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水沸腾后,在继续加热的过程中,水温与热量的变化是 ( )。A、水温保持不变,释放热量 B、水温保持不变,吸收热量 C、水温继续升高,吸收热量 D、水温继续升高,释放热量
-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读数
B、闻气味
C、加热液体
D、使用测力计
-
3、小明吃西瓜时,不小心将西瓜籽吞了下去,西瓜籽在小明体内的行进路线是(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B、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C、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 D、口腔→食道→小肠→胃→大肠
-
4、下列实验或现象不能证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是( )。A、
B、
C、
D、
-
5、在下图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灯泡能亮的是 ( )。A、
B、
C、
D、
-
6、小明用电路检测器的两头分别接触不同材料的两端,下面材料中能使电路检测器中的小灯泡发光的是 ( )。A、铅笔芯、塑料尺 B、铁质回形针、铜棒 C、一元硬币、橡皮 D、陶器、铁棒
-
7、如下图所示,小明将钢尺按在桌沿,然后用不同的力量拨动钢尺,观察声音的变化。这个对比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A、声音的变化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吗 B、声音的变化与振动物体的粗细有关吗 C、声音的变化与振动物体的长短有关吗 D、声音的变化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吗
-
8、郁金香白天开放,晚上收拢花瓣。这是受环境中的( )因素影响。A、温度 B、光照 C、降雨量 D、气候
-
9、肥沃的土壤,意味着( )。A、含沙砾多 B、含水多 C、含空气多 D、含腐殖质多
-
10、下列物体不是由细胞组成的是 ( )。A、树叶 B、蜗牛 C、人体皮肤 D、大理石
-
11、 2025年5月 29日, 我国的天问二号发射成功。此次发射包括两个任务。任务一是到名为2016HO3的小天体上“挖土”, 即采样并返回。2016HO3的直径约40-100米,28分钟自转一圈,366天公转一圈。(1)、如果我们现在是在天体2016HO3上,那么一天的时间与地球相比 , 一年的时间与地球相比(均可选填“短很多”、 “长很多”或“比较接近”)。(2)、图丙是2016HO3 和地球、太阳的相对运动示意图,读图并分析,天体2016HO3属于 ( )A、小恒星 B、小行星 C、地球的小卫星(3)、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4)、天问二号利用返回舱用大半年的时间完成任务一后,它的主探测器将继续完成任务二:用近7年的时间奔向下一个目标——311P彗星,并再用1年多的时间对311P进行相关研究甚至尝试着陆。根据我们对彗星的认识,可以判断311P的形态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5)、作为一个探测工程,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采用“一次发射探测两类天体”的方式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
-
12、2024年,我国又有多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陆续开工。
这些电站可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火电站、核电站、水电站等在此时产生的多余电能将水抽到上水库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再放水到下水库发电。
(1)、作为一项工程,抽水蓄能电站解决的实际问题是。(2)、在工程选址时,建造地点需要满足的是其周围( ) (可多选)A、有水源 B、不漏水 C、岩石比较坚硬 D、地质构造稳定,发生地震、泥石流等可能性很小(3)、抽水蓄能电站和水电站都要用到水,在这两种电站中,水被利用过程中的相似之处是 , 不同之处是。 -
13、阅读下列资料,思考并回答:
麋鹿原产于中国,科学家通过长时间研究麋鹿化石,判定了古麋鹿在中国的分布大致范围:东到东部沿海,西到渭河流域,南抵海南岛,北到东北的大平原,都有麋鹿的自然分布。后来,由于地球经历了降温期, 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众多湖泊、沼泽消失,加上人类人口数量增加、人为捕杀等因素影响,麋鹿种群数量不断减少。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北京皇家猎苑仅存的麋鹿被猎杀抢掠。至此,麋鹿种群在中国本土灭绝,而一些国家在此之前通过向清政府索要和购买获得了一些麋鹿,并进行繁衍。1985年至1987年,我国先后从国外引入77只麋鹿,通过繁殖,及先后多次的野化放归等措施,我国的麋鹿数量在2024年底已达1.4万只,全国已有92处麋鹿栖息地,基本覆盖了麋鹿的历史分布地。其中野生麋鹿种群数量达5000余只,2023年在天津七里海湿地还发现了一只白麋鹿。
(1)、判断古麋鹿在中国分布的大致范围的主要依据是。(2)、我国的麋鹿灭绝后,1985年开始从国外引入的77只麋鹿发展到2024年底的1.4万只麋鹿,主要是因为动物在繁衍过程中存在现象。2023年在天津出现的白麋鹿说明动物在繁衍过程中存在现象。(3)、有人认为通过圈养+人工繁殖,麋鹿数量也能大幅度增加,也能达到保护麋鹿的目的,因此不需要野化放归。对这个观点,你(可选填“赞同”或“不赞同”),理由是。 -
14、2025年5月24日,一位滑翔伞爱好者在试伞的过程中,被意外吹到空中,继而被吸入云中。(1)、图甲是生活中常见的云形成的变化过程,你认为它主要属于(可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判断的理由是。(2)、图乙和图丙是这位遇险者当天试伞过程中遇险前后的自拍影像。与图乙相比,图丙中这位遇险者和他的滑翔伞表面多了一层白色固体物质,结合你学过的科学,可以判断它们主要是 , 由此可以推断8000多米的高空与地面相比,温度(可选填“更高”、 “更低”或“差别不大”)。(3)、你认为图丙中的白色固体物质形成的过程主要属于(可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判断的理由是。
-
15、图甲和图乙分别是热带花园和热带雨林一角。(1)、图甲和图乙中都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对地球生态来说,你认为两者中更有保护意义的是(可选填“图甲”或“图乙”),理由是。(2)、如果要保护当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
16、塑料制品在我们周围很常见,主要分为“不可降解
塑料”和“可降解塑料”。前者主要来源于石油、天然气等,通常很难降解,很多可能需要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被真正分解;后者主要来源于玉米、木薯等,相对较容易降解。 “可生物降解塑料”能通过类似厨余垃圾堆肥的方式,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最快在6个月左右被降解。图甲是废弃的“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变化过程。图乙是废弃的“不可降解塑料”垃圾很长一段时候后的变化过程。
(1)、图甲中废弃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堆肥后发生的主要是(可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判断的理由是。(2)、图乙中废弃的“不可降解塑料”发生的主要是(可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判断的理由是。 -
17、钱塘江是我们的母亲河。40多年前钱塘江曾拥有149种鱼类,到2018年减少至122种,研究发现在这期间钱塘江渔业总捕捞量增加,但多种鱼类捕到的都是未成年的小鱼。2019年钱塘江开始实施3月至6月的休渔。2023年人们惊喜地发现消失三十年的本土鱼类——凶猛的“水老虎”鳃鱼在钱塘江流域重新出现并形成了完整的区域性种群。而江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刀鲚和棘头梅童鱼数量分别增长10.2%和5.8%。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水老虎”鱼会破坏钱塘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 B、捕捞未成年鱼类是钱塘江鱼类种类减少的重要原因 C、钱塘江流域全年禁止捕鱼是综合治理钱塘江的最佳方法
-
18、关于地球上的生物,下列说法中最不合理的是( )A、现代生物是由古代生物演化而来的 B、有些古生物化石结构与现代生物非常相似 C、古代生物只剩下了化石,说明它们已经灭绝了
-
19、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发生过日食的地方不会再发生月食 B、日食和月食不会在同一周内发生 C、日食的发生没有规律,是不可预测的
-
20、2025年4月, “长征二号”火箭发射成功,将神舟飞船送至距地球400-450千米的中国空间站。5月, “飞燕一号”火箭发射成功,这是我国首个由中学生航天爱好者团队自主研制的10公里级气象探空火箭,火箭最高飞行高度为海拔10555.7米,地面接收站通过遥测数据成功收到计划采集的气象数据。(1)、“飞燕一号”火箭的主要任务是 ( )A、探索宇宙 B、研究地球大气 C、运送飞船进入空间站(2)、如果你是“飞燕一号”火箭工程设计师,你认为“飞燕一号”火箭与“长征二号”火箭最主要的区别是( )A、“飞燕一号”不需要发动机 B、“飞燕一号”不需要利用反冲力 C、“飞燕一号”的燃料比“长征二号”的燃料要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