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相关的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还根据天上有没有月亮和月亮的圆缺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晦就是三十;朔是初一;弦分上弦(就是每月的初七、初八)下弦(每月二十四、二十五);望就是十五。 B、子,古代可以用于称呼士大夫、普通男子、自己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C、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合称,泛指首尾衔接的船只。 D、槊,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即长矛。匏樽,用葫芦做的酒器。
  • 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结构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方其破荆州,江陵 
    ②西望夏口,望武昌 
    ③顺流而 
    鱼虾而友糜鹿

    ⑤不知东方之既 
    ⑥始指之 
    ⑦孔子郯子 
    ⑧月明星稀,乌鹊

    A、①③/②⑧/④⑥⑦/⑤ B、①/②③⑧/④⑥⑦/⑤ C、①⑧/②⑤⑦/③⑥/④  D、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下江陵,顺流而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幽壑之潜蛟                     ⑥扣舷而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⑤和⑥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⑤和⑥不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⑤和⑥不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⑤和⑥相同
  • 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②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③客亦知水与月乎                     ④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A、凌万顷茫然   B、学者必有师   C、盖将自其变者而观 D、师道不传也久矣
  •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扣舷歌之   ②吾尝跂望矣 B、声呜呜然   ②今智乃反不能及 C、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上   ②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D、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②于其身也,耻师焉  
  • 8、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非蛇鳝穴无可寄托者 B、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不拘于时,学 C、挟飞仙遨游              作《师说》贻之 D、侣鱼虾友麇鹿            蟹六跪二螯
  •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少焉,月出东山之上        樊哙覆其盾地,加彘肩上 B、纵一苇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私见张良 C、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歌之    朝济夕设版焉 D、为其然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辞为
  • 10、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徘徊于斗牛之间     望美人兮天一方 B、杯盘狼籍           如怨如慕 C、凌万顷之茫然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D、驾一叶之扁舟       白露横江
  • 1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自余为僇人. C、歌窈窕之章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12、对下面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正襟坐,而问客曰       危:高 B、知不可乎得                       骤:突然,引申为轻易 C、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向西 D、则天地不能以一瞬                 曾:竟
  • 13、对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襟危坐            整理            ②山川相          通“缭”,环绕

    酾酒临江            斟酒            ④举匏樽以相      劝人饮酒

    ⑤抱明月而长终        永远终结        ⑥而莫消长也      最终

    ⑦是造物者之无尽也  收藏            ⑧而吾与子之所共  到,往

    ⑨杯盘狼藉            凌乱、杂乱      ⑩不知东方之白    已经

    A、①⑤⑥ B、②⑧⑨ C、③⑦⑩ D、①④⑨
  • 14、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清风来,水波不兴。        徐:慢慢地 B、纵一苇之所如,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C、舞幽壑之潜蛟,孤舟之嫠妇  泣:哭泣 D、苏子愀然,正襟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
  • 15、按句式对下列句子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父母者,人之本也        ②秦,虎狼之国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⑥此不知人之祸也            ⑦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⑧“离骚”者,犹离忧也

    A、①②⑥⑧/③④⑤⑦ B、①⑥⑦⑧/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16、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A、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B、方正之不容也 C、兵挫地削 D、被发行吟泽畔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蜕于浊秽   ②复释张仪   ③厚委质事楚   ④时秦昭王与楚
    ⑤举以自佐  ⑥秦割汉中地与楚以 
    ⑦莫不欲求以自为
    ⑧身死于秦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C、①④⑧/②③/⑤/⑥⑦ D、①③⑧/④⑥/②/⑤⑦
  • 18、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故而至此

    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③人又谁能身之察察

    ④遂自投汨罗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平作《离骚》   邪曲害公也 B、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号令   浮游尘埃之外 C、顷襄王怒迁之   皭然泥不滓者也 D、蓝田   使齐,顾反
  •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D、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