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下同)(2)、量水时选用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序号)。A、10mL B、20mL C、50mL D、100mL(3)、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量水时俯视读数 D、装瓶时溅出少量溶液(4)、取10g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需加水g。
-
2、氯气与氧气一样具有氧化性,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加压易液化。氯气通入水中时,与水作用可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1)、写出一条氯气的物理性质;(2)、写出一条氯气的化学性质有;(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把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填写出来
①氦气。
②2个碳酸根离子:;
③ 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Fe2+中数字的含义:。 -
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什么?(2)、图2表示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粒子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
②写出B和D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5、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恰当的化学符号填空。(1)、生活中最常见的溶剂;(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3)、标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4)、铝离子。
-
6、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实验法
用木炭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
推理法
Na的核外电子数是11,则Na+的核外电子数也是11
C
归纳法
氧气、氯化钠、铁都由原子构成
D
观察法
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
A、A B、B C、C D、D -
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空气组成
C、自来水净化模型
D、水蒸发的微观过程
-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
9、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极易溶于水 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大 C、在-183℃时变成无色液体 D、在-218℃时变成白色固体
-
10、“书香”含有糖醛(C5H4O2),测定糖醛的含量可以检测书籍年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醛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B、糖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糖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6 D、糖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5%
-
11、化学用语是以数字和符号组成的表达概念、物质结构、性质等的基本语言。以下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N2;②N2O4;③2NH3;④;⑤;⑥
A、①③既可以表示物质又可以表示分子个数 B、②表示一个N2O4中包含一个N2分子 C、④⑥都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D、④⑤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 -
12、
硬水加热时易产生水垢,很多工业用水需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小组同学利用1.5%的肥皂水比较水的硬度。
【查阅资料】①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②氯化钙()、氯化镁()都属于可溶性钙。镁的化合物
Ⅰ、探究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氯化钙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配制两种不同硬度的硬水。用蒸馏水和两种硬水完成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实验操作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混合溶液用量/滴
0
0
0
1
X
1
2
2
2
肥皂水用量/滴
5
10
20
5
10
20
5
10
20
产生泡沫量
少
多
很多
无
少
多
无
无
少
【解释与结论】
(1)对比②和⑧可知,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
(2)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⑤中x应为。
(3)第2组实验的目的是。
(4)由上述三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Ⅱ、比较不同水样的硬度
【进行实验】用四种水样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
实验操作
水样
肥皂水用量/滴
市售纯净水
2
煮沸后的自来水
6
自来水
9
湖水
14
【解释与结论】
(5)硬度最大的水样是 , 由表中数据可知,生活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6)继续实验,发现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来水的硬度,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写全操作、现象、结论)。
操作。
现象。
结论。
-
13、已知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小于一个氯化氢(HCl)分子的质量,且分子运动速率和其质量成反比。已知氨气和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又知氨气与氯化氢相遇发生如下化学反应:氨气+氯化氢→氯化铵(白色固体)。A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中充满氨气,当反应发生时会看到有大量白烟生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白烟现象,应怎样操作?。(2)、白烟首先产生在(填“A”或“B”)瓶,原因是。(3)、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一点):。(4)、若要在B瓶中产生喷泉现象,应怎样操作?。
-
14、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多是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如图1所示:(1)、图1中步骤D的作用是 , 最终得到的净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图2所示为过滤的操作实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②该操作还缺少一种仪器为 , 其作用是。
③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答一点)。
-
1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1)、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或指定的化学符号。
①3C;
②钙元素;
③地壳中含量第二高的元素是;
④2个钠离子。
(2)、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该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 不变的微粒是。
-
16、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真空保鲜”“控氧保鲜”等多种冰箱的高科技保鲜手段,均是通过人为控制。调节气体,抑制细胞呼吸,使之处于近休眠状态,从而能够较长时间的保存储物。
“真空保鲜”是利用真空泵抽掉部分空气,使保鲜库维持在0.8个大气压,营造低压密封环境。一方面,储物细胞的呼吸作用让保鲜库里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抑制氧化作用达到保鲜效果;
另一方面,负压使水蒸发带走大量热量,可使储物迅速降温保鲜。
“控氧保鲜”可利用膜法富氧技术,空气中各组分透过膜时的渗透速率不同,在压力差驱动下,使空气中氧气优先通过膜,留下氮气,食材保鲜时间可延长8倍左右。
(1)、冰箱内储物的呼吸(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反应。(2)、膜法富氧技术中氧气通过膜相当于水净化操作中的操作,氮气能使食材保鲜时间延长,主要是利用氮气。(3)、负压能迅速降温的原因是。(4)、生活中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方法还有(写出一种即可)。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T形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D、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不会变红
-
18、下列关于分子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原子间都有间隔 D、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
19、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每个乙分子中含有6个A原子
-
20、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如图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铝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质子数为27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D、铝原子容易得到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