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 B、Na+ C、O2 D、Mg
-
2、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能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R原子的核内中子数A、m+n+x B、m-n+x C、m+n-x D、m-n-x
-
3、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kg B、kg C、 D、
-
4、硒酸根SeO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A、+6 B、+4 C、-2 D、-4
-
5、下列化学式正确的是A、硫化钾K2SO4 B、氧化铁FeO C、氯化钡BaCl2 D、硫酸铝AlSO4
-
6、“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矽”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Se B、Si C、S D、Sn
-
7、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aCO3 , 是石灰石、大理石等的主要成分。它是地球上常见物质之一,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亦为某些动物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用途甚广。(1)、碳酸钙中钙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书写计算过程)
-
8、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
【知识回忆】
(1)如图1所示,烧杯A中装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在烧杯B中装有10mL浓氨水。一段时间后,烧杯A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可知浓氨水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猜想与假设】
关于酚酞变红,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从B烧杯中蒸发出水蒸气,部分水分子运动进入A烧杯,水使酚酞变红;
猜想二:从B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气分子运动进入A烧杯,氨气使酚酞变红;
猜想三:从B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气分子运动进入A烧杯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
【交流讨论】
(2)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
【进行实验】
(3)为了探究另外两种猜想,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一张滤纸浸入酚酞溶液中,1分钟后取出,悬挂在通风处晾干,用剪刀将其剪成两片
滤纸不变色
猜想(填序号)成立
在另一片滤纸上滴几滴蒸馏水,再放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滤纸变红色
【实验拓展】
(4)已知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且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大于氨气分子的质量。如图2,将装置平放在桌面上,同时用注射器分别向棉纱布上注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产生的白烟(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的氯化铵)在如图2所示位置,该现象说明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
(5)为了展示兴趣小组的工作成果。小组同学为大家表演小魔术“铁树开花”,具体实验如图3、图4所示。其中图3中的浓氨水温度较高,图4中的浓氨水温度较低,而其他条件均相同。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两个烧杯中细铁丝上的棉团都由白色变为红色,且。
-
9、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追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为。(2)、实验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选填字母序号)。(3)、使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4)、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
10、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来水厂对水消毒是处理饮用水的重要环节之一。日前,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推广使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二氧化氯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易与碱反应,遇热水生成次氯酸、氯气和氧气。由于二氧化氯的氧化性优于氯气,因此它的杀菌、漂白能力强于氯气,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时残留的气味。
(1)、二氧化氯遇热水生成次氯酸、氯气和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二氧化氯的中氯的化合价是:。(3)、结合本文,你对保存ClO2的建议是(答出一点即可) -
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锂和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中不同。(2)、上图中,易得到电子的原子是。(填元素符号)(3)、上图中,化学性质稳定的粒子有。(填序号)
-
12、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氧气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1)、氧气的化学式是。(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3)、火箭发射往往需要携带一定的液氧,这是利用了氧气化学性质中的性。
-
13、认真阅读下列材料:
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1)、燃放烟花时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同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燃放烟花时,可以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该气体是(填化学式)。(3)、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 -
14、物质的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方法
A
鉴别白酒和白醋
观察颜色
B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C
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过滤
D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
15、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 的是A、氯化铁 FeCl2 B、碳酸钙 CaCO3 C、氧化铝 Al2O3 D、氯化钠 NaCl
-
16、如图是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B、a、b两管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1:2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点燃氢气前不检验纯度,一定会发生爆炸
-
17、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涉及的HgO和O2都是氧化物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
1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空气中主要的气体污染物包括SO2、CO2、NO2 C、C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属于稀有气体 D、工业废气需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1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过滤
C、倾倒液体
D、量取液体
-
20、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发酵变成美酒 B、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C、塑胶雕刻变成印章 D、铁块高温熔化变成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