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四项中,既是绿色植物生命活动产生又能满足动物和人类生存的有(     )

    ①阳光    ②氧气    ③能量    ④营养物质.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 2、每个人指纹的图案,断点和交叉点各不相同,呈现唯一性且终生不变,利用这一特点发明的指纹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机解锁、在线支付等领域。小小的指纹包含了重要的信息,控制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
    A、叶绿体中 B、细胞膜中 C、线粒体中 D、细胞核中
  • 3、上世纪 80 年代在河南出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可吹奏乐器贾湖骨笛。它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骨制成的乐器。这种骨最可能来自 (     )

    A、 B、 C、 D、
  • 4、《说苑·正谏》中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在上述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环节是(     )
    A、 B、 C、螳螂 D、黄雀
  • 5、为减少春季杨柳飞絮,园艺师给杨树和柳树注射一种抑制剂,通过抑制花芽分化来减少飞絮的形成。你认为抑制剂应注入到树干的 (    )
    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保护组织 D、分生组织
  • 6、无锡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农业生产资源丰富,盛产茭白、莲藕、芋头、银杏、杨梅等优质农产品。在下列食物中,食用的是植物果实的是 (     )
    A、荸荠 B、银杏 C、杨梅 D、茭白
  • 7、禁渔期制度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
  • 8、人体通过排尿可以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
  • 9、臀部常被选作肌肉注射的部位,是因为此处没有神经和血管。
  • 10、在植物界,种子植物最高等,分布也最广泛。
  • 11、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 12、物镜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多。
  • 13、生态系统的稳定意味着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不变.
  • 14、大多数细菌只能依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 15、导管是植物体内输送有机营养的通道。
  • 16、生物学社团成员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小晋计划在该生态瓶中添加一种新的水生动物,以增加生态瓶的多样性。在选择新动物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新动物的体色 B、新动物的大小 C、新动物的食性 D、新动物的栖息环境
  • 17、西梅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科研人员为验证西梅膳食纤维的作用,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便秘程度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首次排便时间的平均值/小时

    6小时内排便量的平均值/粒

    20

    不便秘

    正常饲喂

    2.1

    17.4

    20

    便秘程度相同

    正常饲喂

    4.2

    3.2

    20

    便秘程度相同

    3.5

    11.4

    (1)、丙组在①处添加一定量的西梅膳食纤维,同时也保证正常饲喂的目的是
    (2)、实验结果表明西梅膳食纤维能排便时间、排便量。
    (3)、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丙组小鼠大肠组织受损的细胞数量比乙组少,由此推测西梅膳食纤维能大肠组织损伤(填“降低”或“加剧”)。
    (4)、受到上述试验结果的启发,某同学提出“便秘患者也可以通过食用西梅改善症状,但其中糖的比例较高,应该少吃”。针对这种提法,从合理和不合理两个角度说出你的理由
  • 18、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是巨大的“碳库”之一。通过采取“增汇”的措施,即增加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以此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是由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2)、湿地作为“碳库”,湿地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储存能量的 , 从而实现“增汇”。
    (3)、右图为某湿地部分生物的食物网,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其能量最终来源于。湿地植物-

    (4)、上述湿地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 19、黄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成为首个被基因测序的作物。科研人员对黄瓜果实的果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

    子代

    有果刺x有果刺

    有果刺:无果刺=3:1

    有果刺x无果刺

    有果刺:无果刺=1:1

    (1)、黄瓜的有果刺和无果刺是一对 , 可以确定该性状显隐性的组别是 , 该组子代中无果刺黄瓜的基因组成是(用T和 t表示)。
    (2)、黄瓜雌花的卵细胞中有7条染色体,它的果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条。
    (3)、科研人员发现相较于无果刺黄瓜而言,有果刺黄瓜不容易受到蚜虫的侵害。从这一角度分析,有果刺属于黄瓜的变异(填“有利”或“不利”)。
    (4)、相比贫瘠的土地,种植在肥沃土地中的黄瓜,果刺变得稀疏。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组成和共同决定的。
  • 20、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类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常见。当肺结核患者大声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排出体外,飞沫漂浮在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被传染。

    资料二:1921年,卡医生(Calmette)及介医生(Guerin)历时13年成功培育了第230代的

    结核杆菌作为人工疫苗。为纪念两位医生的贡献,将该疫苗命名卡介苗。根据传染病的发生

    规律,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卡介苗常作为新生儿接种的第一针疫苗,该疫苗会刺激儿童的某种白细胞产生抗体,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1)、根据资料一,从传染病角度分析,肺结核的病原体是 , 引起的传染病类型是
    (2)、根据资料二,卡介苗刺激儿童体内的细胞产生抗体,该细胞是一种白细胞。接种卡介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像这样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的方法叫作
上一页 119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