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温度计的种类有很多,如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它们的用途各不相同。请你仔细观察下面各图,并完成下面各题。

    (1)、阳阳的妹妹感冒了,阳阳想自己帮妹妹测体温,应该选择温度计
    (2)、测完体温,阳阳想做“水沸腾”实验,他会选择温度计
    (3)、如果阳阳想进行测量气温实验(当地气温约20℃),那么应该选择温度计
    (4)、在以上这三种温度计中,水温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体温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
    (5)、如图是阳阳三次测量气温的结果,请帮他写一写,读一读。

    写作: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 2、测量气温的是 , 又叫寒暑表。气温计上有单位符号、刻度、液柱、玻璃泡等信息。气温计上的刻度,一般一大格表示10℃,一小格表示1℃。0℃以上,越往上数字越大。0℃以下,越往下数字越大。

  • 3、气温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奇思妙想”小组准备测量学校的气温,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测量时,气温计应放在照射不到且流通的地方。
    (2)、小组成员从8时开始,每隔两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并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气温柱状图。

    时间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气温

     2°C

     6°C

     8°C

     10°C

     7°C

    (3)、观察“一天的气温柱状图”我们发现,学校白天的最高气温是 , 出现在时左右;这一天的气温变化是:时至时气温是逐渐升高的,时至时气温是逐渐下降的。
  • 4、一天内,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5、小宁对“运动和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决定通过实验来探究学校附近交通设施的工作原理。
    (1)、学校门口安装的减速带是为了 ( )。
    A、增加道路美观 B、降低车辆速度以提高安全性 C、限制车辆通行
    (2)、当司机在紧急情况下踩下刹车时,车轮从滚动状态变为滑动状态,这时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会( )。
    A、减小 B、保持不变 C、增大
    (3)、小宁计划制作一个简易小车模型来模拟车辆通过减速装置的过程,他们应该按照以下什么步骤的顺序进行?( )
    A、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改进 B、评估改进、明确问题、实施方案、制订方案 C、明确问题、制订方案、评估改进、实施方案
    (4)、小宁在测试他设计的橡皮筋小车时发现小车行驶距离远超目标位置,合理的解决方案是(    )。
    A、减少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B、加重小车质量 C、增大轮胎
    (5)、如右图所示,小宁想研究在减速带的作用下,当撞击距离和小车动力不同时,制作的小车对撞击物体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每次小车从起点到塑料块的距离都相同 B、每次橡皮筋缠绕的圈数都不同 C、有减速带后塑料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更近
    (6)、在测量小车的行驶时间时,小宁的秒表按得慢了一些,这时应该( )。
    A、如实记录 B、重新测量 C、推测数据
    (7)、小宁在测试小车的时候,小车不慎从手中掉落在地上,这是由于( )的作用。
    A、重力 B、反冲力 C、拉力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小车的评估,不需要标准 B、设计和制作小车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C、小车不能实现相应的功能,表示小车是失败的作品,毫无价值
    (9)、小宁还设计了一辆“气球小车”,使小车向前运动的力是( )。
    A、人的推力 B、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 C、气球里喷出气体的反冲力
  • 6、下面跟随小宁的步伐,一起探索呼吸的奥秘吧!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入人体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A、呼吸前后氮气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B、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都是二氧化碳 C、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
    (2)、为了研究人体的呼吸,小宁自制了一个模型(如右图),在这个模型中,气球模拟的是人体呼吸系统中的( )。

    A、气管 B、 C、膈肌
    (3)、下列膳食搭配原则不正确的是 ( )。
    A、荤素搭配 B、粗细粮搭配 C、新鲜水果富含所有营养,所以每天只吃水果
    (4)、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是 (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脂肪
    (5)、食物初步消化的器官是 ( )。
    A、小肠 B、 C、口腔
    (6)、用碘酒可以检测出食物中是否含有( )。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7)、( )对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A、呼吸和消化 B、穿衣和化妆 C、唱歌和跳舞
    (8)、“会蠕动,内壁肌肉发达,能分泌液体帮助消化”描述的消化器官是( )。
    A、 B、口腔 C、
    (9)、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利于保护我们的牙齿,下列刷牙动作中,正确的是( )。
    A、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 B、咬合面刷一次就行 C、不管方向随便刷
    (10)、小宁坐在大巴车中,时间久了觉得越来越闷,主要是因为车里( )。
    A、氧气越来越少 B、空气越来越少 C、二氧化碳越来越少
    (11)、关于肺活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的空气,再尽力呼出去的气体的量 B、深吸一口气,吹响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长一些 C、肺活量大的人,运动后恢复到平静状态需要的时间长一些
  • 7、学了“声音”单元后,同学们对声音以及它的传播非常感兴趣,做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1)、如右图所示,将气球皮套在杯口后用橡皮筋固定,气球皮上面放少量的碎纸屑。将击打过的音叉靠近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这说明音叉的通过传给了气球皮。

    A.力量    B.振动    C.杯子    D.空气

    (2)、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这个音叉,那么这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不同,碎纸屑的跳动情况也不同,这是因为这时音叉的不同。

    A.强弱    B.高低

    C.振动速度    D.振动幅度

    (3)、这个实验装置中的气球皮模拟的是我们耳朵里的( )。
    A、耳郭 B、听小骨 C、鼓膜 D、耳蜗
  • 8、科学课上,同学们用橡皮筋、纸盒做了一个乐器(如图所示),请动脑筋思考下列问题并回答。

    (1)、选择同一根橡皮筋琴弦,先轻轻拨,再用力拨,两次发出的声音( )。
    A、音色不同 B、音高不同 C、音量不同
    (2)、停止拨动橡皮筋后,“琴声”还会持续一会儿,这是因为( )。
    A、纸盒中的空气继续在振动 B、橡皮筋继续在振动 C、听觉延时现象
    (3)、用相同的力,拨动最细的橡皮筋琴弦与拨动最粗的橡皮筋琴弦相比,最细的橡皮筋( )。
    A、振动速度更快 B、振动速度更慢 C、振动幅度变大
    (4)、其中有一根橡皮筋琴弦发出的声音太低,可以把橡皮筋调得( )。
    A、紧一些 B、长一些 C、松一些
    (5)、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设计方案制作 B、一边设计一边制作 C、展示交流后不再改进作品
  • 9、动力小车

    学习了“运动和力”单元后,四年级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小车挑战赛”项目,选手需要团队合作,设计并制作一辆小车,在规定的5米赛道上(如下图)行驶,小车最终停在哪块区域即获得相应的分数。

    (1)、要获得更高的分数,设计的小车最需要达到以下要求中的(   )。
    A、速度快 B、跑得远 C、车身美观
    (2)、某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小车,利用的动力是( )。

    A、弹力 B、拉力 C、反冲力
    (3)、在测试中,小车总是跑歪,可能的原因是( )。
    A、轮胎上有花纹 B、橡皮筋绕太多圈 C、车轴不正
    (4)、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了小车跑不直的问题后,他们又开始研究起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测得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橡皮筋

    缠绕圈数

    小车行驶距离(米)

    选择的数据(米)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一组

    5

    2.4

    2.7

    2.9

    ?

    第二组

    10

    6.3

    5.9

    6.6

    6.3

    第三组

    15

    10

    10.8

    10.5

    10.5

    第一组实验,3次测量后,选择的数据是( )。

    A、2.4 B、2.7 C、2.9
    (5)、观察数据推测,如果小车在5米赛道上笔直行驶,要想到达10分区,绕( )最合适。
    A、4圈 B、8圈 C、13圈
    (6)、观察数据推测,随着车轴上的橡皮筋缠绕圈数增加,橡皮筋中积聚的能量(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保持不变
    (7)、在测试中,根据所得分数,反思方案并改进属于工程实践中的( )。
    A、明确问题 B、实施方案 C、评估与改进
    (8)、如果你参加“小车挑战赛”,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 10、膳食与健康

    下列是小科同学一天的食谱:

    早餐

    午餐

    晚餐

    其他

    牛奶、肉包子、核桃

    米饭、炒白菜、红烧茄子

    米饭、糖醋排骨、番茄炒蛋

    橘子

    (1)、统计一天的食物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肉包子应该记为一种食物 B、吃过的零食也应该记录下来 C、可以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统计一天的食物
    (2)、为了使小科的午餐营养搭配更均衡,可以在午餐中加入(   )。
    A、西蓝花 B、芹菜 C、鲳鱼
    (3)、老师告诉小科,要“细嚼慢咽”,“细嚼”是由我们口腔中( )完成的。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4)、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我们每天吃得最少的应该是(   )。
    A、牛奶和豆类 B、油和盐 C、蔬菜和水果
    (5)、下列行为中,不利于健康的是 ( )。
    A、饭后漱口,睡前刷牙 B、吃了很烫的食物马上吃冷的 C、一日三餐按时吃,适量吃
  • 11、运动与呼吸
    (1)、小科参加了接力跑,他在起跑后,身体会发生的变化是(    )。
    A、心跳变慢 B、呼吸加快 C、肺活量变大
    (2)、(接上题)小科发生这个变化的原因是 ( )。
    A、运动时,呼吸功能变弱 B、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C、身体没有力气了
    (3)、吸气时,空气经过呼吸器官的顺序是( )。
    A、气管→肺→鼻腔或口腔 B、肺→气管→鼻腔或口腔 C、鼻腔或口腔→气管→肺
    (4)、小科在测肺活量时,排序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①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吹入测量袋。

    ②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值。

    ③展开测量袋,放置好通气管。

    ④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将测量袋往里卷,直至卷不进去为止。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5)、小科测量的数据第一次是1500毫升,第二次数据为1600毫升,第三次数据为1550毫升。他的肺活量应该记录为
  • 12、我们来敲鼓

    如下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上下跳动。

    (1)、( )敲打鼓面可以观察到甲图现象。
    A、用力 B、轻轻 C、连续
    (2)、这两幅图探究了声音的强弱和( )之间的关系。
    A、振动幅度 B、振动速度 C、鼓的大小
    (3)、观察上图,发现乙图中豆子跳动的幅度大,猜测发出的声音(   )。
    A、 B、 C、时强时弱
    (4)、在鼓面上放豆子是为了
  • 13、

  • 14、2024年12月17日,经过9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乘组航天员(   )密切协同,完成了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及处置等任务。
    A、蔡旭哲、王亚平、王浩泽 B、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 C、蔡旭哲、王亚平、刘洋
  • 15、图书馆中常有右图所示的图标,我们应该( )。

    A、轻声交流 B、严禁说话 C、正常说话
  • 16、生活中,矿泉水瓶盖的侧面通常设计成条纹状,主要是为了(   )。
    A、美观 B、增大拧瓶盖时的摩擦力 C、减小拧瓶盖时的摩擦力
  • 17、航天员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电子通信设备,将听不到任何声音,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 18、春节燃放的烟花,使烟花升空的力叫。烟花在空中炸开后,使烟花落下的力是
  • 19、弹簧测力计是的一种工具。力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名字命名的。
  • 20、【直击赛事现场】
    (1)、与其他同学的气球小车相比,小科制作的气球小车行驶距离太小,他认为可能和“吹气的时间太短”有关。请问这属于科学实践中的( )。
    A、提问 B、假设 C、实验
    (2)、制作好后,其他小组对小科组的小车进行了评价,下列不能作为小车评价标准的是 ( )。
    A、小车行驶的距离 B、小车的运载能力 C、小车是谁制作的
    (3)、当我们制作的小车行驶距离不能达到标准时,我们的活动是(   )。
    A、没有探究意义的 B、一次失败的模型,没有学习的价值 C、一次很好的学习,可以继续反思改进
    (4)、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下列有关赛车的设计,分析错误的是 ( )。
    A、设计流线型车身,主要是让赛车看起来美观 B、车身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行驶稳定 C、轮胎的设计,要考虑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关系,以便行驶得更快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