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34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项练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32 正确理解运用实词、虚词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31 拓展思维路径,通解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35 体察语境文脉,语言表达连贯(含句子补写)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10 立足形神兼品,全解形象分析类题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25 增强采分点意识,译准文言翻译题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2 培养逻辑思维,解码观点评价与推断题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7 品悟情境设置,研读看法措施与实际应用题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1 强化检索意识,速解信息理解与分析题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42 揣摩语言规律,分析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
1、下列句子中点的词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为长者折枝 B、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盖亦反箕本矣 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罔民而可为也
-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我虽不敏 , 请尝试之 敏:聪慧 B、百亩之由,勿夺其时 夺:夺取 C、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说明 D、奚暇治礼义哉 治:讲求
-
3、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寡固不可以敌众 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B、①故以羊易之也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 C、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②天下可运于掌 D、①而不足以举一羽 ②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然则废衅钟与 B、王说 , 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C、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D、盖亦反其本矣
-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于,连词) B、若无罪而就死地(好像,动词) C、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如果,连词) 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这样,代词)
-
6、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俯足以畜妻子 畜:养活 B、奚暇治礼义哉 治:讲求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耽误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申诉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夫子喟然叹曰 B、因其固然 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D、所见无非牛者
-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 B、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超过 C、度 , 然后知长短 度:丈量 D、无恒产而有恒心 恒:长久
-
9、下列句子中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故民之从之也轻 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然后从而刑之 ④然后驱而之善
A、①②两个“之”字相同③④两个“而”字也相同 B、①②两个“之”字相同④两个“而”字不同 C、①②两个“之”字不同③④两个“而”字也不同 D、①②两个“之”字不同③④两个“而”字相同 -
10、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①治:治理 ②运:运动 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①乍:刚刚 ②入:掉进 C、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①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②端:萌芽,发端 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①始:开始②达:到达
-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C、自贼者也 贼:小人 D、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保:使……安定
-
1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无欲速,无见小利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D、若火之始然
-
1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号”是皇帝死后,朝廷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号,如汉高祖、唐太宗、元世祖等。 B、“年号”是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如“贞观”就是李世民的年号。“洪武”就是朱元璋的年号。 C、新皇帝即后,一般都要纪年的年号,称为“建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不可以改元。 D、“尊号”即“徽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
-
14、下列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伶官”是指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B、“庄宗”是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C、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诸侯祭祀用太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少牢。 D、“季父”是指最小的叔叔。古代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次序“季”表示排行最后的。
-
1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来看,加点的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函梁君臣之首 C、仓皇东出 D、负而前驱
-
1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 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D、洎牧以谗诛
-
17、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B、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C、皆自于人欤 祸患常积于忽微 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18、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索) 原(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而皆背(背叛)晋以归梁 抑本(推究)其成败之迹 C、盛(装着)以锦囊 乱者四应,仓皇东(向东)出 D、函(匣子)梁君臣之首 凯旋而纳(收藏)之
-
20、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用兵,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少牢:用猪、羊各一祭祀叫少牢,如猪、羊、牛三牲俱全则叫太牢) B、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古代的长度单位,这里指微小的事情;而《阿房宫赋》中“奈何取之尽锱铢”中的锱铢,则是古代重量单位,句中极言细微) C、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属偏义复词,侧重在“衰”,指国家衰亡) 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誓天:意为向天发誓,誓是为动用法,与“泣之三日”中的“泣”用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