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卷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四年级抽样性质量检测考试科学试卷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科学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五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科学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六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科学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节摆的研究同步训练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蚕的生命周期同步练习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同步练习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电磁铁的磁(二)同步练习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同步练习
-
1、华华写完作业后及时关闭台灯和其它电器,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视力 B、节约电能 C、节约太阳能
-
2、龙龙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段铜丝和铁丝焊接在一起,O点左边是铜丝,右边是铁丝,并且每隔一定的距离固定一个蜡环,然后用酒精灯在O点处加热,蜡环最快掉落的是 ( )。A、A点 B、B点 C、E点
-
3、根据下表中两种材料的一些特性,可以推断出( )。
材料甲
材料乙
有较强的导热能力、能被磁铁吸引、吸水能力弱、敲击后有清脆的声音。
导热能力弱、不能被磁铁吸引、有一定的吸水能力、是天然存在的。
A、材料甲一定是铝片、材料乙可能是棉布 B、材料甲一定是铁片、材料乙一定是塑料 C、材料甲可能是铁片、材料乙可能是干木头 -
4、龙龙从冰箱里拿出一根雪糕,一段时间后发现外包装上有小水珠出现。吃雪糕的时候,华华还看到雪糕上方出现了一些“白雾”(如图)。根据以上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雪糕上方的“白雾”是水蒸气 B、外包装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 C、雪糕上方“白雾”的成因和雾的形成过程类似
-
5、在深圳市“每周半天计划”校外实践课中,龙龙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龙华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馆,了解了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四类:可回收物(蓝色垃圾桶)、厨余垃圾(绿色垃圾桶)、有害垃圾(红色垃圾桶)、其他垃圾(灰色垃圾桶)。(1)、通过参观,同学们知道了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 )。A、让小区看起来更整洁美观 B、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保护环境 C、方便环卫工人收集垃圾(2)、下列有关生活垃圾的投放,做法正确的是( )。A、旧书本:投入灰色垃圾桶 B、用过的餐巾纸:扔进绿色垃圾桶 C、空牛奶盒:投入蓝色垃圾桶(3)、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叫做减量化。下列垃圾处理方式属于减量化的是( )。A、
B、
C、
(4)、同学们对环境问题展开讨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每天在使用各种生活用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垃圾 B、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人类的活动没办法改善环境 C、我们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5)、在校外课中,同学们了解到焚烧垃圾也能发电。下列发电方式中,利用了可再生资源的是( )。A、风力发电 B、核能发电 C、火力发电 -
6、2024年6月24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极地”号在广州交付,主体材料为钢铁制成。下列关于破冰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主体材料选用钢铁是因为其硬度小,重量轻 B、尖型船首有利于提高航行速度,也有助于破冰 C、破冰船在制作过程中只要考虑性能,不需要考虑成本
-
7、华华和同学比赛谁的橡皮泥小船装载的垫圈多,下列摆放垫圈的方式有利的是( )。A、将垫圈全部放在小船的船头 B、将垫圈全部放在小船的船尾 C、将垫圈均匀地摆放在小船里
-
8、华华想要继续改进自己的橡皮泥小船,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先在设计图上进行修改 B、在船底粘一层泡沫片,增加浮力 C、在船底粘上几个小石头,增加船的载重量
-
9、制作好载重量大的橡皮泥小船后,可以安装( )让小船在静止的水面上动起来。A、风力推进装置 B、甲板 C、船舵
-
10、科学课上,华华和同学们用相同质量、相同材质的橡皮泥制作了小船,发现橡皮泥做成船型后可以浮在水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橡皮泥捏成船型后质量变轻,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 B、橡皮泥船在水中的稳定性与重物放置的位置无关 C、捏成船型后,橡皮泥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变大,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
-
11、华华家中的鱼缸内生活着金鱼、小虾和水草等生物,鱼缸底部铺有小鹅卵石。下列关于该鱼缸描述正确的是 ( )。A、这个鱼缸属于一个群落 B、鱼缸应该放置在有阳光的地方 C、增加水草的数量不会影响金鱼的生长
-
12、一个星期后,龙龙将观察的花生苗生长情况记录如下表:
植株高度
茎、叶特点
阳光处
6~8厘米
茎为绿色、健壮,叶是绿色的
黑暗处
8~10厘米
茎为白色、较细,叶是黄色的
根据花生苗的生长情况记录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花生苗在有阳光的地方生长得更好 B、黑暗处的花生苗茎较细的原因可能和其制造的养料不足有关 C、黑暗处的花生苗长得更高,说明其生长状态更健康 -
13、通过查阅资料,龙龙了解到在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花生瓣(子叶)的作用是( )。A、进行光合作用 B、储存营养供种子萌发 C、发育成根,吸收水分
-
14、龙龙在甲乙两个容器内分别放入10颗大致相同的花生种子,容器甲放入黑暗盒子中,容器乙放入透明盒子中。他想要研究的问题是 ( )。A、种子发芽和光照的关系 B、种子发芽和空气的关系 C、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
-
15、龙龙在土壤里播种了十几粒花生种子,随后下了几场大雨,很多种子都泡在水里。几天后,他发现多数种子没有发芽,原因可能是 ( )。A、土壤中缺少空气 B、种子缺少阳光照射 C、土壤中缺少水分
-
16、光明科学公园为提升服务水平,拟增设适配无人机投递柜,现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模拟竞标活动:设计并制作一个投递柜模型。
【项目需求】①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抗风能力、抗震能力;②高度不低于60厘米;③顶部要有无人机起降平台,且能有效防止无人机掉落;④下方要设计能取物的窗口;
(1)、完成无人机投递柜模型的设计方案。任务
设计无人机投递柜模型
材料
(2分)
□木筷□吸管□其他
设计图
(注意:图文结合,对模型的材料、结构等方面进行文字说明)
(4分)
创意说明
(2分)
(2)、模型制作完成后,各小组对其开展测试,每项满分为3分,结果记录如下:设计图及文字说明
高度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晓光组
1分
2分
2分
1分
1分
2分
3分
1分
晓明组
3分
3分
2分
3分
3分
3分
2分
3分
小龙组
2分
3分
3分
3分
2分
2分
2分
1分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发现组建造的模型稳定性存在不足(1分),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原因: 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无人机投递方式如果要普及到千家万户,可能会面临什么挑战,我们可以如何解决?。 -
17、融合了科技感与未来感的深圳科技馆(新馆)坐落于光明科学城核心区域,自建成以来已成为光明区一个重要的科技文化地标。(1)、深圳科技馆的建造过程包含多个关键环节,以下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
① 设计方案 ② 建设场馆 ③ 验收场馆 ④ 选择地点
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 C、④③①②(2)、工程竞标过程中,下列行为不合适的是( )。A、清晰有逻辑性地介绍自身优势 B、夸大其他竞标对手的设计缺陷 C、对其他竞标对手进行合理的质疑(3)、观众可以通过面容识别快速进入科技馆展厅。为此,在设计科技馆时要重视( )。A、供水系统 B、通风系统 C、智能人脸识别系统(4)、如果在建造科技馆的过程中发现原来的设计有问题,那么应该( )。A、完全停止建造工程 B、继续按照原有设计进行建造 C、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再按新的设计进行建造(5)、科技馆于2019年开始建设,此前历经多年规划与调整,历时约5年开放。馆内采用高科技照明、绿色建筑技术及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空调系统等先进设施与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需要集合多种智慧共同完成 B、一项工程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 C、工程建设都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
18、2025年初,我国多地遭遇寒潮天气,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城市交通大道上通常会撒上融雪剂加速积雪融化(主要成分为工业盐)。居民发现,道路周边的铁制护栏、井盖等设施比往年更易生锈。晓光决定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铁制品生锈的因素,以下是他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试管编号
第3天现象
第7天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铁钉出现零星锈点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③
钉身出现少量红褐色锈斑
锈斑扩散,水变黄褐色
钉身密布锈斑
钉身密布锈斑,锈层剥落,液体变深棕色
(1)、下列( )现象可以帮助晓光判断铁钉生锈是化学变化。 (多选)A产生红褐色锈斑 B溶液颜色变化 C溶液的体积减少了
(2)、通过对比试管、和的结果,他发现铁钉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填序号,每空1分)(3)、比较试管③和④的结果,他可以得出结论:.(4)、请分析试管①中铁钉后期出现锈点的原因。。
(5)、为减少融雪剂对公共铁制设施的腐蚀,市政部门可以对公共铁制设施采取什么措施?。 -
19、陶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传统陶瓷的制作主要分为三步:①制坯:将黏土加水揉捏,塑造成需要的形状;②干燥:将成型的湿泥坯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去除大部分水分;③烧制:将干燥的泥坯放入窑炉中,用木柴或煤等燃料在高温下煅烧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烧制完成后,等待窑炉自然冷却,才能取出成品。(1)、上述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填序号)(2)、烧制完成的陶瓷制品不能变回原来的软泥,燃烧后的煤炭也不能复原,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变化通常是。 (可逆的/不可逆的)(3)、陶瓷能美化我们的生活,请你再举出2个利用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例子。 (每空1分)
①、②。
-
20、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不处不在。今天让我们跟随晓光一起,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探寻生活中的化学奥秘吧!(1)、晓光吃早餐时发现和紫薯放在一起的鸡蛋蛋白变绿了,他猜测: “是因为紫薯和蛋白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晓光的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得出结论(2)、晓光开展实验进行验证:往蛋白上滴加不同的液体,以下是他对现象的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液体
蒸馏水
紫薯汁
紫甘蓝溶液
蛋白的变化
无变化
变绿
变绿
A、蛋白和3种液体都发生了化学反应 B、当物质的颜色发生了改变,一定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C、紫薯汁和紫甘蓝溶液中可能含有同种物质,它会和蛋白反应生成新物质(3)、晓光得出结论以后感到非常开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情绪的变化只是大脑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B、身体中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是对我们有益的 C、当人成功时,大脑会启动“奖励机制”,产生一些能让人感到快乐的物质(4)、晓光继续和同学们开展了“物质变化的利与弊”调查活动。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人类合理利用物质变化的是( )。A、回收废旧金属重新冶炼,节约资源 B、多使用塑料袋,因为塑料袋不容易降解,可以节约资源 C、将植物、农作物的残余物转化为生物燃料,用于供热、发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