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尚未成熟的小动物,个头没有妈妈高,声音也比较尖细,这些是动物的变异现象。( )
  • 2、参观学习后,小智和小伙伴们讨论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问题,他们认为要多购买外地物种来兴隆放生、养殖,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
  • 3、在工农业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电磁铁搬运较重的铁质物品。为了让铁质物品从电磁铁上掉落进卡车车厢里,科学的方法是减小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 )
  • 4、热气球升空、走马灯旋转都是热能作用的结果。( )
  • 5、机器反复开关会消耗过多能源,短时间不用可以待机状态。( )
  • 6、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只能改变线圈的匝数,其他实验条件要保持不变。( )
  • 7、用紫色和白色两种不同颜色的豌豆进行人工授粉后,在第一代中,所有的豌豆花都是紫色的。( )
  • 8、街道两旁的路灯天黑自动点亮是应用了控开关。
  • 9、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时可以采用实验。(选填:模拟或对比)
  • 10、没有人知道古生物确切的样子,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从岩层中挖掘的 , 来了解古生物的相关信息。
  • 11、水循环

    (1)、在自然界中,水以三种状态存在。
    (2)、年年下雨,雨水总是下不完,地球上的水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成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在空中形成云,水在自然界不断循环。
    (3)、找出生活中水的形态变化的实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例如:雪融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等。

    (4)、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是图中的(       )。
    A、 B、 C、
    (5)、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塑造地形地貌                 ②促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交换和物质转移

    ③促进海陆间能量             ④促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6)、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⑥代表的是(       )。
    A、下渗 B、地下河 C、河流
    (7)、图中①、③两个环节完成的是(       )。
    A、海陆间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
  • 12、奇妙小组在对雨的形成进行了探究,下面是他们做的模拟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内容完成相关题目。

    实验名称

    探究雨的形成

    实验材料

    酒精灯、冰块、三脚架、小盘子、烧杯、陶土网、酒精灯、水等。

    实验步骤

    1.将水放入烧杯,烧杯上放一个小盘子;

    2.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在三脚架上的陶土网上,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

    3.三分钟后将冰块放在小盘子上,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实验时,可以用一个燃烧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实验中,加热水至沸腾的目的是提供水蒸气,为形成雨滴创造条件。 C、实验中,我们能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越来越多,最后溢出了杯口。
    (2)、实验中,将冰块放在小盘子上起的作用是(       )。
    A、使实验更有趣 B、让水蒸气遇冷凝结 C、确保实验的安全
    (3)、在实验中,我们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小盘子底部出现了 , 过一会儿就会越聚越越聚越大,直至最后滴落下来,形成“”。
    (4)、据这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选择合适的词,把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流程图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②             ③

  • 13、探究小组在演示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球、小球及眼睛分别代表了什么?

    大球代表 , 小球代表 , 眼睛代表。(填“太阳”“地球”或“月球”)

    (2)、实验过程中,当小球绕着大球运动时,模拟的是(       )
    A、月球围绕地球动 B、地球围绕太阳转动 C、月球围绕太阳转动
    (3)、探究小组发现,当三者正好或近似处在一条直线上时,他们只能看到小球最外围的一圈,此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当小球沿2方向水平移动时,即完全看不到小球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当小球沿1或3方向移动时,即小球被遮挡一部分,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
    (4)、观察日食时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月亮。
  • 14、某校科学小组开展“酵母菌”的研究,请你一起来研究。
    (1)、科学小组观察酵母菌,选择的工具是(       )。
    A、放大镜 B、显微镜 C、望远镜
    (2)、科学小组中的奇奇高兴的叫起来,我看到“酵母菌”了,他看到的是(       )。
    A、 B、 C、
    (3)、科学小组的3位同学做发面实验,其做法如下:

    姓名

    和面量

    酵母粉量

    和面水温

    小明

    100克

    5克

    100℃

    小朋

    100克

    5克

    40℃

    小丽

    100克

    5克

    18℃

    曲线图为酵母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实验数据,我们发现:开始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碳的产生量逐渐 , 当达到最大值时,再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 , 所以我们认为制作发面最适宜的温度是40℃左右。

    (4)、通过这个实验,以后帮妈妈发面时,我要用(填“冷水”“温水”或“开水”)和面。
  • 15、某科学小组做了“雨水侵蚀地表”的实验。他们先在一个长方形塑料水槽中用掺有少量沙粒、小石子的泥土堆了一个斜坡地形,并用小铲子稍稍拍紧,然后用洒水壶持续在斜坡上洒水。
    (1)、该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用洒水壶洒水模拟的是
    (2)、雨水降落到斜坡地形上,流水带走一部分 , 表面冲出一些细沟,有小石子露出来,水槽周围有泥点,流下来的水很。像这样沿着地表流走的雨水叫作
    (3)、降雨后,(       )最先被雨水冲走。
    A、小石子 B、泥土中的草根 C、泥土和沙粒
    (4)、雨水和会把地表的带走,使土地受到
  • 16、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曾掀起一股“宇宙热”。这部电影讲述了科学家发现太阳的寿命即将终结,人类为了生存,将地球改造成一座“宇宙飞船”,飞向宇宙寻找新“太阳”的故事。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是一颗(填“行星”或“恒星”)。
    (2)、影片中,地球“离开”太阳系时遇到了木星的拦截。下列关于木星表述正确的是(       )。
    A、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不需要绕太阳公转 B、木星的自转周期比地球长 C、木星到太阳的距离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远
    (3)、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是要地球借助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的引力去流浪,这颗行星是(       )。
    A、金星 B、木星 C、土星
  • 17、连线题。

    雾                 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表面形成小水珠

    露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漂浮在低空

    霜                 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形成小冰晶,降落地面

    云                 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在物体表面形成小冰晶

    雪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漂浮在高空

    雨                 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上凝结形成小水滴,降落地面

  • 18、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正确步骤是(       )。
    A、滴清水——浸润标本——撕表皮——观察记录 B、撕表皮——滴清水——浸润标本——观察记录 C、滴清水——撕表皮——浸润标本——观察记录
  • 19、下图是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简图,三者比例与实际不符),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当月球在(       )位置时,地球上的人可能会看到日食。

    A、1 B、2或4 C、3
  • 20、2018年12月20日,云和县紧水滩引调工程开工。该工程把紧水滩水库的水由引水隧道引到云和县城。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隧道引水属于(       )。
    A、蒸发蒸腾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