的距离要保持在33厘米左右 C、若鼻咽部有炎症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中耳炎 D、遇到巨大的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堵耳
  • 4、如图为做眼保健操时的相关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学生听见眼保健操音乐的感受器位于③ B、在大脑皮层⑤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C、学生能准确按摩相应部位离不开⑥的调节 D、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 5、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能够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近视眼眼球成像原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B、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小 C、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D、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可有效预防近视
  • 6、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用眼疲劳,形成近视。下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③② D、③④
  • 7、为了进一步探究眼球的结构,小亮同学设计并制作了眼球模型,光盘模拟虹膜(即黑眼球),光盘中间的小孔模拟瞳孔,透明塑料壳模拟的是眼球结构中的(  )

    A、角膜 B、巩膜 C、晶状体 D、视网膜
  • 8、人体每时每刻必须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把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图甲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乙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图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即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 它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实现的。
    (2)、图乙中,曲线段表示人体吸气过程,此过程中,肺内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3)、图丙中,气体②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要穿过层细胞。
  • 9、我国一直倡导“有氧运动,科学健身”。在进行有氧运动时,人体的呼吸、循环等系统协调配合,共同为骨骼肌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下图一为人体骨骼肌细胞获取和排出部分物质的途径,图二为某同学制作的膈肌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模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与过程A中的气体相比,过程B中含量增加的气体是;过程C中的气体通过(填“扩散作用”或“呼吸运动”)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输送到骨骼肌细胞。
    (2)、图一中过程A对应图二中的(填“甲”或“乙”),此时,人体肋间肌和膈肌处于(填“收缩”或“舒张”)状态,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是(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 10、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下图一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二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供能物质来自于图一中(填字母)所示食物。
    (2)、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多食用图一中(填字母)所示食物,原因是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3)、图二中,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②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其作用是
    (4)、某学校食堂为学生设计了一份营养餐食谱:米饭、鸡汤、红烧肉、清蒸鲫鱼。从膳食平衡的角度分析,还需添加________。
    A、水煮虾 B、蒸蛋 C、面包 D、炒青菜
  • 11、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馒头状态

    碎屑

    碎屑

    馒头块

    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或100℃

    水浴加热

    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
    (2)、若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可选用号试管进行对照。
    (3)、1号和4号试管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是否影响酶的消化作用。
    (4)、滴加碘液后观察实验现象,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
  • 12、如图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Ⅰ表示吸气 B、过程Ⅱ表示呼气 C、气体分子A表示氧气 D、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 13、如图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表示吸气 B、BC段表示呼气 C、B点时,肺内外气压相等 D、BC段变化中胸廓容积由小变大
  • 14、如图为简易改良的食物能量测定器示意图。下列对该实验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重复实验后取平均值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 B、透气孔可以为食物的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小试管外包围的圆柱状桶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D、测得的食物中的能量高于其真实储存的能量
  • 15、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这样可以(  )
    A、保证施救者的安全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 D、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
  • 16、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C、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D、X是大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
  • 17、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a和b代表不同气体,c代表富含血红蛋白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气体最后在细胞中的线粒体被利用 B、a和b气体交换过程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C、肺泡中的a气体只需要透过肺泡壁就能进入血液 D、c代表的是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
  • 18、当人体处于吸气状态时,膈肌的状态和气体经过的路线分别是(       )
    A、舒张、外界气体→鼻腔→气管→肺 B、舒张、肺→气管→鼻腔→外界 C、收缩、肺→气管→口腔→外界 D、收缩、外界气体→鼻腔→气管→肺
  • 19、如图甲、乙、丙曲线可表示蛋白质、脂肪、淀粉三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曲线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 B、乙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C、丙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D、丙曲线表示的物质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 20、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氧气,②为二氧化碳 B、①为二氧化碳,②为氧气 C、甲处二氧化碳含量比乙处高 D、乙处氧气含量比甲处高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