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 七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评价一
-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期末评估测试卷二
-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卷(基础)
- 【中考真题】山东省青岛市2025年中考生物真题
- 广东揭阳市揭东区第一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 四川省成都市清合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2.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4.7.2 免疫与免疫规划 第1课时 人体的三道防线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2.2 维护生态安全
-
1、黄豆芽由黄豆经水浸泡发芽后长成。下列关于黄豆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豆芽“白胖清脆”的食用部分由胚芽发育而来 B、泡发黄豆芽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充足的光照 C、泡发黄豆芽的过程中黄豆内的有机物含量会减少 D、泡发黄豆芽的过程中黄豆内的水分会减少
-
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火龙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和多种营养物质,深受人们喜爱。火龙果是仙人掌科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成熟时茎上挂满果实。其原产于中美洲热带森林,条件适宜时,一年四季均可收获果实。现已在全世界广泛种植,北京也有种植基地。
作为热带植物,火龙果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它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20至30℃。当夏季高温持续超过38℃时,火龙果的开花量会大大减少,导致产量降低。因此,适宜的温度是确保火龙果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火龙果的根系分布较浅,长期干旱会导致植株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影响果实的发育。因此,合理的灌溉对于提高火龙果的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
火龙果的叶子已经退化成针状,但它的肉质茎始终保持绿色,具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火龙果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而在白天强光照条件下吸收较少。适当遮阴可以促进火龙果茎24小时吸收二氧化碳,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在强光照地区,火龙果大田中常常套种豇豆、扁豆等阔叶藤本植物,这些植物可以攀爬在火龙果枝条上,既可以为火龙果遮阴,还有效利用了阳光。
火龙果喜欢长日照环境,长日照可以促使其产生花芽并开花。在北方地区,秋季和冬季的日照时间较短,为了使火龙果在冬季也能结果,果农通常会在日光温室内安装LED灯,以延长光照时长。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火龙果提前开花,还可以提高其产量。
(1)、据文中信息,火龙果植株的叶已退化成针状,大大降低了作用的强度,以减少体内水分散失。其进行光合作用主要的器官是 , 合成的有机物通过茎中的运输至果实中储存。(2)、在火龙果大田中,常常套种豇豆、扁豆等阔叶藤本植物,以此提高火龙果产量。其原因这些阔叶植物能够 , 使火龙果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3)、火龙果的品质和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列关于在日光温室中种植火龙果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A、温度过高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B、延长光照时长可促进火龙果开花 C、火龙果耐旱,可以长期不浇水 D、合理密植有利于火龙果提高产量(4)、春节期间,在北京的温室大棚中可以采摘到新鲜的火龙果,你认为果农采取的措施包括。 -
3、
消化系统能够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通过消化系统获取营养物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图1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②为 , 其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的酶。
(2)③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不含)消化酶,可以促进对的消化。
(3)口腔可以初步消化淀粉。乐乐进行了“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实验处理如表。
处理方法
试管编号
1号
2号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加入不同液体后摇匀
2毫升清水
?
相同温度下静置10分钟
37℃
冷却后加入碘液
2~3滴碘液
①1号试管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应加入2毫升。
②本实验应在37℃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
③滴加碘液后,可观察到号试管中的溶液不变蓝,说明。
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在学习了小肠的结构和功能后,同学们尝试制作小肠壁结构
(4)人体小肠的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图1),将其局部放大后,可以看到大量毛绒绒的结构A,该结构为。对结构A进行显微观察,发现其表面由层上皮细胞构成,内部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营养物质。
(5)同学们尝试使用薄毛巾来制作小肠壁结构模型。首先将毛巾折叠后粘在A4纸上(图3),然后将其按照(甲/乙)的方式卷成筒状,其内部的褶皱就可以很好地模拟图1中的。
(6)从模拟小肠内壁的细微结构来看,同学们选择了薄毛巾来作为模型制作材料的理由是。
-
4、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出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图1所示。依据这一原理,生物小组利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并释放氧气。
(1)、实验前,同学们向蓝色的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由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使得BTB水溶液颜色变为色。随后,将黑藻放入两个装有等量该溶液的透明塑料瓶中(甲瓶和乙瓶),并挤出瓶内多余空气,拧紧瓶盖。(2)、将甲、乙两个塑料瓶置于如图2所示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①乙瓶BTB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而甲瓶BTB水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说明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②同时还能观察到甲瓶有所膨胀,接下来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到该瓶中,可以看到。
③综合①、②中的实验结果,该实验说明。
(3)、有同学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为回应这一质疑,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一组实验,即丙组。①丙组塑料瓶中应装入等量色BTB水溶液,其内黑藻,并将其置于环境中(从下列选项中进行选择,填写序号)。
a.蓝 b.黄 c.放入 d.不放 e.光照 f.黑暗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若丙瓶中BTB水溶液颜色呈现色,则证明光照不会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
5、番茄水分充足,是备受人们喜爱的蔬菜,也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材料。(1)、在制作番茄细胞的临时装片时,首先需要在载玻片上滴一滴。(2)、要使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最大,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图1中的。将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后,需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3)、在番茄果实不同位置取材,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如图2、3。
①我们吃番茄时感受到酸甜的味道,与这些味道相关的物质主要贮存在图2细胞的中。
②在图4番茄果实的种柄部分可观察到图3所示结构,其具有运输的功能,属于组织。
(4)、经观察,构成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番茄植株。 -
6、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化道包括口、喉、食管、胃等 B、消化腺包括胃腺、胰腺、胆囊等 C、消化液包括唾液、胃液、胰液等 D、消化酶包括脂肪酶、葡萄糖酶等
-
7、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是( )A、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
8、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银边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用黑纸遮盖在②处的上下两面,移至光下几小时后,取下叶片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酒精脱色是为了去除叶绿素 B、①、②两处均产生了淀粉 C、本实验中有两组对照实验 D、实验可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
9、叶片水分散失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是( )A、角质层 B、保卫细胞 C、叶脉 D、气孔
-
10、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移栽植物成活的是( )A、带土移栽 B、选择光照最强的时候移栽 C、剪去部分枝叶后移栽 D、移栽后需要充足浇水
-
11、下列关于水对植物生活的作用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维持植物的正常形态 B、制造有机物的原料 C、溶解和运输营养物质 D、储存能量
-
12、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依靠体表纤毛运动 B、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D、经口沟摄取食物形成食物泡
-
13、胚胎干细胞可以形成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的细胞(如图),则该过程是(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衰老 -
14、蓑羽鹤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构成蓑羽鹤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
15、将写有“b”字的玻片正向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在视野里所见的图像是( )A、b B、d C、q D、p
-
16、为研究温度对豌豆幼苗生长的影响,乐乐将生长状态相同且健壮的豌豆幼苗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设计如下表。其中有一处错误,应改为( )
数量
温度
水
光
甲组
10株
5℃
适量
光亮处
乙组
10株
25℃
适量
黑暗处
A、每组各取1株幼苗 B、两组温度应为5℃ C、甲组应不浇水 D、乙组放到光亮处 -
17、研究者通过红外触发相机实时监测大熊猫的生活情况,这一过程应用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文献法 C、访谈法 D、观察法
-
18、多种多样的生物构成了生命世界,下列关于生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B、能及时排出体内的废物 C、能生长、发育和生殖 D、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19、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成群的野猪生活在森林中,它们与野兔、老鼠一样能以植物为食,同时也能把野兔、老鼠等动物加入到它们的食谱中。食物是否充足会影响野猪的生存,疾病也会影响其生存。
在森林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下生存着数百吨蚯蚓,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它们从动、植物的遗体或动物粪便中获取营养,同时也是野猪重要的蛋白质来源。野猪用鼻子将地下的蚯蚓拱出来享用时,蚯蚓携带的线虫幼虫,也被随之吞下。进入野猪体内的线虫幼虫会咬破野猪小肠处的血管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引发肺炎,被称作猪肺线虫病。线虫在野猪体内发育为成虫,在消化道中交配、产卵。线虫卵随野猪粪便排出,可被蚯蚓吞食,进入蚯蚓体内后只能发育到幼虫阶段。蚯蚓就成了线虫幼虫进入野猪体内的生物媒介,野猪为线虫的进一步发育和繁殖提供了营养和场所。线虫的侵染使野猪变得十分虚弱,尤其是幼猪,更易感染各种疾病,最终导致死亡。
在森林中,野猪的数量越多,排出的线虫卵就越多,携带线虫幼虫的蚯蚓也越多,野猪感染患病的可能性也随之攀升,使得野猪死亡数量增加。而当野猪数量下降到一定程度,野猪患猪肺线虫病几率会降低。野猪、蚯蚓和线虫三者之间关系微妙,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它们的数量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1)、森林生态系统是由生活在此的生物和共同构成的。据文中信息,请写出一条包含野猪的食物链:。(2)、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者,而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其属于猪肺线虫病的。(3)、野猪因猪肺线虫病而导致个体数量下降,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线虫幼虫是引发猪肺线虫病的。据文中信息分析,当野猪数量下降到一定程度,野猪患肺线虫病的几率会降低,这是因为。野猪、蚯蚓和线虫三者的数量变化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力。 -
20、萝卜在中国民间素有“小人参”的美称。一到冬天,便成了家家户户饭桌上的常客,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萝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如图一、图二为显微镜镜头与结构,图三表示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请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在“[ ]”中填字母或数字,在横线上填文字)

(1)、使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萝卜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图一中的[]和[]两个镜头观察。(2)、据图可知,萝卜叶肉细胞是图中的(填“A”或“B”)细胞。(3)、为了能看清萝卜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应将视野稍微调暗些,此时应调节图二中的结构[ ]。(4)、假如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移动。(5)、萝卜菜叶在沸水中焯水时呈绿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图三中的[ ]使其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6)、观察:用眼注视a内,反向转动d,直至能看清物像。若物像还不够清晰,可略微转动[] , 使物像清晰。([ ]填序号,横线填结构名称)(7)、如图是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其中a、b、c、d、e五个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用图中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