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必修)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河南郑州47中学暨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埃及第四王朝早期的胡夫金字塔高耸入云,外面有大理石外罩装饰;而第四王朝后期的孟卡拉金字塔高度不到胡夫金字塔的一半,外面也只有一层红砖装饰。金字塔的这一变化( )A、根源于古埃及宗教信仰变化 B、反映了古埃及国力的衰落 C、导致法老的地位不断下降 D、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合理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中国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B
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单光子量子计算机
中国科技创新助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C
港珠澳大桥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使用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我国跨入科技强国行列
D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
A、A B、B C、C D、D -
3、在2013年 12月 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的。”这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是( )A、实事求是 B、知行合一 C、人民中心 D、独立自主
-
4、1988年4月,深圳第一家企业股票挂牌上市。到 1988 年年底,全国共有 3800家股份制企业,其中800家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60家发行了股票。1990年11—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这反映了我国( )A、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B、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动摇
-
5、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各族人民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要‘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实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责任制,改进劳动组织,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展生产力’。”此规定( )A、贯穿了改革创新的精神 B、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源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体现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
-
6、1954 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明确宣布,今后的政协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据此可知,人民政协的这一调整( )A、促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B、体现了人民政协性质和任务的变化 C、源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D、表明人民政协已成为国家权力机关
-
7、1949年中国国民收入总额为358亿元,到1952年增至589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326亿元增加至1952年的461亿元。1950年至1952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34.8%。这些成就( )A、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B、扭转了工业比例失调局面 C、得益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D、表明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
-
8、日记,书信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记、书信的史料价值。(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并谈谈你的认识。 -
9、历史证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与灌溉技术使农业生产力极大提升,既有生产关系成为桎梏,公田抛荒、私田大量开垦的制度性矛盾大量出现。承认土地实际控制、废除使用限制、重新分配土地以及名田制等改革出现,引致土地私有化,支撑稳定的农业生产进而成为增强国家实力和实现军事扩张的基础。土地由封建领主世袭转向新型的封建地主私有。
——摘编自张秀智等《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改革逻辑》
材料二1992年7月,邓小平重申:“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也一样,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变革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农业“两个飞跃”的共同目标及各阶段目标。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20世纪头20年,即《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谷底”,是中国社会最困难的时候。
近代中国这个“沉沦”到“谷底”,然后“上升”的过程,就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
——摘编自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西汉初年的王,势力很大。王国官吏,除丞相外,都由王未任免,王国的封地,多者一百多城,少者有三四十城,汉初七个异姓王封地的总面积,比朝廷直辖的还要多……汉武帝实际上贯彻了当年贯谊的建议,规定诸王死后,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诸王子分割原来封地为列侯。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简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变化以及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举办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这表明当今中国( )A、努力构建睦邻友好关系 B、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C、推动国际经贸合作发展 D、引领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
-
13、1989年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期间,我国打破了体育比赛不以产品命名的先例,出现“沈阳啤酒杯柔道决赛”“百花杯击剑决赛”等企业冠名比赛项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 B、农村产业结构的逐渐完善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城乡之间的差异日益缩小
-
14、上世纪50年代,一首电影插曲传唱大半个中国:“小燕子,穿花衣……,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这首儿歌可以用来研究( )A、“大跃进”运动 B、一化三改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
-
15、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接收”机构和“接收”官员每到一处,竞相抢夺金条、洋房、汽车等。“劫收”成为国民党失败的“催化剂”。材料观点接近于国民党败退原因研究中的( )A、“内斗论” B、“民心向背论” C、“腐败论” D、“经济崩溃论”
-
16、1943年,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综合报道战果》记载,“敌大半为中共军……在本年交战1.5万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这从侧面说明( )A、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B、日方客观分析对华侵略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相互配合 D、正面战场取得突出战果
-
17、1928年,井冈山茅坪八角楼的油灯下,毛泽东同志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他分析指出:“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该文章( )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教训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驳斥了中国革命速胜论 D、指明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道路
-
18、1918年12月14日,顾维钧抵达巴黎。在回忆录中,他这样描述了自己对和会的期望,“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顾维钧的期望是基于中国( )A、五四运动的正义要求 B、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和会 C、抑制了日本在华势力 D、收回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
19、1924年10月,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内部的腐败深恶痛绝,他在致蒋介石的信中声言:“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所以,孙中山进行了( )A、国共合作 B、护国战争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
20、辛亥革命期间,上海成立51个妇女社团.她们提出要像男子一般,尽国民天职.享国民权利,争做“女国民”。这种现象反映了( )A、女性社会参与意识增强 B、女性地位普遍提高 C、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民主共和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