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使竞选发言更精彩,你想准备一些名言,请将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恻隐之心,
    (2)、人有耻,
    (3)、《论语》中””告诉我们,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患得患失;””两句则从义利的取舍方面道出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
  • 2、你们组对几篇文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请你选出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杨氏之子》写了孔君平与杨氏之子利用姓氏展开的一场机智对谈。 B、《手指》一文展现了五个手指的形象,其中食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C、《童年的发现》讲述了”我”童年时发现了”梦中飞行”这件趣事。 D、以上三篇文章都很有特点,不但内容有意思,而且语言风趣幽默。
  • 3、你发现了一些病句并对其进行了修改,其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写完作文后要改正并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 B、研究表明,地球的演化历史大约有46亿年左右。(删除”大约”或”左右”) C、城市轻轨的运行,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将”拥堵”改成”堵塞”) D、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主要特点是大气磅礴。(”其”后加”作品的”)
  • 4、组内成员尝试用储备的成语造句,请你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期中考试时,有一道数学题难倒了我,我绞尽脑汁 , 才想到解题思路。 B、他从小备受长辈宠爱,一直养尊处优 , 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挫折。 C、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生活越发便利,不禁让人感慨科技带来的翻来覆去的变化。 D、当中国选手在巴黎奥运会上奋勇夺得首金时,观众都情不自禁地起身为其鼓掌。
  • 5、请你根据提示,选出加点字的正确释义。(填序号)
    惠:①仁爱,宽厚;②恩惠;③同”慧”。甚聪
    诣:①拜访;②往,到。孔君平其父
    乃:①你,你们;②就,于是;③这样,如此。呼儿出
    示:①告诉,告知;②给……看;③教,教导。孔指以儿曰
  • 6、请你给”扌”加上合适的构字部件组成正确的汉字,并填入横线上。

    sāo

    nǐng

    jiē

    kòu

    螺丝

  •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胎(pī)           祸(huàn)           鸟(qín) B、(fù)           乐(xiǎng)          杀(jiǎo) C、迫(jiǒng)        附(yūn)            物(huì) D、(yì)           窈(tiǎo)           弓(xuán)
  • 8、你想向大家讲述一下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请按照要求写一写。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人,他们或是父母,是老师,是同学,又或是与我们只有一面之缘的陌路人。他们的一个举动,甚至是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有可能对你产生深远的影响。请从中选出一位对你影响至深的人,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描写人物。③内容生动,语句通顺。④注意叙述有条理,有真情实感。⑤不少于450字。

  • 9、劳动人民·在梳理了不同领域人物的故事之后,你找来了一篇关于劳动人民生活的文章,请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岁月里的补锅声

    刘群华

    ①补锅匠许师傅走村串巷地谋生活。他挑着一副旧担子,一头是风箱,一头是竹筐,竹筐里放着两三把锤子、几斤煤块。这些零碎的东西,几乎是他全部的行当。

    ②许师傅补锅前要吆喝一来回,一手拿脸盆,一手拿小木棒,边走边“砰砰“地敲,同时一边吆喝:“补锅——补脸盆杯子———“他的吆喝声恰到好处,不让人生厌。巷中的人们听到吆喝声后便拣起家中有破洞的锅盆,出来寻找他。

    ③许师傅手艺好,人也好。他开炉不急不慢,待摆好了架势,拿出一口铁锅,反复瞄上几眼,心里斟酌一番,便用一把小锤子在铁锅的漏洞处轻轻敲打,小心地把边缘全部敲掉,瞅好漏洞的大小,在自备的一堆碎铁片里找出合适的铁片,依漏洞的模样用粉笔画好,再敲成铁锅漏洞大小的样子。

    ④敲铁补丁这份功夫,不能急躁。不然,不是漏洞敲大了,就是补丁敲小了。要极其细致,敲出来的铁补丁才美观又合适。

    ⑤等把补丁敲好,许师傅才加紧拉风箱。小风箱“哗啦啦“地响,那一炉小小的生铁,已经熔化得像一团蠕动的火焰。说时迟那时快,他用一个陶土勺子往火炉芯里一伸,舀出一勺滚热的铁水。然后迅速用另一手掌托起块巴掌大的碎布,上面早垫了一层细细的土灰隔热。他把铁水倒在布的中央,飞快地送到锅下面,轻轻摁在针眼大的漏洞上,红铁水便顺势挤满小漏洞。这时,许师傅操起一个稻草织成的圆柱形草托,在锅面轻轻地顺势一摁一滑,一个平整的黑色铁疤印就出现了。

    ⑥许师傅出来补锅一般会补三五天。但不管怎么忙,临走的那天,一定会登门一些特殊的家庭。譬如巷头的老古,七十多岁,腿脚不便;巷中的老张,耳聋,听不见吆喝声;巷尾的老刘,无儿无女,经济困难。这些,许师傅都是免费上门服务。

    ⑦记得有一回补老刘的一只铁脸盆,老刘说:“许师傅,这盆底都快掉了,补好太费神了。“许师傅看了一眼,没说话,拿起脸盆就出了门。【1】人们劝他:别耽误工夫了,补好了又能用几天?“许师傅呵呵笑了笑,说:用几天是几天,人家难呀!说完,就埋头敲敲打打起来。

    ⑧补脸盆更要掌握火候。火太旺,一摁,盆底就被红铁水熔了。许师傅对脸盆这种薄铁皮有自己的一套方法。【2】他拉动风箱,炉芯里的铁水又汩汩滚动起来。这一次他的手脚稍慢了一些,舀起一勺铁水倒在草灰布片上,故意一停顿,才摁上脸盆的底部。然后上面的稻草托迅速扫了一把稀泥,一摁一抹,大功告成。

    ⑨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补锅匠的吆喝声渐渐远去。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见过许师傅了,但常常想起他的质朴、热情,想起他对手艺的执着与认真。我想,虽然岁月流逝,但这种质朴的手艺人情怀,却是我们不该忘记的。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介绍了许师傅的身份和工具,为后文写他补锅的故事做了铺垫。 B、许师傅补锅时会先反复查看锅上的漏洞,然后再轻轻敲铁补丁,十分细致。 C、第⑤段加点词“飞快““轻轻“从侧面衬托了许师傅在补锅时操作很熟练。 D、文章的结尾强调了即使社会在进步,我们也应该保持对传统技艺的尊重。
    (2)、请你从描写手法、人物形象的角度对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句子【1】 

    句子【2】 

    (3)、文章以“岁月里的补锅声“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4)、你准备在主题活动上将这篇文章推荐给大家,请你从主旨情感的角度将下列推荐语补充完整。

    推荐语

    《岁月里的补锅声》通过对许师傅这位传统手工艺人的生动刻画,赞颂了手艺人身上所体现的(从工作态度和精神品质角度作答),体现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同时,文章最后一段还抒发了对的怀念。

  • 10、芸芸众生·在梳理不同领域人物事迹的过程中,你们发现每个普通人都各有其独特的魅力,请你完成下列题目,体悟这些人物的不同特点。

    人物:祥子

    形象特点:①______

    简介:身体挺脱得像一棵树。

    人物:刷子李

    形象特点:②________

    简介: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人物:小嘎子

    形象特点:聪明机智

    简介:摔跤时精神抖擞,给对手下冷③bàn_______子。

    (1)、京剧脸谱通过面部色彩直接表现人物性格。请你结合资料,为下列人物选择合适的脸谱颜色。

    京剧脸谱颜色的内涵:红色代表忠贞、英勇,白色代表奸诈、阴险,黄色代表凶狠,灰色代表贪婪,绿色代表莽撞。

    严监生——脸谱。他临终之际因为心疼两茎灯草而不肯断气。可以看出严监生是一个贪婪吝啬的人。

    小嘎子——脸谱。他在被敌人拷问时,坚贞不屈;还在部队攻打岗楼时,设法在岗楼里放火,配合大部队。由此可见小嘎子是一个正直善良、有勇有谋的小英雄。

    (2)、你制作了以下人物卡片,下面依次放入①②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健壮结实     技艺高超 B、健壮结实     聪明机智 C、好吃懒做     技艺高超 D、聪明机智     技艺高超
    (3)、查阅字典后,你认为最适合填进③中的字是(    )

    汉字

    读音

    释义

    A.绊

    bàn

    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使行走不方便:~马索|一不留神被石头~倒了。[羁绊](jī~)束缚:挣脱封建礼教的~。

    B.拌

    bàn

    搅拌;搅和:~饲料1~饺子馅儿1~草喂牛。

    C.半

    bàn

    ①二分之一:十个的一~是五个|~米布|一吨~|分给他一~。②在……中间:~夜|~途而废。③不完全:~透明|~脱产。

    (4)、你想根据刷子李的故事绘制一幅思维导图,请你补全下面的空缺部分。

  • 11、时代人物·你和小组成员在梳理时代人物资料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解决。

    【资料一】张孝宅是我国书画修复领域的泰斗,①他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边蒸边揭,蒸软一层揭一层,揭不开时便再蒸再揭,qiū jiū住每一厘细节,最终攻克了难度最大的揭展难关。他从不(jiān jiàn)守自盗,不欺(zhá zhà)作伪,每一步都如同(zhān zhàn)墨般精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书画的原始面貌。

    【资料二】林俊德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他一生隐姓埋名,投身于核试验这一shén shèng____事业五十余载,体现了宏大的gé jú____。在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到去世的二十多天里,医生和家人不停地劝他躺下休息。②他哑着hóu lóng      说:我要工作,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他与死神争分夺秒直至生命最后一刻,kān chēng____时代楷模。

    (1)、请你为【资料一】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音。
    (2)、请你根据拼音在【资料二】的横线上填入正确的词语。
    (3)、资料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表现了人物特点,请你简要赏析。

    ⑴句子①通过描写,以一系列具体的细节,写出了修复工作的 , 刻画出了张孝宅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形象。

    ⑵句子②通过描写,表现出林俊德在面临生死考验时也不愿放弃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刻画出了林俊德的人物形象。

  • 12、活动四 探究汉字韵。文化馆之行激发了你对汉字的浓厚兴趣,你打算继续探究汉字的精神内涵。

    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符号系统,它除了表情达意之外,还蕴含着华夏祖先深邃的智慧和透彻的人生哲理,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请你根据下面对汉字“海“的解读,以及其中所展现出的精神内涵写一篇作文。

    汉字

    精神内涵

    左边是“水“,右边是“每“。海,来自每一滴水;海,能包容每一滴水,象征着团结、包容。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解读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悟,力求行文严谨、情感真挚。③不少于450字。

  • 13、活动三 参观感悟多。参观结束后,你意犹未尽,于是找了两则与汉字相关的材料,想再细细品味汉字的趣味,感受汉字的魅力,请阅读材料并完成题目。

    材料一: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汉字朋友。我已有几千年历史了,自从被人类祖先创造出来,我就一直在成长,光名字就换了好几个呢!而且模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周时期是我最年轻的时候,那时我叫甲骨文,被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非常形象直观。后来又因为我被铸刻在铜器上,所以人们称我为“金文“。从战国时期的秦国开始,我又有了一个新名字————小篆,特别是在秦统一全国后我名声大振,你可以在书法作品中看到我当时的样子。战国晚期,我笔画简化,书写方便,被称为“隶书“。魏晋时期我又摇身一变,形体和谐,规矩整齐,统领时代潮流,一直通行至今,人们称我“楷书“。我发展到楷书阶段,基本完成了演变历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方块字“。

    (文章有删改)

    材料二:①点、横、竖、撇、捺,一笔一画,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方块字。一个个方块字,就像一块块青砖绿瓦,构筑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

    ②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神奇,把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囊括其间:一个“水“字,撇捺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____;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____,那是“众“字……千百年的风俗礼仪、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之间。

    ③方块字滋养了一群淳朴的女子和后生,培养了华夏儿女诗性的智慧。几十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意蕴丰沛的诗歌;几千个、几万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荡气回肠的故事。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静立着青瓦白墙,奔跑着羊肥马壮,炫耀着雍容华贵,心痛着骨肉分离……在这字与字、词与词之间,传递出的已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而是人类的种种美妙情感。

    ④方块字证明了文明古国瑰丽雄健的生命力,描绘着中华文化举世无双的身姿。当古埃及文明在波斯帝国的铁蹄下呻吟的时候,当古巴比伦文明在风沙交加的侵蚀下消失的时候,当古印度文明在异族文化的蚕食下迷路的时候,只有华夏文明傲然挺立。不管历史如何发展变化,汉字公正、永恒地记录下了历史的每一步足迹,记录着美丽中国涅槃的历史。

    ⑤汉字——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与文明,是传承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第一人称视角自述了汉字的发展历程。 B、材料一以顺叙的方式介绍了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态,展示了汉字演化的过程。 C、材料二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丰富的动词,赋予文字动态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D、材料二强调了汉字作为中华文化传承载体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汉字的由衷赞美。
    (2)、你根据材料一中汉字的演变历程进行了资料整理,请将表格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楷书

    汉字:⑴

    特点

    笔画圆润,装饰性强

    线条流畅,笔画均匀

    笔画简化,结构稳定

    形体和谐,规矩整齐

    (3)、请根据材料二第②段的内容,在横线上补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使语意前后连贯。

    一个“水“字,撇捺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⑴;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⑵ , 那是“众“字……

    (4)、请结合提示对材料二第④段的内容进行具体赏析,体悟汉字的魅力。

    第④段运用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华夏文明的一一阐述,突出了

    (5)、请你根据材料相关内容,基于汉字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本次参观活动写一段结语。(120字左右)
  • 14、活动二 参观书法厅。讲解员带大家参观了书法厅。
    (1)、厅内展示了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请你根据作品特点,将对应的选项填在横线上。

    泰不华小篆《陋室铭》(局部)

    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局部)

    文征明隶书《清明上河图记》(局部)

    A.字形方正,线条刚劲有力,起笔、收笔分明。

    B.字形线条多为直笔或方笔,结构趋于扁平。

    C.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润流畅,粗细基本一致。

    (2)、参观完书法厅后,你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请你完成下面关于书法学习方法的研究报告。

    关于书法学习方法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参观完书法厅之后我对书法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应该怎样做才能学好书法?带着这个问题,我对书法的学习方法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三、资料整理

    第一步:描摹。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作的样子去写或画。

    第二步:临写。对照书法原帖,在另一张纸上尽可能一模一样地书写出来。

    第三步:背临。多次临写之后,根据记忆中留下的原作形象,不对照原帖写出来。

    第四步:创作。依据不断修正的背临书写习惯和书写风格,重新选择书写内容及表现风格,写出新的作品。

    四、研究结论

  • 15、活动一 参观汉字厅。讲解员带大家来到了汉字厅。
    (1)、讲解员展示了下列古文字,请你依据解读,将表格补充完整。

    甲骨文

    解读

    简体字

    含有此字的成语

    象形字,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种类很多。

    象形字,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

    象形字,装置在房屋等建筑物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

    象形字,是人和动物用来咀嚼食物的器官。

    (2)、讲到汉字造字法时,讲解员提到形声字是汉字王国里重要的一员,请你观察右侧展板上甲骨文的字形特点,完成填空。

    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义,。下图示例的汉字是 , 其本义是指扫地时为防止灰尘飞舞,用棉布团水,然后甩动棉布,使水均匀散落在地上,结合形声字的规律,可知其形旁是 , 声旁是

    (3)、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汉字,讲解员请大家来玩猜字谜游戏,请你根据讲解员所讲的字谜故事,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并将他们的姓氏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几位运动员在运动场上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到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猜: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指了指嘴巴,又指了指天。

    篮球运动员:

    跳高运动员:

    武术运动员:

    (4)、字谜游戏让大家对汉字的兴趣更加浓厚,讲解员紧接着又和大家玩起了歇后语小游戏,请你将谐音歇后语中的加点字还原。

    示例: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⑴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

    ⑵猴子学走路——假惺惺

    ⑶棒槌敲钟——有点

    ⑷四两棉花——不上

  • 16、活动三 英雄故事我讲述。体会了英雄精神之后,你想向大家讲述关于英雄的故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英雄无处不在,他们可能是默默付出的父母,可能是勤勤恳恳工作的社区人员,可能是乐于助人的陌生人……不管是哪一种,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光芒温暖着我们。请根据你的生活经历,叙述一个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要求:①题目自拟,写清事情的经过。②运用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人物特点和内心感受。③内容生动,语句通顺。④不少于450字。

  • 17、活动二 英雄精神我体会。为了更深刻地体会英雄精神,你找了一组作品来细细体悟,请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文本一: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 , 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①咸阳:这里指唐代都城长安。②河湟地:指河西、陇右之地,当时被吐蕃侵占。③拟:打算。

    文本二:

    杨根思

    辞 祗

    ①下碣(jié)隅(yú)里是一个位于长津湖南边的小镇,这个小镇上只有三条非常简陋的公路,要守好下碣隅里,杨根思和他的战友们必须守好一个关键的地方,那就是小高岭。小高岭地形特殊,作战时只能容纳三十人左右。

    ②为了让志愿军的后援队尽快赶来歼灭敌人。杨根思带着三十多个人和一挺重机枪上了小高岭。他对战友们说道:“阵地在,人就在!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坚持住!坚守在小高岭!”轰炸声不断,战火将冬日雪山烧成了焦土,杨根思和队友们被围困在火海之中。

    ③一天一夜的时间,敌人已经发起了八次冲锋,但是他们并没有突破包围,占领小高岭。第八次攻击结束之后,战火暂停了半个小时,杨根思知道这是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④在连续抵挡了八次进攻之后,小高岭上志愿军只剩下杨根思、重机枪排排长和一位伤员。杨根思下令让排长带着伤员从小高岭上撤离,排长不愿意撤退。杨根思皱着眉头说:“重机枪不能被敌人摧毁,以后还要用它杀更多敌人,为战友们报仇。”

    ⑤他一个人在尸体堆里收集了所有能够使用的武器,一支枪、一个炸药包还有三枚手榴弹,随后就隐在战壕里等着敌人上前。

    ⑥敌军的第九次冲锋开始了,杨根思手里的手榴弹用完了,枪里的子弹用尽了,眼前还有四十多个敌人,他只有一条路能走。杨根思抱起了那个重约十斤的炸药包,点燃了导火索,然后冲向了敌人,一声巨响传来……

    ⑦这一年的杨根思28岁,正如他和战友们说的那样,阵地在,人就在。朝鲜政府在长津湖畔修了一座英雄纪念碑,他永远地留在了远方的土地,连同他坚毅的灵魂和钢铁般的意志。

    (文章有删改)

    文本三:

    又是一个春天,还记得这个年轻人的故事吗

    王文博

    ①陈祥榕牺牲在外军蓄意制造的一场冲突里。最危险的时候,他冲了进去,作为盾牌手弓起不满19岁的身躯,忍受着敌人狠辣袭来的击打,紧紧趴在营长的身上,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直到最后。

    ②小时候,他常黏着堂姐,听她讲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的故事。征兵时,他每天在环县城的道路上跑步。出发去部队前,妈妈叮嘱:“再辛苦也要坚持,绝不能当逃兵。”

    ③“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这是他的誓言,也是所有戍边战士共同的坚守。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气势豪迈,直接描写出了边疆战士的英勇形象和报国之志。 B、杨根思通过对当时的利害分析,最终成功让排长等人安全撤离。 C、文本三从标题开始,整个语段都体现着作者对陈祥榕战士的赞扬。 D、三则文本均展现了从古至今的英雄们一心卫国的选择与坚守。
    (2)、文本一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提示说一说。
    诗歌情感基调+运用意象+所抒发的情感+诗歌内涵
    (3)、请根据表格提示赏析句子。

    例句

    描写方法

    赏析(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⑴他对战友们说道:“阵地在,人就在!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坚持住!坚守在小高岭!”

    ⑵杨根思抱起了那个重约十斤的炸药包,点燃了导火索,然后冲向了敌人,一声巨响传来……

    (4)、三则文本中的战士形象有细微的差别,请你分别总结他们三个人的形象,并简单说说他们在情感上有什么共同点。

    ⑴文本一中的少年形象:

    ⑵文本二中的杨根思形象

    ⑶文本三中的陈祥榕形象:

    ⑷三个人情感的共同点:

  • 18、当代英雄助力国家飞速发展,得益于先辈英烈们英勇无畏精神的激励,同学们整理了部分英烈的事迹一起探讨,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qiān zì的一瞬间,毛主席xià yì shí地(shòu chóu)(chú zhù)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

    (ào wò)克医生 sù rán qǐ jìng:“啊,久仰久仰,认识你很róng xìng。”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请你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将英烈事迹补充完整。

    qiān  zì

    xià  yì  shí

    sù  rán  qǐ jìng

    róng xìng

    (2)、《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有一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忠骨”指的是忠烈之士的遗骸,在课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骨。 B、“马革裹尸”就是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C、这两句话通过诗意的语言直接传达了毛主席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D、这两句话是对历史上众多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们的真实写照。
    (3)、请你对两个句子中运用的描写方法进行标注,并剖析人物的内心情感。

    ⑴①句描写方法:    内心情感:

    ⑵②句描写方法:    内心情感:

    (4)、看了同学们整理的英烈事迹,老师分享了董存瑞的故事,请你体会例句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并任意选择一种情景,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照样子写一写。

    例句:董存瑞庄重地整整军帽,走上点将台,神情庄严地举起右手,向团首长表决心:“全连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班,我们绝不辜负首长和全连同志们的期望!”

    佳节团聚

    挚友分别

    意外惊喜

    (5)、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让你深受感动,你准备整理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古诗,以激励自己时常葆有一颗爱国心。

    情感主旨

    诗句梳理

    对国家统一的期盼

    家国情怀是“却看妻子愁何在,⑴”(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听闻失地收复的喜悦情态。

    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忧虑

    家国情怀是⑵“”(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殷殷期盼。

    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

    家国情怀是⑶“黄沙百战穿金甲,”(王昌龄《从军行》)中对英勇战斗和保家卫国的歌颂。

  • 19、活动一 英雄人物我了解。同学们搜集了相关人物资料,其中一位科学家的事迹引起了你的关注,你整理了他的事迹,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俞鸿儒院士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技术的奠基人,他多年来坚持duàn liàn身体,坚守岗位60载,即使实验fán máng也从未倚仗资历搞特(shū zhū),(kě kān)称智慧与谦逊的典范。无数后辈对他无比zūn zhòng , 并yóu zhōng地赞叹其高尚的品德。如今96岁的他虽头发已经cāng bái但依然头脑qīng xǐng、态度cí xiáng地指导后辈进行科研,将zhǎn xīn的力量注入科研事业,使其永不(hēi  àn)淡。

    (1)、请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你根据拼音,将英雄事迹中缺失的词语补充完整。
    (3)、请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补全对俞鸿儒院士的赞语。

    赞语:拥有非凡的勇气与智慧,能开创出前所未有的道路;问有谁能够做到这一点,俞鸿儒院士一定名列其中。

  • 20、未来的世界很神奇,请你发挥想象,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习作。

    小时候,我们对神秘的世界充满好奇;长大后,我们又对未来充满幻想。在不同人的梦里,未来可以是奇异冒险的,可以是美妙梦幻的……你幻想的未来又是怎样的呢?请你发挥想象,设定一个具体的情境,以“当我来到未来家园“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内容生动,语句通顺。②合理想象故事的经过、结果等。③不少于450字。

上一页 489 490 491 492 4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