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单元检测(基础)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26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枯叶飘落 D、骏马奔腾
  • 2. 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常会成为进一步科学研究的契机。在新的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的假说不断地被解释支持或纠正,并形成新的科学假说。 “海底扩张说”的建立,所依据的事实是(   )
    A、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的亲缘关系 B、海底山脉岩石的年龄离大洋中脊越远越老 C、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陆海岸线的吻合性 D、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 3. 浙江省某中学的同学感觉近段时间的白天一天比一天更长了,那么这段时间地球运行的位置变化是图中的(图中涂黑部分表示黑夜)(    )。
    A、a→b→c B、b→c→d C、c→d→a D、d→a→b
  • 4. 从“天宫”空间站可以观测到地球在转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表面布满纵横交错的经纬网 C、以“天宫”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D、以地球为参照物,  “天宫”做匀速直线运动
  • 5.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乙全程没有相遇 B、甲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 0~10s, 甲比乙运动得慢 D、在 10~20s,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 6. 下列关于科学家作出的贡献叙述正确的是
    A、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B、祖冲之发明了地动仪,实现了地震的准确预报 C、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观测依据 D、达尔文自制了第一台显微镜,并用该显微镜观察到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 7. 小明在上学的路上,先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2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平均速度为( )
    A、v=v1+v22 B、v=2v1v2v1+v2 C、v=v1+v22v1v2 D、v=v1v2v1+v2
  • 8.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翟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 B、木板上的小孔必须是圆形的 C、物体离小孔越远,墙壁上的像越大 D、该现象与“针孔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 9. 自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下列信息,不属于地壳变动的是(   )
    A、悬崖上弯曲的岩层 B、新疆北部的风蚀城堡 C、悬崖上断裂的岩层 D、青藏高原上海洋生物化石
  • 10. 在一间暗室里,小科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按如图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该实验演示的现象有(    )

    ①昼夜更替              ②四季变化

    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两地之间的时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1. 一般情况下,河水越靠近河的中央,水速越大;越靠近河岸,水速越小,如图所示。假设水速与离河岸的距离成正比,一艘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方向 (船相对水的速度不变),从河岸A点向对岸驶去并到达对岸下游处的B点。则在下列示意团中,能合理描述其行进路径的是( )

    A、 B、 C、 D、
  • 12. 太阳、地球和月球在某两天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则(    )

    A、月球在A位置时的月相是满月 B、月球在B位置时的月相是下弦月 C、月球在A位置时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D、月球在B位置时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 13. 有些节日是按照农历来确定的,所以每年这些节日前后的月相基本相似。下列节日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重阳节 B、清明节 C、中秋节 D、春节
  • 14.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年变化曲线图,图中甲为春分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25年小寒节气在1月5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丙丁段 B、当太阳直射点在①处时,宁波市的节气是冬至 C、太阳直射点由①向②移动时,宁波市昼变短、夜变长 D、引起太阳直射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 15.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该被测汽车的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    )

    A、28.33m/s B、13.60m/s C、14.78 m/s D、14.17m/s

二、填空题

  • 16. 2024年4月3日07时58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宁波多地有震感。
    (1)、如图甲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地震当天地球运动到位置(填序号)。
    (2)、台湾地震多发是因为其位于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3)、学校安全教育使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面对灾害与意外,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
    A、台风来临,在广告牌下躲雨 B、发生地震时,高层住户应乘电梯尽快撤离 C、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序逃离
  • 17. 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兼顾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如图甲为飞檐景观,图乙反映飞檐的光照原理。
    (1)、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  “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____。
    A、扩大夏季遮阳面积 B、缩小夏季遮阳面积 C、扩大冬季采光面积 D、缩小冬季采光面积
    (2)、对于飞檐在不同地区考虑室内采光取暖的不同设计,若屋顶高度不变,浙江的飞檐设计与北京飞檐相比,可以采取的调整方案是
  • 18. 如甲图为某地某时刻日食初亏时的照片,据图推断:
    (1)、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最接近乙图中的

    A、 B、 C、 D、
    (2)、拍摄者拍此照片时,其左侧为____方。
    A、 B、 C、西 D、
  • 19.  地球构造理论经历了著名的“三级跳”,历程如下:

    (1)、地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上。
    (2)、海底扩张理论认为:大洋中部的地幔物质从地壳缝隙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古老的岩石向两边推开。“海底扩张学说”是(填“支持”或“不支持”)“大陆漂移说”的。
    (3)、下列事实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__。(填字母)
    A、浩瀚的大西洋还在不断增大 B、悬崖峭壁上有岩层断裂的痕迹 C、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 20.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3月21日,地球处于(填图中的字母)位置附近。
    (2)、地球处于 D位置时的节气是
    (3)、全球所有地区昼夜平分时,地球位于图中(填图中的字母)位置。
    (4)、下列节日到来时,地球公转位置与B点位置最接近的是()。(填字母)
    A、国庆节 B、儿童节 C、劳动节 D、春节
  • 21.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萨地块内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喀则位于地震带,该地震带是世界上容易发生地震的主要地震带之一。
    (2)、西藏日喀则地震频发,根据板块理论,其原因是
    (3)、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该预警网能在捕捉到地震的信号后,快速测定出震级、烈度、震源深度等相关数据,并借助电磁波传播速度比地震波更快的特性,赶在地震波到达前向各个终端发出预警信。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引起的震动现象 B、地震预测技术可以捕捉信号,提前几分钟进行预警来减少伤亡和损失 C、地震绝大部分是极其轻微的,每年造成极大破坏的地震很少 D、地震时若身处高楼,来不及逃离,可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下
  • 22.  物体A、B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如图甲、乙分别描述了物体A、B的运动情况。

    分析图像信息,回答问题:

    (1)、在0~2s时段, 物体(选填“A”“B”  或“A和B”)  做匀速直线运动。
    (2)、运动2s后, A 和B相距m。

三、实验与探究题

  • 23. 小安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

    ②用硬纸板做一个十字方向标。

    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光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经线、纬线一致。

    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并记录。

    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2)、假如小安站在方向标的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图乙的 c位置时,小安看到的太阳方位是方。
    (3)、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图丙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填字母)。
  • 24.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纸筒和半透明纸制作“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探究针孔成像的特点。
    (1)、 “针孔成像”的原理是
    (2)、将细纸筒插入粗纸筒,保持蜡烛、细纸筒不动,顺时针转动粗纸筒,观察半透明纸上像的转动情况是(填“顺时针转动”、  “逆时针转动”或“不转动”)。
    (3)、小组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规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小孔形状

    孔径/ mm

    地面光斑形状

    小孔距地面 10cm

    小孔距地面 20cm

    小孔距地

    面 40cm

    小孔距地面80cm

    小孔距地面 120cm

    小孔距地面 200cm

    1

    O

    O

    O

    O

    O

    5

    O

    O

    O

    10

    O

    O

    ①当小孔离地面的距离足够远时,地面上的光斑是圆形的,这是的像。

    ②某小组用如图乙所示小孔进行实验,已知正方形小孔的边长分别是 1mm和5mm,将纸板正对着太阳,调节纸板离地面的距离,在地面上形成光斑。请画出一种可能观察到的光斑形状。

  • 25. 如图所示是一个三球仪模型,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太阳、月亮、地球的位置关系。

     

    (1)、 三球仪A、B、C中表示地球的是
    (2)、当A、B、C三者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恰好处于同一条直线时,会出现现象。
    (3)、小余同学在制作三球运动演示模型时选择皮带来实现三球联动,如图乙所示。如果要实现 1:12的传动比,图中的大小轮的直径要满足的关系是。如果在该模型中改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优点是
  • 26. 小滨和小江在学习了速度相关知识后,他们设计了如下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滨把两个等大的圆形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2)两个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小江想要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时间来判断纸锥下落的快慢,应使两个纸锥在如图(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

    (3)丁图是纸锥下落过程中,每间隔0.01秒拍摄的照片,则图中的纸锥在OA段做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你的理由是

  • 27. 日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为探究日食形成原因,小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模拟月球的M球从A处运动至B处的过程中,模拟太阳的N球会被遮挡。

    (1)、从实验中可判断:发生日食时,当天的月相为
    (2)、为使作品量规中的“比例大小”指标能达到“优秀”等级,小玉需要查阅的数据有(列举两项即可)。
    (3)、小柯演示模型后,老师指出该作品只演示了日全食,“模型演示”指标为“待改进”等级。为使“模型演示”评价指标至少能达到“合格”等级,请写出演示日环食的具体操作:

    日食成因模拟实验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比例大小

    能较好的模拟出日地月三者比例大小关系

    能模拟出日地月三者比例大小关系

    未能模拟出日地月三者比例大小关系

    日食过程

    能清晰的反映出日食起始于太阳西侧,结束于东侧

    能反映出日食部分过程

    未能模拟出日食过程

    模拟演示

    能模拟出3种不同类型的日食,如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

    能模拟出2种不同类型的日食,如日全食、日环食

    能模拟出1种不同类型的日食,如日全食

四、综合题

  • 2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是以地球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2)、图中A、B、C、D四地中, 位于晨线上的是
    (3)、图中,此时北半球处于季。
    (4)、下列选项中与“同一时刻四个地点所处白天、黑夜不同”成因一样的现象是____(填字母)。
    A、冬去春来,浙江的天气逐渐变暖 B、从冬至日至春分日,可观察到正午时分浙江的楼影长度变短 C、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D、在浙江的凌晨观看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
  • 29. 甬舟铁路是国家铁路网规划重大项目,西起宁波东站,东至舟山本岛,设计时速250公里。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铁路控制性工程,全长16.18公里,其中采用盾构法施工区段长11.21公里, “定海号”盾构机由东向西计划掘进6272米, “甬舟号”由西向东计划掘进4940米,是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请回答:
    (1)、甬舟铁路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即速度为250千米/小时,其意义为
    (2)、以设计时速运行,从宁波东站至舟山本岛耗时约0.3小时,试计算甬舟铁路的全长的距离。
    (3)、目前, “定海号”盾构机穿越的海堤实现了“零沉降”目标,正以日均16米(即16米/日)的的速度“穿海而行”。试计算,若以此速度掘进, “定海号”完成任务的天数。
  • 30.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处于浙江的小明同学画了一幅太阳系简图如图甲所示,请结合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1)、4月 22 日当天浙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填“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或“昼短夜长”)。
    (2)、根据图中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可能会出现(填“日食”或“月食”)。
    (3)、网络上流传一幅图,如图乙所示,八大行星的运行轨迹和图甲不同,它们一边跟着太阳前进,一边绕着太阳转动,形成了特殊的轨迹。老师解释这两幅图都是对的,只是因为不同。
  • 31.   港珠澳大桥(如图)全长55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海桥长22.9km,海底隧道长6700m,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船舶撞击。图乙是港珠澳大桥的限速牌。

    请根据以上信息,求:

    (1)、当汽车以最高限速 100km/h 行驶时,它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多少时间?
    (2)、若一辆通过海底隧道的小客车车长10m,车身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为223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是否超速?
    (3)、一车队以9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海底隧道,所用时间为280s,该车队的长度为多少米?
  • 32.  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运动,关于他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

    (1)、丙同学的运动状态是(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2)、由图示可判断同学运动最快,速度为m/s,合 km/h。
    (3)、开始运动时,甲、乙同学相距m,图中的A点表示;图(a)中6 s末,甲、乙同学相距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