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抗美援朝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
1、历史上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统治最终确立(即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1640年新议会召开 B、1649年共和国建立 C、1688年光荣革命胜利 D、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
-
2、物理科代表巧用电路图表示17世纪后期某国家最高权力的转移(见下图:打开S1,闭合S、S2,L灯亮)。此国曾经颁布了(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
3、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图中的航线由麦哲伦舰队首先开辟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
4、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等国处于转型时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是( )A、雇佣关系的形成 B、社会分工的扩大 C、手工工场的出现 D、租地农场的出现
-
5、【秦朝的兴亡】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意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重,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材料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次政治改革,请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及其对秦国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写出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秦朝为了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体现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
6、【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材料一 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金属)以铸锄……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春秋时期青铜牛形牺尊
材料二 老子的名片:
人物:老子
身份:道家学派创始人
政治主张: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材料三 李冰等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在充分认识岷江水流、泥沙、水文等规律之后,通过无坝式引水枢纽工程的自动调控,调动水流、引导泥沙,使自然规律为我所用。该工程“惠施于当时,泽被于后世”,开创了我国科学治水的先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方面的变化,并说明这些变化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中的示例,请你从孔子与韩非子中任选一位,为其制作人物名片。人物:
身份:
政治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都江堰所体现的中国智慧。 -
7、【早期国家到奴隶王朝】
材料一
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礼器。
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多处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陶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
材料二 大禹建夏属第一,华夏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A(制属度名)。夏桀本是亡国君,商汤灭夏建商朝。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B(地名),纣死商亡西周立。
材料三 西周这种开国实行大规模的层层分封制度,不是一般的政策,实际上是在奴隶制的社会背景下的一种国家政体,可称为“国王大统诸侯分治制”,简称“分封制”。这种分封制政体,能够使一个力量弱小的国王得以通过“分而治之”的方式去统治一个疆土辽阔的大国,这是中国政治史的一个创举……但分封制最终导致了“王室衰微”,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摘编自李绍连《试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前因后果》
(1)、说出材料一中两处遗址考古发现的共同点。(2)、阅读材料二,将歌谣A、B处补充完整。(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作者认为分封制会导致“王室衰微”,不利于国家的统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
8、【华夏溯源】
材料一 七年级某班学生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①北京人长相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
②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猎、砍砸鹿等猎物。
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请你为他的描述在有关“北京人”的化石与遗存物(见图1~5,北京人遗址出土)中寻找证据。
材料二
材料三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材料一中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1和(填写图号)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图4和(填写图号)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填写图号)(2)、根据材料二,写出材料二中两幅图分别出自我国哪一原始农耕遗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这两处遗址居民房屋的建筑样式。(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 -
9、考古研究发现,三星堆文化亡泛吸收了来自黄河流域夏商文明的青铜铸造技术等,同时吸收了来自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玉锥形器,来自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的观念、制度、技术和具体器物等。这说明( )A、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大江大河流域文明发达 D、中华文化领先世界
-
10、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该刑罚说明秦朝( )A、禁止盗窃 B、刑法严苛 C、人口众多 D、经济发达
-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有教无类” D、“温故而知新”
-
1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得益于( )A、商鞅变法的实施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犁牛耕的推广 D、秦朝统一的完成
-
13、观察下面诸侯国数量变化图,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在分裂中孕育着( )A、变革的趋势 B、统一的趋势 C、争霸的趋势 D、创新的趋势
-
14、在大汶口晚期墓葬中,明显地分成大墓和小墓群。大墓中,死者往往随葬大批财物,有的随葬陶器多达120多件,甚至有镂花象牙筒、鳄鱼鳞板、玉铲、龟甲等珍奇物品。而其他许多小墓只有才容得下尸体的小坑,除一具白骨外别无他物。这表明当时(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国家开始建立 C、原始社会已经解体 D、出现贫富分化
-
15、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以下古人类最早可以享受粟饭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
16、司马贞《三皇本纪》中记载,“(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这句话表明原始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体现在(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家畜饲养的出现 C、氏族聚落的出现 D、磨制石器的发展
-
17、湖北大冶是中国赤铁矿的著名产地之一。距今一万五千年,原始人利用赤铁矿作为天然染料,为贝壳、石珠等饰品和兽皮染色。据此可知,原始人( )
赤铁矿
A、开始定居生活 B、具有审美意识 C、出现阶级分化 D、从事渔业生产 -
18、历史王老师带领学生复习时,梳理了如下标题,据此判断王老师带领学生复习的主题是( )
标题
1.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3.中华文明的起源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与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19、历史可能被掩盖,但绝不会消失。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古希腊城邦史》
材料二 下面是17—18世纪英国殖民扩张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600年
英国女王特许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英国与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
1607—1733年
英国在北美大西详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654—1674年
英国发动数次对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打击。
1756—1763年
英法七年战争,法国战败,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
1757—1765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孟加拉国库中夺走数百万英的财富
材料三 “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金融学专家曾提出这一命题,并指出,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的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对此,陈志武教授坚决予以否定并提出“发展在先,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的新观点。
——摘编自王晓荣《浅谈教学立意与历史教学—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课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为什么要进行海外殖民活动?(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3)、根据材料三,任选一种你支持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
20、11世纪后,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材料一 货币地租的发展、自营地的出租、土地市场的活跃、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等都促使租地农场形成的重要因素……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以及为市场而生产,是租地农场突出的经营特征,也是人们特别强调的有别于家庭农场的特征。
——摘编自黄春高《14—16世纪英国租地农场的历史考察》
【思想文化在变化】
材料二 意大利这一时期的艺术如果只有一个特点的话,那就是抓住男人和女人人性的心理力量,这是自古典时代以来无与伦比的。从多那太罗到达·芬奇再到提香这么一长串伟大艺术家留下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如此生动的证据。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多费唇舌呢?他们所表现的就是一幅人的形象,虽然形态各异,但是却用视觉形式传达了人文主义者对人的尊严的信念。
——摘编自[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租地农场形成的因素及其经营特征。(2)、以达·芬奇为例,列举他的一个可以作为“如此生动的证据”的作品,并简析该作品是怎样传达“对人的尊严的信念”的。(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生产经营方式和思想文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