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中山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青春期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人的生殖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训练
-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岳池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1、图甲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某同学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据图分析回答。
(1)、在显微镜“对光”这一操作步骤中,主要有两个转动操作,即转动图甲所示[]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在明亮的实验室中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选用图甲所示[]的(填“平面镜”或“凹面镜”)。(2)、图乙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步骤c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 , 目的是。(3)、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4)、用目镜为5×、物镜为4×的镜头组合来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如图丙所示,当将目镜更换为15×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为个。 -
2、黑藻的叶肉细胞呈单层,其中的叶绿体大而清晰。因此黑藻常常被用作生物实验的材料。小红同学用镊子取一片黑藻幼嫩的小叶,制作了黑藻叶片细胞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为显微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逆时针转动④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② B、若在视野中看到许多黑色圆圈,是因为取材太厚,细胞发生了重叠 C、显微镜中起到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①②③ D、若视野中黑藻叶片细胞中叶绿体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那么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
3、(新考法)在学习过程中,框架图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概念的有效方法,下列选项中符合该框架图中Ⅰ、Ⅱ、Ⅲ对应关系的是( )
A、Ⅰ:细胞质;Ⅱ:液泡;Ⅲ:叶绿体 B、Ⅰ:动物细胞;Ⅱ:线粒体;Ⅲ:细胞壁 C、Ⅰ:无机物;Ⅱ:水;Ⅲ:蛋白质 D、Ⅰ:细胞膜;Ⅱ:细胞质;Ⅲ:细胞核 -
4、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北极狼在中国诞生。克隆北极狼的供核体细胞来自一只北极狼的皮肤样本,无核卵细胞来自一只普通母犬,代孕母体则是一只比格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使用了克隆技术 B、克隆北极狼与普通母犬长得最像 C、比格犬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 D、克隆北极狼的成功进一步证实了细胞核的作用
-
5、翟中和院士曾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蛙的红细胞和皮肤上皮细胞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质 B、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上,所以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 C、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 D、无机盐能给细胞生活提供能量
-
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不同,基本结构也不一样 B、绘图时细胞核用铅笔涂黑 C、所有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D、液泡中含有细胞液
-
7、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内所有细胞的结构都和图甲所示植物细胞是一样的 B、水煮菠菜时,水能变成绿色是由于加热破坏了结构② C、将图甲、乙所示细胞置于清水中,可能会涨破的是图乙所示细胞 D、将大蒜捣成蒜泥时,满屋的蒜味来自结构⑤ -
8、某同学分别制作了成熟的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单目显微镜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挑取成熟的番茄果肉时要用解剖针平刮外层果肉 B、制作过程都需要染色 C、成熟的番茄果肉细胞中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D、观察时如果只将物镜由10×换成40×,则看到的细胞体积是原来的4倍
-
9、下列同学制作的临时玻片标本,属于涂片的是( )A、用牙签在口腔内壁刮取碎屑,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均匀涂抹而制成的玻片标本 B、用刀片刮取少许黄瓜表层果肉,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均匀涂抹而制成的玻片标本 C、用并排的两片刀片迅速切割菠菜叶片,取最薄的部分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而制成的玻片标本 D、取一滴血液,在载玻片上均匀涂抹而制成的玻片标本
-
10、图甲所示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图乙是在图甲所示的镜头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 640 倍进行观察。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先移动玻片标本,再转动转换器,最后调节物像清晰度 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D、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
11、如图是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基本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时,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 B、步骤③展平的目的是防止观察玻片标本时出现细胞重叠现象 C、用低倍镜观察时,视野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液泡 D、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如图乙所示,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 -
12、如图所示为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可观察到视野② B、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 C、由视野②到视野⑤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移动玻片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对光等 D、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③④②①⑤ -
13、在使用显微镜时,甲同学说:“视野内一片漆黑。”乙同学说:“找不到任何物像。”丙同学说:“看到了一些黑点。”丁同学说:“看不清细胞核。”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甲同学的物镜可能未对准通光孔 B、乙同学可能需要移动玻片标本 C、丙同学应将反光镜擦拭干净 D、丁同学的材料可能没有染色
-
14、随着科技发展,显微镜功能更完善,操作更便捷。如图是双目显微镜部分结构示意图,与单目显微镜相比,反光镜换成了底光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换成底光源可以不用对光 B、调焦观察前应调节物镜间的距离 C、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 D、可以用手来直接移动玻片标本 -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更好地观察细胞,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课后有几位同学讨论有关显微镜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B、显微镜的镜头上有灰尘,可以用面巾纸或手帕擦拭 C、镜筒下降时,要缓慢下降,防止物镜压碎载物台上的玻片标本 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
1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中国梦”,看到的物像是( )A、
B、
C、
D、
-
17、某小组同学在观察公园中的生物活动中,发现湖内生活着鱼、虾、水草、鸭子等各种生物,有同学说还有细菌和病毒。下列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B、都由细胞构成 C、都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D、生活都需要营养
-
18、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观察要做到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C、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 D、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必须借助观察工具
-
19、“一只雄性黑猩猩飞快地下了树,并且不慌不忙地向我走来。当它走到离我还有三步远时,它站住了,毛发耸立起来,样子凶暴可怕……”这是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一段记录,她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文献法
-
20、为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载玻片、草履虫培养液、清水、肉汁、食盐、滴管等。
【实验过程】①取三块洁净的载玻片,分为甲、乙、丙三组。在每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将两端的草履虫培养液连通。在甲组载玻片上右侧草履虫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清水,在乙组载玻片上右侧草履虫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食盐溶液,在丙组载玻片上右侧草履虫培养液边缘滴一滴肉汁,如图所示,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情况。

【实验现象】甲组中草履虫无明显变化,乙组中载玻片右侧的草履虫向左侧移动,丙组中载玻片左侧的草履虫向右侧移动。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可作出的假设是。(2)、该同学设计甲组实验的目的是 , 对于草履虫来说,上述属于有利刺激的物质是。(3)、分析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草履虫能有利刺激,不利刺激。(4)、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肉汁会出现在草履虫体内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