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中山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青春期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人的生殖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训练
-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岳池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1、木瓜是菏泽市的市树,属于蔷薇科落叶灌木。下列关于木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移栽木瓜树时通常剪去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B、摘除木瓜树的顶芽打破顶端优势,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产量
C、嫁接木瓜时,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播种木瓜种子后常覆盖稻草保持湿润,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
2、如图为被子植物双受精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
B、花粉受柱头上黏液的刺激萌发长出④
C、两个精子同时和⑥融合形成受精卵
D、①可以发育成种皮
-
3、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24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病毒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其细胞结构简单
B、父滋病病毒存在于该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宫颈分泌物、乳汁等物质中
C、艾滋病经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等途径传播
D、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
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和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皮肤和黏膜能阻挡病原体入侵,属于特异性免疫
B、抗原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且能抵抗病原体的一类特殊蛋白质
C、有的人吸入花粉会引发鼻炎,是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
D、板蓝根颗粒说明书上有“OTC'标识,说明此药是处方药
-
5、食用辣的食物后,会有“热辣辣”的辣觉(热感和痛感),如图是辣的物质刺激口腔中的感受器产生生理效应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B、食用辣的食物时,在大脑皮层形成辣觉
C、食用辣的食物时喝热汤会加重辣觉,该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D、辣的物质刺激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反射弧传至汗腺,引起汗腺分泌汗液
-
6、人类科学地认识自身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更有利于健康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是重要的储备能源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饮食中长期缺铁容易导致贫血症
C、维生素A缺乏时,儿童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D、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
7、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极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营寄生生活,增殖的过程是复制→侵入→组装→释放
B、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会导致人患细菌性脑膜炎和肺炎
C、青霉和蘑菇属于真核生物,可以通过产生芽孢繁殖后代
D、根瘤菌是一类固氮微生物,与豆类植物是共生关系
-
8、动物世界丰富多彩,各种动物以独特的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研究动物行为有利于人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和谐与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蜜蜂可通过舞蹈进行信息交流,传递食物数量、方位及距离等信息
B、避役的体色可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家鸽的气囊可进行气体交换、直肠短利于及时排便,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D、人们研究鼠类的分布、迁徙规律及影响繁殖的因素有利于防治鼠害
-
9、为研究某湖水中不同深度的光照情况,分别将等量的小球藻放在4组玻璃瓶中并密封,每组1个不透光的黑瓶和1个透光的白瓶。在夏季晴朗的白天,同时将组装好的4组玻璃瓶分别置人水面下1m、2m、3m、4m处,其他条件均相同,多次实验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求变化量取平均值,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2 m 处白瓶中小球藻 1 h 制造的氧气总量为 6mg/L..
B、3m处白瓶中小球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4m处白瓶中小球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D、随湖水深度的增加光照强度逐渐增强
-
10、下列关于生物类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带是由根和叶组成的大型藻类,生活在海水中
B、葫芦藓与肾蕨都有真正的根、茎、叶,适应陆地生活
C、红豆杉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D、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是适应性最强的植物类群
-
11、如图为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①→③→②→④→⑤
B、制作临时装片时,步骤①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
C、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气泡,则是步骤④操作不规范导致的
D、绘图标注结构名称时,一般在图的右侧引出水平指示线
-
1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句诗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是鹿的叫声,“苹”是一种植物。下列关于“鹿”和“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鹿以苹为食体现鹿和苹之间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B、苹的嫩芽和幼苗可作为食物,体现其具有直接使用价值
C、鹿和苹在结构层次上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D、鹿的后代是鹿,苹的后代是苹,体现生物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
13、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普及合理膳食、主动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八年级学生和成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
年龄段
性别
超重率
肥胖率
八年级
男
8.9%
10.7%
八年级
女
12.9%
8.6%
成年人
男
37.6%
16.1%
成年人
女
33.2%
14.9%
(1)、人体从食物中摄入的营养物质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2)、营养物质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3)、据表格数据推测:从青少年时期起,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率和肥胖率呈趋势。(4)、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是一种与人体内血糖调节异常相关的疾病,这与(填激素名称)异常有关。(5)、2025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为“吃动平衡,身心健康”。为控制体重、预防超重和肥胖,请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说一说我们可以怎么做?。 -
14、小娜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用图1所示的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过程中视野的变化如图2所示。观察结束后,小娜利用合适的材料,建构了图3所示的细胞模型。请回答问题。(1)、对光时,如果视野太暗,可调节显微镜的(填结构名称)(2)、图2中,从甲到乙是将装片向移动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从丙到丁是调节图1中的(填序号)结构使物像更清晰。(3)、图3的模型中,使用的材料用具有塑料盒、塑料袋、大枣和琼脂凝胶等,其中塑料袋模拟的结构是(填结构名称),大枣模拟的结构是(填结构名称)。
-
15、2025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和美永续”,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我国将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请回答下面小题。(1)、《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其中记载了1094种植物药材,443种动物药材,这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数量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物种的多样性(2)、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速率和吸收速率达到平衡。保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A、分解作用的结果 B、光合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多的结果 D、氧大量消耗的结果(3)、可以更新的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只有合理开发,重视再生,才能长期利用。下列属于可以更新的资源有( )
①太阳能 ②森林 ③石油 ④动物 ⑤煤 ⑥土地 ⑦矿物
A、①②③ B、①④⑦ C、②④⑥ D、②⑤⑦ -
16、微生物既“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下图所示为某些微生物的形态图,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的是( )A、
B、
C、
D、
-
17、生活中,我们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如孔雀开屏、大雁南飞、蜘蛛结网,这些行为都是(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觅食行为 D、繁殖行为
-
18、小明同学在运动时,不小心划破了小腿,伤口红肿发炎,医生建议他按处方口服消炎药。若跟踪检查,则先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
19、下表是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分析表中数据,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 )
成分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入气体/%
20.96
0.04
79.00
呼出气体/%
16.40
4.10
79.50
A、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B、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
20、树木移栽时,树冠常会被剪去部分枝叶,夏天有时候还需要用遮阳网遮盖移栽后的树木,以提高树木移栽的成活率。主要原因是( )A、促进水分吸收 B、减弱光合作用 C、减少呼吸作用 D、降低蒸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