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已知碳酸氢钙[Ca(HCO3)2]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在加热时会分解生成碳酸钙,反应原理为 Ca(HCO3)2CaCO:++HO+CO,碳酸钙在高温下会继续分解产生氧化钙和 CO2。如图是 32.4g 碳酸氢钙固体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1)、碳酸氢钙的物理性质有、(2)、加热至120℃时,碳酸氢钙分解结束,生成20g 碳酸钙;继续加热至C时,碳酸钙开始分解,通常控制在1050℃左右才完全分解。(3)、试计算最后生成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规范的计算步骤)?
-
2、氢氧燃料电池技术在航海、航空航天等方面发展迅速,图1是氢气的制取、储存、释放和应用的流程图。(1)、氢气被称为最理想的能源,其具有的优点是(写一点)(2)、固态储氢是通过合金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吸附储氢。图1用镁镍合金(MgNi)存储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3)、利用太阳光和催化剂可实现水的高效分解。图2为光解制氢的微观模型图,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过程中不变的粒子是(4)、常见的储氢方式还有气态储氢,将氢气压缩存储于高压罐中储存。请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气能被压缩的原因。
-
3、竹子(如图1)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中空”的竹子里主要含有三种气体: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平均密度大于空气。为研究该气体的成分,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定性分析
(1)、小明取适量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证明该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探究二】定量测定
小红欲粗略测定竹子里气体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
①收集一瓶竹子里的气体。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总体积为250mL的集气瓶收集一瓶竹子里的气体。方法如图2。按照图3装置连接好实验装置。
②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用酒精灯加热瓶外铜丝一段时间,发现白磷燃烧,同时螺旋状铜丝的颜色由亮红色变成黑色(成分为氧化铜)。
③白磷燃烧停止后撤离酒精灯,等到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有水倒吸入集气瓶内,倒吸入瓶内的水的体积约为 25mL。
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气体所占体积成正比。实验中忽略竹子里的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影响。
(2)、如上排水法收集好气体的集气瓶应(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3)、步骤②中,用酒精灯加热瓶外铜丝能引燃瓶内的白磷是利用了铜丝的性。(4)、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5)、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0,在竹子里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约为经过后面多次实验测定发现这次测定结果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
4、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即化学方程式为;若要获得较平稳的气流,应选择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组合是(填序号)。(2)、当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加入的液体试剂液面高度应该在(填“a”或“b”)处;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3)、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装置A可用于制取;其反应原理为
-
5、化工生产中常利用碳酸钙、碱石灰等作为吸收剂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实验测得燃煤(含S等)烟气中SO,的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ppm是一种浓度的表示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燃煤产生 SO,的化学方程式是为S+O2SO2 B、碱石灰的脱硫效果比碳酸钙好 C、延长时间至500s可使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效果更好 D、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三次实验中原煤的质量需相同同
-
6、如图是我们学过的四种制取氧气途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绿色化学的理念,途径①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 B、利用途径②制取氧气,氧气应在电源阳极收集 C、实验室利用途径①和③制取氧气所用装置相同 D、四种途径制取氧气都是分解反应
-
7、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有碳元素探究蜡烛中含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
8、甲醚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四种物质都由原子构成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数目均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3:27 D、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保持不变
-
9、香云纱是顺德特产,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绸面料,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特点。主要过程有:绸缎准备、薯莨液制备(薯莨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浸莨水、煮绸、过泥、晾晒、摊雾等。回答问题。(1)、薯莨液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儿茶素(化学式为CsH4Ox,相对分子质量为290)。下列有关儿茶素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式中x-6 B、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CO D、由15个碳元素、14个氢元素和6个氧元素组成(2)、下列对制作香云纱的过程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过程
解释
A
过泥”过程,河泥中铁离子会与儿茶素分子发生反应
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B
“晾晒”过程,水分蒸发
水分子间隔变大
C
“摊雾”过程,选择傍晚时分,温度较低,保持丝绸湿软度
温度较低时,水分子停止运动
D
“煮绸”过程,水沸腾使房间空气湿度变大
房间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A、A B、B C、C D、D -
10、茶叶中富含硒,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硒及其周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B、硫元素和硒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C、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 D、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
11、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1个二氧化硫分子:SO B、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金属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Na D、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2
-
1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读液体体积
C、振荡试管液体
D、检验装置气密性
-
13、认识并了解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对实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完成“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不需要注意( )A、
B、
C、
D、
-
14、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取一段镁条(实验前)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石棉网,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条观察到 , 燃烧结束后将所得的物质与石棉网一起再放回托盘天平上称最,发现质量减轻,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二:探究燃烧条件。现有如下实验事实:①不通氧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氧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需要接触氧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能证明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2)、实验三:实验现象为 , 灭火原理是(3)、上述三个实验均涉及化学反应,请写出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 -
15、CaCl2·2H2O(二水合氣化钙)可用于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工业上生产CaCl2·2H2O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2)、粉碎机和搅拌器的作用是。(3)、加入足量的物质X是(4)、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过滤器中蒸发得到CaCl2·2H2O,CaCl2·2H2O 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②(2)、写出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的发生装置是 , 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 , 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的体积,则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 -
1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获试液变蓝 C、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
18、近几年我国的火箭发射事业飞速发展,火的推进剂也在更新换代。高酸铵(NH+ClO4)是火箭推进剂之一,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产生巨大的冲力,其反应后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N2 B、O2 C、Cl2 D、CO2
-
19、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共有三种不同的分子 B、图示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没有单质参加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20、水杨酸(C7H6O3)是一种脂溶性的有机物,可用作消毒防腐剂和食品防腐剂。对水杨酸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它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它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