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单元检测(培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26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模拟观察日食现象,如图乙所示为某次模拟实验中看到的日全食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球模拟的天体是地球 B、将小球向②方向移动,可以模拟日环食 C、模拟实验过程中让小球自西向东绕着大球转 D、图乙观察到的日全食正确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①④
  • 2. 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有:位于宇宙中心的太阳和其他恒星是固定不动的,地球和其他各颗行星都在不停地自转和以不同的周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太阳公转。现今经过科学观测和计算,“日心说”也有它的局限性,并非完全正确。以下“日心说”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   ③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   ④太阳系其他行星也自转和绕太阳公转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3.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如图甲);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乙中的现象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图甲、乙中“影”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D、要形成如图乙的现象,对窗隙大小没有要求
  • 4. 小丽和小雨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丽说:  “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雨说:我们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
    A、只有小丽的方案可行 B、只有小雨的方案可行 C、两个方案都可行 D、两个方案都不行
  • 5. 家在金华的小林同学感觉近段时间夜色降临得比冬至的时候稍微晚些了。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今天(1月16日)地球运行的大概位置是图中的(图中涂黑部分表示黑夜)  (    )之间。

    A、ab B、bc C、cd D、da
  • 6. 2024年4月3日,余姚人民突然感到强烈震感,实为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地震、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下列有关地形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岩石圈的各大板块处于静止状态 B、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肯定不会有地震发生 C、地壳的运动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不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D、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 7.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某同学根据如图的节气剪纸作品,作出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从春分日到冬至日的时间是一年 B、夏至日宁波正午杆影最长 C、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D、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 8. 地面某处发生一次爆炸,由于爆炸地点的上空有面积较大的浓云层,距离爆炸地点3千米处的某人先后听到两次爆炸声,时间相差6秒.则可以估算出云层下表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假设空气中的声速为1/3千米/秒)(   )
    A、1.5千米 B、2.0千米 C、2.5千米 D、3.0千米
  • 9. 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下列不能作为地壳变动证据的是
    A、断裂的岩层 B、弯曲的岩层 C、高山上海洋生物的化石 D、角峰和冰斗谷
  • 10. 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存在一个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两亿年前开始分裂并逐渐漂移形成现在的海陆布局,下列不能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证据的是
    A、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 B、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 C、南美洲和非洲的赤道附近均分布着热带雨林 D、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的岩层中均有发现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
  • 11. 如图所示为一个时间段内的某两天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两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B、这两天分别是农历初一和农历十五 C、地球位于图中两个位置的中间时,月相是新月 D、图中时间段的一个月是用阳历计时方法确定的
  • 12. 纯电动汽车因节能环保深受消费者喜爱,该汽车充电时能量的转化主要是( )
    A、化学能→机械能 B、化学能→电能 C、电能→化学能 D、电能→热能
  • 13. 右图是某地区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折线图,关于A处所表示的日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该地区是冬季 B、此时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C、此时该地区是夏季 D、此时该地区的气温全年最高
  • 14. 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障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A、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等待传棒运动员交接 B、传棒运动员停下后将接力棒交到接棒运动员手中 C、传、接棒运动员都奔跑,且保持相对静止 D、传、接棒运动员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
  • 15. 甲、乙两位同学从起跑线进行百米赛跑,其s-t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2s 甲同学做加速运动 B、6s时刻两位同学的速度恰好相等 C、甲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其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D、2 10s 内二者相遇了一次

二、填空题

  • 16. 图a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图b为宁波的小宁记录的“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教室的光照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b中①②③表示的太阳光线照进教室的范围,判断符合图a中丙处这一天宁波教室内正午光照情况的是 (填数字序号),宁波的昼夜长短表现为  , 此后的一个月内宁波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2)、如图c中AN、BN属于两条相对的经线,N为北极,BC处于夜半球,C纬度是66.5°,图c中数据为纬度。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B、此时太阳直射23.5°S C、此时 D、A和B地方时相同
  • 17. 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填“>”“=”或“<”) 乙车的速度, 甲车的速度为m/s;当t=40s时,甲、乙两车相距m。

  • 18.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萨地块,见右图甲。

    (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日喀则位于亚欧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是一个板块活动非常剧烈的地区。
    (2)、图乙所示为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然后将书本向中间移动;图丙所示为朝不同的方向用力拉板,直至纸撕裂。其中,模拟青藏高原成因的是图
    (3)、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在全国形成分钟级速报能力,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引起的震动现象 B、地震预测技术可以捕捉信号,提前几分钟进行预警来减少伤亡和损失 C、地震绝大部分是极其轻微的,每年造成极大破坏的地震很少 D、地震时若身处高楼,来不及逃离,可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下
  • 19. 甲、乙两辆车在平直的路面上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1)、 甲车的速度是m/s;
    (2)、 AB段乙车行驶的路程是m。
    (3)、若甲乙两车同时向西行驶过程,则在前10秒行驶过程中,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填“东”或“西”)。
  • 20.  日食是日、地、月的相对运动形成的一种天文现象。

    (1)、图甲是探索模拟日食的过程。图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 , 当小球在同一水平高度从A位置移动到 B位置的过程中就可观察到模拟“日食”现象。
    (2)、图乙是某次日全食发生时拍摄的三张照片,按发生过程先后,正确顺序是(写编号)。
  • 21. 演示地球自转时,可以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如图)。

    (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选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3)、A地正处于(选填“清晨”、  “中午”、  “黄昏”或“深夜”)。
  • 22.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米的两地,甲、乙两物体沿直线分别从P、Q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甲的速度为1米/秒,则甲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图像为图中的线。若8秒时甲乙相遇,则乙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图像在图中的区域。

三、实验与探究题

  • 23. 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某科学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1)、同学们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探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白糖,不搅拌。等白糖溶解完后,打开激光器,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光线。说明水槽中的溶液是的(填“均匀”或“不均匀”)。
    (2)、图乙是同学们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能看到烛焰在半透明的塑料膜上成的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3)、最后他们又想探究路灯下人影长度的影响因素,用如图丙所示高度可调的台灯模拟“路灯”、用竖立起来的铅笔模拟“人” (铅笔顶端始终低于灯泡的高度)进行实验。

    光源高度 H/cm

    20

    30

    40

    50.

    60

    影长L/ cm

    30

    15

    10

    7.5

    6

    表中为实验所测数据,根据数据可得结论:

  • 24. 某兴趣小组开展“影响纸锥下落速度因素”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①制作一个纸锥:取一个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然后将纸片剪口粘贴成纸锥(如图甲);

    ②从一定高度自由释放纸锥,同时开始计时,当纸锥落到地面时,结束计时。重复三次操作,数据记录表:

    实验次数

    下落路程/m

    所用时间/s

    下落速度/(m/s)

    第1次

    2

    1.55

    1.29

    第2次

    2

    1.58

    1.27

    第3次

    2

    1.55

    1.29

    ③另取一个大小相同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更大的扇形,按同样方法粘贴制成纸锥(右图乙),重复步骤②的操作。

    (1)、步骤②中,该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2)、该实验研究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是
    (3)、实验中有同学认为,方案设计中没有控制两个纸锥的质量相同,原因是
  • 25. 某班级工程实践小组的同学制作日地月三球运动演示模型。

    (1)确定标准。下列因素中,确定标准时不需要考虑的有

    A.天体运动周期的比例          B.天体间距离的比例

    C.模型材料的颜色             D.模型的大小

    (2)设计方案。

    图甲是常见的摩擦型带传动方式,若在传动轮定位轴上安装大小不同的球代表太阳、地球及月球,模拟日地月的相对运动。

    ①大轮和小轮的周长之比应为

    ②图甲大轮定位轴上安装的球模拟太阳,小轮定位轴上安装的球模拟地球。

    (3)实施方案。

    (4)检验作品。

    ①演示绕日公转:如图乙所示,转动手柄,自上往下观察时,使球B绕球A以(选填“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转动。

    ②演示日食:小球C运动至(选填“a”“b”“c”或“d”)位置来模拟日食。

    (5)改进完善。

    (6)发布成果。

  • 26. 如图为演示地球自转示意图。请根据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小明(左二)(填“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缓缓拨动地球仪,他发现观察的位置不同,地球仪旋转方向有所不同,如果从南极上空看,呈
    (2)、观察地球仪上的 A、B两地,同学们发现:随着地球自转,A地渐渐由白天进入黑夜,B地由黑夜进入白天,这演示了地球自转产生了现象。
    (3)、A地位于B地的 , 随着地球的自转,可以发现A点比B地的时间(填“早”或“晚”),说明两地存在时差。
  • 27. 图甲是小科测绘得到的宁波某学校旗杆影子长度 (分别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测量)。

    (1)、A图是在测绘的 (填“夏至日”或“冬至日”)。
    (2)、为保证后排房屋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最小楼间距 (图乙)。按这一理论设计,中纬度地区的最小楼间距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高纬度地区的最小楼间距。
    (3)、下列四幅图中,可能是小科在早上10点到下午2点间测绘得到的旗杆杆顶影子轨迹的是

四、综合题

  • 28. 20飞机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制造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空载质量

    最大飞行速度

    最大作战半径

    最大飞行高度

    17吨

    2.8马赫(952米/秒)

    2200千米

    18500米

    (1)、计算歼20以最大飞行速度飞行5分钟运动的路程。
    (2)、“作战半径”是指战机携带正常作战载荷,在不进行空中加油,自机场起飞,沿指定航线飞行,执行完任务后,返回原机场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歼20以500米/秒的速度完成一次目标恰好在最大作战半径处的任务,至少需要多少时间(忽略起飞、降落及转向所需的时间)?
    (3)、激光雷达系统可以测定飞机的距离、速度和方位等。激光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时,在监视屏上会分别出现一个尖形波(屏上相邻度刻线间时间间隔相同)。某激光雷达跟踪一个匀速飞行的飞机时,某时刻在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甲所示,几秒后同一目标在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形可知目标飞机的运动情况是(选填“靠近雷达”、“远离雷达”或“距离不变”)。
  • 29. 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科学假说。关于地球构造主要有以下三种假说: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1)、20世纪初,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现象,提出“大陆漂移学说”,以下证据支持这一假说的有____。
    A、台湾海峡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 B、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C、舌羊齿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的岩层中被发现
    (2)、“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不断从大洋中脊涌出,推开洋壳两边的岩石,为“大陆漂移学说”的动力来源提供了证据支持。请根据“海底扩张学说”将图甲中A、B、C三处岛屿按照形成时间从早到晚排序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2024年4月3日7时58分,在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81度,东经121.74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台湾地震多发的原因
    (4)、我国已具备在“地震波”到达之前通过手机提示发出地震预警信息的能力。小明收到的预警信息如图乙,你认为小明可采取以下哪些措施进行避险?____。
    A、站着不动 B、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C、使用电梯或者汽车逃命 D、来不及撤离时,躲在坚固的课桌下等空间小的地方,就地避震
  • 30. 2024年10月1日晚,1500架无人机灯光表演秀在金沙湖公园上空上演。为观看表演,小塘从家中(O点)出发到金沙湖(B点),路上采用了骑共享单车和步行两种方式,假设两种方式都匀速。他从家里出发到达金沙湖的路程和时间情况如图所示。(并且不考虑转换行进方式时所耽误的时间)

    (1)、试通过计算说明OA段和AB段哪一段是步行的?
    (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日常生活中,小塘配载智能手环可以测得配速,也可来判断步行的快慢。配速=时间/路程;请帮他计算一下此次行程平均配速是多少s/km?
  • 31. 小明采用木板、泡沫球甲和乙、内置光源的球丙、木制齿轮等材料制作了三球仪模型(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齿轮C和球丙固定不动,转动手柄时,在齿轮A和齿轮B的作用下,使球乙绕球丙运转,同时球乙也会自转,球甲会绕球乙运转。

    (1)、除天体运动周期的比例外,该模型还需考虑的因素(例举一点)。
    (2)、图中甲、乙、丙三个球,用来模拟地球的是
    (3)、该模型可以模拟说明的天文现象有
    A.地球公转  B.月球公转C.地球自转D.月球自转E.月食
    (4)、为了实现球乙绕球丙转1周的同时,球甲绕球乙转12周,则设计的齿轮A、B、C的齿数比例可以为
  • 32. 2024年台州马拉松于12月1日早上8:00在黄岩区人民政府鸣枪开跑。
    (1)、12月1日开跑当天地球最接近图中位置,当天黄岩昼夜长短情况是(选填“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
    (2)、如图是参赛选手小黄参加甜蜜跑比赛的部分配速信息,图中的“配速”是指选手每跑1千米所用的时间。

    ①在比赛过程中,以小黄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的。

    ②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小黄跑得最快的路段是CD,请说明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