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上述反应的化学表达式可表示为分解反应
-
2、某同学称量食盐时在左盘放20克的砝码,再移动0.6克的游码,天平平衡,则此时他称得的实际质量。A、20.6 B、19.6 C、19.4 D、13.6
-
3、下列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的是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
4、二氧化硫是由A、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
5、阅读下文: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是用块状硫化亚铁和液体状稀硫酸反应。以上叙述中属硫化氢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 B、有臭鸡蛋气味 C、比空气重 D、能燃烧
-
6、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闻到花香
主要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原子的体积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
7、某校907班沈妮同学收集的××药品说明书上这样写道:本品每片主要成分及含量为: Ca 40mg、P 31mg、K 7.5mg、Mg 100mg、Cl 7.5mg、Fe 27mg。这里的成分及含量是指 ( )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元素
-
8、
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催化剂的参与。
(1)化工生产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
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Ⅰ.A和B都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B中产生的气体是①。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B中又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滤渣质量为ag
②淀粉的和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拓展】
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表:
实验编号
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Ⅰ
20mL
淀粉0.5g
a
Ⅱ
20mL
二氧化锰0.5g
b
(4)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若a>b,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5)在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① , ②;过滤(填“能”“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然后________,以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高锰酸钾受热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
(4)小明用C装置收集氧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5)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6)以上两种方法中,__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7)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____。
A.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 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8)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通入,如果用F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气瓶应先放满水,然后水由________(填“a”或“b”)排出。
-
10、已知相对原子质量(N:14 O:16 H:1),硝酸铵的化学式是:NH4NO3。回答下列问题:(1)、硝酸铵由种元素组成;(2)、每个硝酸铵分子共有个原子;(3)、硝酸铵中氮氢氧的原子数比是;(4)、硝酸铵中氮氢氧的质量比是;(5)、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硝酸铵中氮的质量分数是。
-
1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或名称填空(1)、7个氮原子;3个钠离子;1个氢分子;4个二氧化碳分子。(2)、写名称:SO2;MgCl2;Na2CO3。(3)、写化学式:氧化钙;氢氧化铜;硝酸镁;碳酸亚铁;硫酸铵;氯化铝。
-
12、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1)、在化学反应中,铝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或“失”)电子变成(填“阴”或“阳”)离子,铝离子;(写符号)(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数关系密切;(3)、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数;(4)、在此周期中,从左到右呈现的变化规律是①②(5)、可预测原子序数为19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是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 与图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
13、已知氧化铜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A、
B、
C、
D、
-
14、下列措施单一操作净水程度最高的是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
15、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A、垃圾填海 B、油轮泄漏 C、海水晒盐 D、生活废水排入海洋
-
16、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情况下,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A、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B、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 C、水生植物繁殖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
17、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原子核外第一层有8个电子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中子 C、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
-
18、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桂花开了,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了 C、1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食物腐烂变质——分子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
19、下图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
20、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 B、臭氧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