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下句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又有象征意义。 B、颔联“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表现诗人情感态度。 C、颈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通过出山前后诸葛亮的表现,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 D、全诗以虚写实,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2)、请结合本诗尾联与陆游的《书愤》尾联,试比较两位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筹笔驿①
罗隐②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③ , 两朝冠剑恨谯周④。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注释】①筹笔驿: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师伐魏,曾驻此地筹划军事,书写公文,因而得名。②罗隐:唐代诗人,应进士试,屡试不中,史称“十上不第”。③孺子:蜀国后主刘禅。④谯周:蜀国大臣,力主投降魏国,蜀亡后受到魏国封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对诸葛亮生平做了高度总括: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抛弃在南阳的隐居生活,为主公分忧,南征北伐运筹帷幄,辅佐刘备建功立业。 B、颈联写蜀汉的“千里山河”竟被刘禅降魏轻易断送,两朝君主怨恨劝降的谯周,刘禅、谯周之辈与诸葛亮形成鲜明对比。 C、尾联以景结情,写如今只剩山岩旁的江水不停地绕着筹笔驿奔流,将岩下流水拟人化,使得原本无情的流水变得多情。 D、本诗游览古迹,追思古人,抒发感慨,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自然流畅,不着痕迹。(2)、本诗与《蜀相》都是凭吊诸葛亮的怀古之作,但诗人寄寓的情感不尽相同,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其异同点。 -
3、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蜀相①
杜甫(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②
杜甫(唐)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③。三分割据纡筹策④ ,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⑤ , 指挥若定失萧曹⑥。运移汉祚⑦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①《蜀相》是诗人在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天探访了成都城西北诸葛武祠写下的。②《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是诗人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访武侯祠写成的组诗之一。③肃清高:清高品格令人肃然起敬。④纡,苦心谋划。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⑤伊吕:辅佐商汤的伊尹和辅佐周文王、武王的吕尚(姜子牙)。⑥萧曹:刘邦的得力谋臣萧何、曹参。⑦祚:帝位。
(1)、下列对《蜀相》和《咏怀古迹五首·其五》(以下简称“《咏怀》”)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首联一问一答,点出祠堂所在。《咏怀》首句“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次句写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 B、《蜀相》颔联“自”和“空”两字,极为传神地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通过景物传达诗人内心的淡然宁静。《咏怀》颔联表达了对诸葛亮才华的遗憾和叹惋。三国鼎立之势,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纡”字,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 C、《蜀相》颈联概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刻画了一位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君报国之心。《咏怀》颈联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 D、《蜀相》和《咏怀》两首诗虽然写作时间不同,但表达的情感却大概是差不多的。一方面都赞扬了诸葛亮的高尚品节、雄才大略与丰功伟绩,同时也对诸葛亮功业未遂表达了深切叹惋;另一方面寄托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悲伤之感,尤其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2)、结合以上诗句,分析两首诗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独看”一词写出了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的情景。作者借用比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长安“独看”明月对妻儿的深切思念。 B、颔联中妻子望月“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独”字,越发显得妻子的孤独无助,更显出诗人困居长安的孤独无助。 C、颈联中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意思是雾气沾湿了她浓密的头发,月光给她莹洁的双臂洒上清寒。 D、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久久伫立望月怀人的妻子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2)、本诗与《蜀相》都写到“泪”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守或匪亲 或:倘若 B、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凋谢 C、连峰去天不盈尺 盈:充满 D、侧身西望长咨嗟 咨嗟:叹息
-
6、对下列句子中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险也如此 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 乎:语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 D、所守或匪亲 或:副词,倘若。
-
7、 , 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
8、有席卷天下, , 囊括四海之意,。(贾谊《过秦论》)
-
9、《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离骚》的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约、用词含蓄的两句是“ , ”。在《离骚》中屈原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
10、识记字音
噫吁嘁
鱼凫
石栈
猿猱
萦岩峦
扪参历井
抚膺
巉岩
-
11、古今异义。(1)、危乎高哉(2)、地崩山摧壮士死(3)、可以横绝峨眉巅(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1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但见悲鸟号古木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雄飞雌从绕林间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1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本诗的主旨在于表现蜀道的惊险,但此处写“悲鸟”“古木”“子规”有什么作用?
-
14、赏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
15、在《蜀相》中,杜甫称赞诸葛亮的功业,那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
-
16、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60个字。
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紧急编辑制作的图书《大国战“疫”》近日出版。该书从200余万字主流媒体公开报道中精选相关素材,有机整合汇编,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紧急动员、齐心协力,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阶段性进程和取得的重大成效。全书10万余字,既突出重点节点、人物、事件,又突出整体性、纪实性、故事性,图文结合、言之有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话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如果把唐诗比作一座让人仰望的高山,那么山的顶峰一定是李白和杜甫。 ① , 那么杜甫则是从地上经过修炼而升起的“诗圣”。李白的诗激情澎湃,豪放飘逸,更关注理想和未来,更具创新性;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曲折迂回, ② , 更具继承性。 ③ , 张扬个性,抒发自我,有一种勃发之气。杜甫代表着暮年,老成持重,千锤百炼,有一种人工的锻造之美。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入了边塞诗的历险主题,却去除了 ① , 这样,描绘的自然山水只剩下山水的艰险,滤掉了传统山水诗中山水意象的各种附带意义,滤掉了本应该有的功利色彩,山水意象首次作为崇高的审美对象在诗歌中出现。李白写作这首诗时袭用乐府古题, ② , 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而想象属于文学创作表现手法,是浪漫主义作家的宝剑。《蜀道难》中,作者奇特的想象力表现在哪里呢?这主要表现在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任思绪放飞等方面。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险峻到“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深渊,从“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的曲折高峻到“枯松倒挂倚绝壁”的险要,从“悲鸟号”“子规啼”“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凄厉或轰响之声到“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切身感受等,无不是凭借神奇的想象而实现的,展现了奇特想象所产生的审美效果。
(1)、下列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为了提醒自己,他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眼到、口到。” B、不速之客陨石真的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C、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港澳台同胞都积极为“希望工程”捐款。(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分析。(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还很少有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____的青铜器,____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____的晋唐书法,任凭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是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____。( )那么,从哪里起头呢?得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是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 B、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如果是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 C、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 D、无论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是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那里,便是那样一个美的历程。 B、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 C、在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这里,拥有这样一个美的历程。 D、我们匆匆迈步走过这里,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 美不胜收 笔走龙蛇 依依不舍 B、古色古香 琳琅满目 笔走龙蛇 流连忘返 C、古色古香 美不胜收 行云流水 流连忘返 D、独具匠心 琳琅满目 行云流水 依依不舍 -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逆折:回旋,倒流。 B、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前途迷茫的样子。 C、扪参历井仰胁息 胁息:屏住呼吸。 D、侧身西望长咨嗟 咨嗟:叹息,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