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比喻)照样子,写句子。

    例: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星星 ,像

  • 2、结合你平时的见闻和经验,给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____在洗净的糯米里加入白砂糖。

    ____将红糖和面粉拌匀,加少许水或油,团成小球。

    ____按“一勺糯米,一个红糖球,再一勺糯米”的比例,将其放进粽叶里包起来。

    ____将糯米洗干净。

    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事情许多。 B、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C、差不多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 D、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
  • 4、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拟人) B、等到积雪融化时,从屋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比喻) C、你是不是去参加了科技活动?(反问) D、街上人山人海。 (夸张)
  • 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
    A、“我觉得很难。”小狗对小公鸡说。 B、“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 C、“小优,你吃饱了吗?”妈妈问。 D、老屋说:“再见!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 6、下面句子中,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荷花》一文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B、《纸的发明》介绍了造纸术发明和改进的过程,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C、《我变成了一棵树》写的是“我”为了逃避吃饭而变成了一棵树,变成树很有趣,可也有麻烦的地方,故事想象丰富,表达了作者对树的喜爱之情。 D、《漏》中,作者通过讲述贼想偷小胖驴和老虎想吃小胖驴,反倒误认为对方是很厉害的“漏”的故事,展现了贼和老虎“做贼心虚”的形象,告诉了我们不能做坏事的道理。
  • 7、下列作者与国家及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布尔——法国——《昆虫记》 B、克雷洛夫——德国——《克雷洛夫寓言》 C、谢婉莹——中国——《寄小读者》 D、伊索——古希腊——《伊索寓言》
  • 8、最适合填入下面这段话中横线上的一项是(     )

    ____,都能看见河底青褐色的石头、自由自在嬉戏的小鱼,加上蓝天白云倒映在河中的影子,美丽极了!

    A、小河非常清澈 B、小河特别恬静 C、小河是顽皮的 D、小河缓慢地流着
  • 9、读节目单(下图)发现故事题目的秘密,选择正确的答案。 (    )

    A、严格的羊妈妈 B、温和的大牛 C、凶恶的狼 D、友好的狼
  • 10、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开放,而且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B、枣核不但勤快,而且很聪明。 C、您无论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都会笑话您的。 D、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 11、关注颜色巧分类。 与“柠檬黄的水果糖”颜色类似的糖果是(      )
    A、红彤彤的草莓糖                 绿色的青苹果糖 B、半绿半红的西瓜糖             金灿灿的橘子糖 C、葡萄紫的蓝莓糖               香蕉黄的芒果糖
  • 12、下面各组四字词语完全属于同一类的一组是(      )
    A、无忧无虑            挨挨挤挤 B、耿耿于怀            画蛇添足 C、七嘴八舌            没精打采 D、咔嚓咔嚓            滴滴答答
  •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刚才说的话南辕北辙 , 肯定是在说谎。 B、小红没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C、在当时,他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没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D、妈妈经常教育我不要跟那些游手好闲的人交往,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14、下列词句中加点字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春风花草香  春风送暖入屠苏 B、知不是雪  牧童指杏花村 C、触株         我每天路上学 D、不一         蒌蒿满地芦芽
  • 15、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蜜蜂  傲慢  圆润  掩耳盗铃 B、洒落  别致  经验  玲珑骄软 C、智慧  泡沫  形壮  眼见为虚 D、修建  碍事  摆布  刻舟求箭
  • 16、 “赈”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一项相关? (      )
    A、星辰 B、钱财 C、贝壳 D、振动
  • 17、下列书写提示,错误的一项是(      )
    A、像“止、内”这样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开一些。 B、像“静、霜”这样横画较多的字,要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C、像“慧、蘑”这样笔画较多的字,要注意放大笔画间距。 D、“夹”字两横上短下长,第六笔捺要舒展。
  • 18、下面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呼           匀 B、糊            C、潮           红了脸 D、法           一轿子
  • 19、看看下面这幅漫画画的是什么,借助简单的文字提示,想想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又幽默在哪里。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 20、【读书有助于幽默】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漫画:《不一样的读书》

    【材料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南朝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到写《宋书》时却一个字也写不出,被称为“两脚书橱”。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辩证关系,如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读书”,也主张“出户”。他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牲口驮着书,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

    【材料三】

    某学习小组为完成《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研究报告》,对同学们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阅读内容

    娱乐新闻

    漫画

    文学经典

    历史科普

    关注率

    39.1%

    38.5%

    13.4%

    9.0%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读书要善于思考,死读书会束缚人们的手脚。 B、读书要“勤”,让书约束自己。 C、读书要关注窗外事,学会读“自然”“社会”“人生”的大书。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说说陆澄为什么被称为“两脚书橱”。
    (3)、根据材料三的表格,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调查结论。
    (4)、读完这三则材料,请你给同学们提一条关于读书的建议。
上一页 707 708 709 710 7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