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单元检测(基础)
-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单元检测(培优)
- 【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力与空间探索 单元检测卷(培优)
- 【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力与空间探索 单元检测卷(基础)
- 浙教版(2025)九上科学第二单元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单元测试卷(提高)
- 浙教版(2025)九上科学第二单元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单元测试卷(基础)
- 浙教版(2025)九上科学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卷(提高)
- 浙教版(2025)九上科学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卷(基础)
- 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 单元检测卷(基础)
-
1、如图,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分别装入等高度的酒精、水和硫酸(液体均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液体的压力(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
2、自太空课堂开设以来,我们发现了很多地球实验和太空实验的差异性。如图所示是分别在太空中和地球上做的油和水混合后充分振荡,再静置充足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说明太空中水能溶解油,而地球上不行 B、地球上油滴上浮时,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C、太空失重环境下,浸在水中的油滴不受浮力作用 D、无论太空还是地球实验,瓶中油和水的质量始终不变
-
3、“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课期间,航天员桂海潮、朱杨柱在空间站进行了一场“乒乓球”大赛。在球拍的击打下,水球在空中来回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球悬停在空中时,与空间站保持相对静止 B、球拍将水球击出时,球拍对水球的力大于水球对球拍的力 C、水球被击打后沿反方向运动,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水球离开球拍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水球具有惯性
-
4、体育课有爬杆和爬绳两个项目。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杆和绳以不同的速度匀速向上爬,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因绳子粗糙 B、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因握杆的力大 C、爬杆爬绳速度不同,所以无法比较哪个摩擦力大 D、爬杆和爬绳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
5、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描述速度的方法相近的是(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
6、下列现象或事例不能用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A、
吸饮料 B、
飘出来的窗帘 C、
列车站台上的安全线 D、
化油器原理图
-
7、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D、乌鸦和老鹰的速度相同,它们相对静止
-
8、小明同学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测量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重力,得到如下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一块橡皮的重力为0.2N B、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C、一个梨的重力为2N D、一个鸡蛋的重力为10N
-
9、小乐家里有一个电吹风,该电吹风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吹风工作时可以吹出热风也可以吹出凉风。(1)、小乐将电吹风插头接入家庭电路中,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风扇与电热丝的连接方式是联。(2)、小乐在某次用该电吹风将头发吹干的全过程中,为了知道这次使用电吹风时总共消耗的电能,他把电吹风的实际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用图乙记录了下来。请你帮他算一算,他这次吹干头发的全过程电吹风总共消耗多少焦耳的电能?(3)、该电吹风使用几年后,发现其电热丝变细了,则电热丝的电阻值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0、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黄铜样品的组成,取五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 份
第4份
第5份
样品质量/g
40.0
40.0
40.0
40.0
40.0
稀硫酸质量/g
30.0
60.0
90.0
120.0
150.0
产生气体质量/g
0.3
m
0.9
n
1.0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表中m的数值为 , n的数值为。(2)、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列式计算)(3)、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11、如图所示为某餐厅的智能送餐机器人,使用机器人送餐能节省人力成本,提升配送效率。该机器人自身质量为35kg,某次送餐时,它水平托着质量为5kg的食物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72m,用时1min。已知机器人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总重力的0.1倍。(1)、在匀速运动过程中,送餐机器人对食物(选填“做了功”或“没有做功”)。(2)、此次送餐中,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大小为多少?(3)、此次送餐中,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
12、有一瓶气体,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脱氧剂(还原铁粉)能够吸收氧气和水蒸气。
【实验设计】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通入一定量氮气;③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
【实验结论】该气体由组成。
【实验反思】
(1)C装置的作用是。
(2)步骤②通入一定量氮气的目的是。
(3)E装置中氧化铜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某氯化钠废水中含有HCl、、 , 现要回收NaCl,得到纯净NaCl晶体,提纯的流程如下:(1)、加入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存在的(填写离子符号)。(2)、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写化学式)。(3)、写出“后续处理”的方法。
-
14、在“探究小灯泡电功率跟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小乐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电路。
项目
灯
灯
亮度
暗
亮
电压
0.6V
0.9V
(1)、在甲、乙实验中,灯泡、应选择规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来判断灯泡的功率大小的。(2)、利用图乙研究时,闭合开关,发现灯亮、灯不亮,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发生的故障是(3)、排除故障后,利用图乙电路继续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右表格,则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15、小乐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1)、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选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实验中通过观察来说明动能的大小:(2)、由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3)、丙图中,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6、如图所示,小乐同学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若干相同钩码、弹簧测力计(单位N)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请一起完成以下问题:(1)、在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接下来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若在A、B下方再增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填“左”或“右”)端将下沉;(3)、图丙是已经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在某处挂上适当的钩码后,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则所挂钩码的位置和重力分别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A、A处挂 3N B、A处挂 2N C、C处挂 3N D、C处挂 2N(4)、如图丁所示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杆秤,它是利用杠杆原理来制作的,称量时把货物挂在A点,手提着B或C点的提纽,调节D点秤砣的位置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对应秤杆上D点的读数就是货物的质量。在使用时,为了称量质量较大的货物,手应该提着(填“B”或“C”)点的提纽;若秤砣有磨损,则所测物体的质量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7、学习了物质推断专题内容后,科学研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步骤如下:
①往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并过滤,得到滤渣甲和滤液A;
②往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并过滤,得到沉淀乙和无色滤液B;
③将滤液A和B充分混合后,得到沉淀丙和滤液C;
④往滤液C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没有沉淀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沉淀乙的化学式为;
(2)滤液C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8、如图所示为某家用电子式电能表的表盘,表盘上标有 , 表示每消耗1kW·h电能,指示灯闪烁1600次。若将某用电器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正常工作30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20次,该用电器在上述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kW·h,它的实际电功率是W。
-
19、跳绳是初中体育中考的选考项目。如图所示描绘了小乐同学某次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按图像中的规律跳绳,小乐1min能完成的跳绳个数为个,若他质量为50kg,则他的体重为N。在此过程中,他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W。(g取10N/kg)
-
20、如图甲装置所示,探究“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该装置由圆底烧瓶、温度传感器、橡皮塞、橡皮管、打气筒等组成。向圆底烧瓶内注入适量酒精,使用打气筒向烧瓶内打气,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电脑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图像。(1)、结合乙图分析,描述打气筒打气5秒后出现的实验现象;(2)、你认为,图乙中AB段对应发生情况与热机中冲程相似;(3)、在用本装置进行实验时能否去掉瓶内的酒精,请判断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