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3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乙和丁质量比为3:2
  • 2、电动汽车在家用汽车中逐渐盛行,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的反应之一:2X+Na2CO3═Li2CO3↓+2NaCl,则X的化学式为
    A、ClLi B、Li2Cl C、LiCl D、Li2Cl2
  • 3、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2中m的值为34 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C、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 D、硒离子的离子符号为Se2+
  •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氢分子:2H B、1个碳酸根离子:CO32 C、氯化钙的化学式:CaCl D、硝酸铵中的阳离子:NH3+
  • 5、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 6、下列事实,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鲜花盛开时,能闻到其香味 B、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一滴水里含有 1.67×1021个水分子
  • 7、我国政府已启动“酱油补铁工程”,旨在改善我国人口铁营养缺乏状况和预防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A、铁元素 B、铁单质 C、四氧化三铁 D、铁原子
  • 8、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甲同学设计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集气瓶内红磷燃烧产生的现象为 ,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红磷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烧杯内的导管口有少量气泡冒出,吸入集气瓶内的水会(选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集气瓶容积的1/5
    (2)、乙同学设计出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白磷的着火点约为40℃),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然后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玻璃棒的作用为;(注:实验过程中导管始终浸没在水中)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容积是c.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集气瓶中的水的作用有很多,可以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也可以加速装置的冷却,还有的作用。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c=60mLa=10mL , 则b=mL , 得出结论,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

    (3)、丙同学利用图4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结合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请结合实验原理,写出引起DE段气体压强变化的操作是。图5中AB段压强增大,原因是
    (4)、丁同学查阅资料:食品中的除氧剂主要成分是铁粉,利用他生锈的原理可以除去食品包装袋中的氧气,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图的对比实验,利用红磷燃烧和铁粉锈蚀原理分别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图6,图7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8所示。说明红磷和铁粉测定方法更准确的是哪一种,并写出判断依据:。实验中需要将除氧剂平铺在集气瓶底部的原因是

    (5)、铜也能在氧气、水、二氧化碳同时存在的条件下,经过充分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Cu2OH2CO3 ,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u+O2+H2O+CO2=Cu2OH2CO3 , 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 9、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如图所示的3种:

    (1)、如图所示,某种制氧机以空气为原料,空气经过分子筛时,一定量的氮气被吸附,氧气通过,从而获得富氧空气。资料: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①图二中“”代表的分子是(用化学符号表示)。

    ②该制氧机制得的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含量较少,计算过程中忽略)

    (2)、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a、b仪器的名称:a、b

    ②实验室采用途径,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用F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时开始收集。当看到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外冒出时,集气瓶的水已经排完,在水面下盖好玻璃片,把集气瓶移出,(填“正”或“倒”)放在桌子上,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③实验室采用途径乙制取氧气,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完成该实验你所选用的制取装置的组合是(填字母),这种装置与“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制氧气”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3)、同学们发现在双氧水中加入淀粉也能够产生大量的气泡,于是猜想淀粉也能够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为了验证他的猜想他进行了以下探究:

    ①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的6%的过氧化氢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ag淀粉,B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两个试管中,A中无明显现象,B中木条复燃,反应停止后,再次向B中加入6%的过氧化氢溶液,又产生大量气泡,多次重复实验,目的是。反应停止后将试管中的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滤渣的质量为g,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②为了进步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了以下实验,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表:

    实验编号

    6%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I

    20mL

    淀粉0.5g

    a

    20mL

    二氧化锰0.5g

    b

    a<b , 可以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淀粉好,则待测数据是

    (4)、①如图1所示,100mL的集气瓶中装有体积分数为80%的水。当使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仍留有15%的水,则收集后集气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忽略水蒸气的影响,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以20%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已知实验室利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可制取氧气。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氯酸钾加热后会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用酒精灯外焰的温度一般约为500℃左右。实验室中氯酸钾的纯度大于99.5%。写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实验过程中试管口需要略(填向上或者向下)倾斜,原因是

  • 10、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1)、空气取水净水器,可收集空气中的水蒸气净化处理得到生活饮用水。其主要工作原理如图。

    ①取水过程,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是因为活性炭具有性。

    ②净化过程中RO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中细菌、病毒以及Mg2+(镁离子)和(填符号)等多种金属离子,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可用检验得到的水是否是软水。

    (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改进装置。

    ①注射器I中生成的气体的化学式为 , 反应前,注射器活塞均在0刻度处,反应一段时间后,若注射器I活塞移动至5mL刻度处,则理论上注射器Ⅱ活塞应移动至mL刻度处。

    ②电解水过程中,通常会在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原因是。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得时间如图:

    a.根据上图回答,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

    b.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3)、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气是一种理想制氢途径。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

    ①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光解水制氢气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能够节约电能

    B.光解水制氢气不需要催化剂,操作简便

    C.电解水电能通常来自化石燃料,所以与电解水相比不污染环境

    D.与电解水相比,光解水制氢气成本低。

    ②反应I的符号表达式为 , 该反应中能量的转化方式为

  • 11、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以下是几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填序号),C表示的微观粒子在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者失去)电子,E表示的微观粒子的符号为
    (2)、氚可用于核能发电,是一种特殊的氢原子,核内有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原子的是______。
    A、 B、 C、 D、
    (3)、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释放大量的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以上“一些粒子”一定包括(填微粒名称)。
    (4)、卢瑟福利用带正电的a粒子轰击金箔,下列模型最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______(填序号)。
    A、 B、 C、 D、
  • 12、苏州特产碧螺春驰名中外。为了了解茶叶的组成和作用,学习小组查得某茶叶样品的成分及含量如图1所示:

    (1)、碧螺春茶香四溢,从微观角度说明,闻到茶香的原因 , 茶漏可以将茶汁和茶叶分开,这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操作。
    (2)、茶叶中含有丰富的钾、镁、氟和硒,这里的“钾、镁、氟和硒”指的是(填“元素”,“单质”或者“原子”)。
    (3)、茶多酚具有强血管、降血脂的作用。某种茶多酚的化学式为C6H6O2 ,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4)、硒在土中以硒酸盐的形式存在,茶树通过根系吸收土中的硒元素,然后在茶叶中富集,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2所示,硒酸盐中含有硒酸根离子SeO42 , 一个硒酸根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
  • 13、工业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混合加热室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氧化室中控制空气的流速有利于反应物充分接触提高锰酸钾的产率 C、电解室中发生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K2MnO4通电KMnO4+KOH+H2 D、该流程中KOH可以循环利用
  • 14、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探究氧气的性质,将透明的敞口实验盒中间用隔板插入细沙分成两部分,将O2倒入倾倒室,然后一段时间后提起中间隔板,得到倾倒室内氧气浓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20% B、MN段曲线快速上升,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透明的实验盒内壁可能会出现水雾 D、125s150s内,氧气浓度几乎不再变化,说明蜡烛已经熄灭
  • 15、“全碳气凝胶”是将含有石墨烯(图甲)和碳纳米管(图乙)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在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后的产物。呈固态,内含有众多孔隙,充斥着空气,因而密度极小,柔韧性却十分出色,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气凝胶热传导性差,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此外,“全碳气凝胶”具有超强吸油能力。下列关于全碳气凝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碳纳米管、全碳气凝胶”物理性质差别较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全碳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全碳气凝胶能够用于制造宇航服 D、全碳气凝胶具有超强吸油能力是因为结构疏松多孔
  • 16、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食盐水和蒸馏水——玻璃棒蘸取蒸发 B、二氧化锰和氧化铜——观察颜色 C、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小木条 D、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 17、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有关比较不正确的是
    A、微粒间的空隙:氧气>液氧 B、空气中含量: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C、沸点:氧气>氮气 D、水蒸气含量:呼出气体>吸入空气
  • 18、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A、液氮、澄清石灰水 B、水银、冰水共存物 C、二氧化碳、氯化钠 D、氢气、海水
  • 19、我国的5G通信芯片主要由氮化镓材料制成。如图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属于金属元素 B、镓的化学性质和铝相似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镓原子的质子数是31
  • 2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绿色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