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抗美援朝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
1、国歌是民族精神的标志和国家尊严的象征,也是塑造公民国家认同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歌
歌词节选
主要历程
《马赛曲》
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一天等着你!你看暴君正对着我们举起染满鲜血的旗……自由,亲爱的自由,请你和你的保卫者同战斗!和你的保卫者同战斗!但愿在雄伟歌声中,旗开得胜建奇功……
1792年诞生,1795年法国督政府宣布此曲为国歌,
1804年拿破仑下令取消《马赛曲》国歌地位,
1879年,《马赛曲》重新被确立为法国国歌
《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指共产主义)就一定要实现!
创作于1871年,
1922—1944年被定为苏联的国歌,
1931—1937年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创作于1935年,
1949年9月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1982年被正式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材料二 研究发现,以下词汇在很多国歌歌词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祖国 土地 保卫 民族 团结 勇敢 英雄 祖先 家乡 自由 和平 正义
材料三 政治精英会在不同时期和场合利用国歌音乐符号的设计来强化政治认同。国歌本身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对个体产生影响.
国歌在各种场合的使用比例
场合
升旗仪式
大型体育赛事
校园集会
国家重要活动
校园运动会
使用比例
29%
21%
11%
9%
8%
场合
纪念日
国家重要会议
入党宣誓仪式
影视节目
其它
使用比例
8%
5%
4%
4%
1%
——摘编自王海洲、潘雯菲《国歌认知与国家认同构建的实验政治心理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马赛曲》和《国际歌》中任选一首,分析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时代意义。(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现频率较高的国歌歌词所描写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根据材料三,指出利用国歌强化政治认同的主要渠道。 -
2、通过观察下图可知,1850年前后,英国煤炭产量迅速增长。这一时期,英国煤炭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三角贸易的推动 B、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C、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全球新航路的开辟
-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美国的创新突出表现在,它建立了( )A、护国主政治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农奴制政体
-
4、“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权力从一个人手里转到一群人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英国此次“转型”的标志是( )A、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克伦威尔建立共和国 D、查理一世被处死
-
5、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早期殖民扩张带来的种族灭绝灾难 B、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环境急剧恶化 C、西班牙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三角贸易导致美洲人口的急剧减少
-
6、1503年,达·芬奇开始创作肖像画《蒙娜丽莎》,他从提高人的地位出发,直接表现世俗人物,为艺术创作打开了广阔领域。其体现的主流思潮是( )A、理性主义 B、神权至上 C、现实主义 D、人文主义
-
7、《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它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上《一千零一夜》是由阿拉伯及其附近地区的各国人民集体创作而成,记录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希腊、埃及、波斯、两河流域。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A、加速了西亚文明衰落 B、继承并发展了世界文明 C、沟通了东西方的贸易 D、科技成就遥遥领先世界
-
8、9世纪的西欧社会建立了一套特定的仪式,其誓词强调“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我的一举一动必将以他(主人)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反映的是( )A、庄园经济发展 B、封君封臣制度 C、王权得到加强 D、城市自治制度
-
9、罗马大道的特色之一在于道路穿过城市中央,而不考虑环绕城市的环线,这样不仅便于军队调动,而且方便城市居民使用。这说明罗马帝国( )A、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 B、各地区经济联系密切 C、以扩张推动交通发展 D、交通系统服务于统治
-
10、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上记载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从而使铁农具得以广泛使用。
——《管子》
材料二:张骞出使西域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摘自万翰等编著《世界五千年》
材料三:(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战乱)之警(警报),区域之内,晏如(平静安宁)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卷五十四
(1)、根据材料一,简述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的意义。(2)、材料二中所说的“商贸大道”后来被称作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条通道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分析,“无风尘之警”与“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有何关系?(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11、古代国家治理的智慧对当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秦国曾普遍在边境上设置郡县来防范犬戎。秦统一后,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导致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材料三:汉武帝是两汉时期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旧史往往将他与秦始皇并举,称为“秦皇汉武”。
材料四: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1)、材料一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实行郡县制的积极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说一说“秦皇汉武”在经济方面分别采取的相似措施。(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内容,说一说秦汉两朝在思想控制的具体措施上有何差异? -
12、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
13、“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14、人们常常以“华佗再世”称有杰出医术的医生。华佗,字元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他的医学创造有( )
①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②创编出“五禽戏”③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④发明“麻沸散”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
15、西汉文帝、景帝、东汉光武帝等调整统治政策,使国家走向兴盛,出现了盛世局面。导致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 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
16、阅读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对比统计图表内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是( )A、汉初实行分封制后人口增长迅速 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
17、《陈涉世家》记载“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秦的残暴统治 B、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C、修建骊山陵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18、中国文明社会经过长期的沉积和发酵,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造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其中“思想大爆炸”体现出这一时期( )A、兼并战争不断 B、制度变革深刻 C、经济发展迅速 D、思想学术繁荣
-
19、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器铸造,那么精神文明的表征是( )A、造纸术的发明 B、磨制石器的推广 C、甲骨文的应用 D、铁制农具的使用
-
20、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李同学复习夏、商、周三代历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从①处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