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基因、DNA 和染色体的关系

  • 2、染色体
    (1)、概念:细胞核内容易被染成深色的物质。
    (2)、构成:主要由分子构成。
    (3)、特点:每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是一定的;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都是存在的。
  • 3、基因
    (1)、概念:有遗传效应的
    (2)、位置:位于分子上。
    (3)、功能:控制
  • 4、 DNA
    (1)、位置:主要存在于中。
    (2)、功能:主要的 , 携带着大量的
    (3)、形态:长长的结构。
  • 5、生物的性状受的控制,但是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的影响。
  • 6、转基因技术说明生物性状是受控制的。
  • 7、概念:把一种生物的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培育生物的方法,如生物反应器、培育抗虫棉新品种等。
  • 8、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表现类型,如番茄果实的红色和黄色、家兔毛的黑色和白色等。
  • 9、性状:生物体、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如人的耳垂等。性状并非都肉眼可见,如人的血型等。
  • 10、变异:亲子代间及子代个体间的
  • 11、遗传:亲子代间的
  • 12、米勒实验对生命起源的研究有重大影响,是生命起源研究史上一个关键性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模拟原始大气成分的气体存在于装置(填“A”或“B”)中,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
    (2)、该实验装置中用来模拟原始海洋和闪电的分别是
    (3)、实验结束后,米勒收集到的有机物是(填“蛋白质”或“氨基酸”)。
    (4)、米勒实验为生命的(填“海洋化学起源说”或“自然发生说”)提供了证据。
  • 13、请回答下面小题。
    (1)、考古学家对不同地质年代地层进行挖掘研究,发现了甲、乙、丙三个地层,若丙地层有象牙化石,乙地层中有龟化石,则甲地层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化石类型是(   )

    A、古鸟类化石 B、古鱼类化石 C、古爬行动物化石 D、古哺乳动物化石
    (2)、考古学家通过对始祖鸟化石的研究,发现其既有鸟类特征,又有爬行类特征。从生物进化历程角度分析,这说明(   )
    A、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B、爬行动物是由古代鸟类进化而来的 C、鸟类和爬行动物没有进化关系 D、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哺乳动物进化的过渡类型
    (3)、在漫长的考古研究中,科学家通过对大量古生物化石的分析,总结出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下列不属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是(   )

    ①由简单到复杂 ②由水生到陆生

    ③由小体型到大体型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
  • 14、 为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好奇和敬畏,实验中学开展了一场生命科普馆的研学活动,当同学们通过3D影像感受生命的起源时,了解到的过程大致为(   )
    A、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B、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C、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无机物→原始生命 D、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无机物→原始生命
  • 15、科学家判断其他星球可能存在外星生物的重要依据是存在海洋,该重要依据的得出是基于地球生命诞生于(        )
    A、原始陆地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 D、原始森林
  • 16、步入其他展厅的同学发现,桐梓人头骨化石旁有一尊铜像————长阳人。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阳人是我国华中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介于猿人和现代人之间,与北京猿人末期年代相当。长阳人使用简单的工具,如长矛和标枪,在森林和草原上狩猎竹鼠等动物来作为他们的食物。艰苦生活条件下的他们已经学会了用火来煮熟食物,并用火来照明、取暖

    (1)、长阳人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其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变化是
    (2)、与早期的北京猿人相比,长阳人制造和使用的工具应越来越(填“简单”或“复杂”),由此推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越来越发达。
    (3)、分析资料中的画线部分,学会用火煮熟食物的意义是
    (4)、现代人是否还会继续进化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请阐述你的观点:
  • 17、古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同学们围绕在展台前,对人类的进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与猩猩由古猿进化而来 B、古猿在丛林中主要以树栖生活为主 C、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D、学会制造工具与人类进化无关
  • 18、(6分)继续向前,讲解板上的长颈鹿(如图)吸引同学们驻足,观看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逐渐演化出如此独特的生理特征。请据此回答问题。

    (1)、古代长颈鹿的颈部长短不一,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现象。
    (2)、长颈鹿的食物主要是树叶和小树枝,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草原上的青草贫乏时,长颈属于(填“有利”或“不利”)变异;长势更高的树,对长颈鹿的颈长具有作用;拥有较长脖子的长颈鹿容易在(填“适者生存”或“生存斗争”)中获胜,具有更高的生存率和繁殖成功率。
    (3)、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在进化过程中演变出长长的脖子是的结果。
    (4)、请你再举出一则与长颈鹿进化历程相似的例子:
  • 19、进入“物竞天择”展厅,紫羚独特的皮毛非常醒目,既能使同伴轻易识别,也易于逃脱捕食者的捕食,紫羚的这种保护色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主动适应的结果 D、气候变化的结果
  • 20、博物馆中展现演变历程的标本与展品,为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提供了实证,提出这一学说的是(   )
    A、孟德尔 B、米勒 C、达尔文 D、巴斯德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