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陂霞葛地处乌山山麓,饮用水中含有微量的钙、硒,有健骨护肝、预防疾病的功效。其中“钙、硒”是指
    A、分子 B、元素 C、原子 D、离子
  •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量取一定量液体 B、洗刷试管 C、装入药品 D、放置洗过的试管
  • 3、建设美丽新农村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露天焚烧树叶、塑料袋 B、开发和利用太阳能 C、发展废旧电池回收技术 D、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 4、化学是实用的、富于创造性的中心学科。下面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研制芳纶复合材料的组成 B、研究耐高温合金材料的性质 C、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 D、研发计算机密码技术保护信息安全
  • 5、小强等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小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了如图装置中的A与D进行组装制取氧气,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一种实验用品,该实验用品的作用是。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采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3)、装置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装置B中仪器①和长颈漏斗比较,仪器①的优点是 , 用装置C收集氧气,检验集满的方法是 , 小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取容积250mL集气瓶收集,刚开始集气瓶内装有230mL的水,此方法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 6、

    小月同学上体育课摔伤,在体育室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发现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有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小月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水泥块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木条不复燃

    实验二

    在装有水泥块的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

    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讨论与反思:

    (2)小冰同学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觉得需要增加下列一个实验,探究
    (3)实验三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质量为2g;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水泥块的质量为
    (4)但老师指出:要证明小月的猜想,小冰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步骤 , 现象 , 结论
    (5)通过补充实验,证明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基本类型是
  • 7、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对蜡烛燃烧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探究。

    (1)、如图1,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层,火焰温度最高的是蜡烛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小明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2看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有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 由此证明蜡烛成分中一定含有元素。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 由此证明蜡烛成分中一定含有元素。
    (3)、如图3熄灭蜡烛时可以看到点燃白烟会看到白烟(填“能”或“不能”)被重新点燃,而且火焰会
  • 8、下图是硫粉的燃烧实验图示,根据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 放出 , 生成
    (2)、实验中观察到硫粉的颜色为: , 反应文字表达式
    (3)、集气瓶底装入少量的水的目的是
  • 9、下图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图示,根据实验事实回答以下问题。

    (1)、用砂纸把细铁丝打磨光亮,目的是 , 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的作用是 , 实验过程中用于夹持细铁丝的仪器名称是
    (2)、待火柴将要燃尽时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此时可以看到细铁丝燃烧的现象:
    (3)、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 写出细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基本类型是
  • 10、空气中的氧气摸不着、看不见,但可以利用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燃着的红磷伸入广口瓶中,可以看到等装置完全冷却,打开弹簧夹看到广口瓶内液面。由此证明了
    (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若实验中测得的实验结果偏小可能原因:
    (4)、用图B代替图A的优点是:
    (5)、图A广口瓶中要预先放少量的水,其作用是:
  • 1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根据下面题意回答:
    (1)、倾倒液体试剂时,标签没有向手心可能造成的后果
    (2)、用过的胶头滴管未经清洗立即吸取其他试剂可能造成的后果
    (3)、把金属颗粒试剂直接加入竖直的试管中可能造成的后果
    (4)、熄灭酒精灯时,要提起灯帽再盖好的原因是
  • 12、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时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B、为防止药品被污染,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C、玻璃仪器都可用作反应容器 D、往试管里滴加液体试剂是,一般不能把滴管伸入试管里
  •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2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试剂 B、用胶头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排气再吸液 C、向试管中加反应物时,一般先加液体,后加固体 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为避免浪费,应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内后点燃酒精灯
  • 14、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
    A、上班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B、纸张双面使用 C、用太阳能烧水 D、就地焚烧秸秆用于肥田
  • 15、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先将量筒放平,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5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6mL。则该同学实际取出液体体积为
    A、19mL B、大于19mL C、小于19mL D、无法判断
  • 1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 B、茶水 C、纯净的空气 D、自然界无污染的水
  • 17、下列物质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氮气用于生产氮肥 B、氦气用于飞艇 C、氧气供给呼吸 D、稀有气体做保护气
  • 18、下列物质表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 B、常温下酒精易挥发 C、常温下金属汞(俗称水银)是液态 D、液态氧是淡蓝色
  • 19、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上生产大量氧气 B、铜丝弯曲 C、粮食酿酒 D、水的沸腾
  • 2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用粉笔写字 C、天然气燃烧 D、人体的衰老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