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作为货品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铜钱,宋代每年铸造的数量要比唐代多几倍甚至十几倍。此外,纸币“交子”等作为辅助货币的功能在宋代不断增强。这反映出宋代( )A、商品经济活跃 B、货币体系混乱 C、通货膨胀严重 D、钱荒现象缓解
-
2、下表所示为南朝时期僧尼和佛寺数量的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朝代
僧尼
佛寺
南朝
宋
36000人
1900多所
齐
32000多人
2000多所
梁
82000多人
2800多所
陈
32000人
1200多所
A、儒学正统地位被取代 B、实行三教并行政策 C、佛教发展呈繁盛之势 D、佛教完成了本土化 -
3、唐代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乡贡指不在学馆或正规学校上学的私学学生,先经州县考试,合格后称之为举人,再由州县推荐送到尚书省(后改为礼部)应试。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度( )A、确保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B、重视考生的素质 C、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 D、具有开放性特征
-
4、汉文帝规定,自己陵墓建造“皆以瓦器”,不允许用金银铜锡为饰,“欲为省,毋烦民”。这说明汉文帝( )A、主张节俭 B、反对扰民 C、倡导薄赋 D、重视生产
-
5、秦汉时期,春秋以来的夷夏大防观念逐渐为新的民族观所取代,其中包括诸夏一体、华夷五方共天下、黄帝为华夷各族的共祖。这主要得益于( )A、郡县制度的出现和发展 B、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汉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
-
6、河南省贾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较多,经初步统计,有磨制石器生产工具440余件,打制石器工具数十件,骨制生产工具700余件。按用途分有农业生产工具、粮食加工、渔猎、纺织、缝纫和制作生产工具等类。据此可推知,当时贾湖遗址的先民( )A、生产方式多样 B、生活在旧石器时代 C、居所变换频繁 D、进入初始国家形态
-
7、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后来,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国家开始形成,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前提是( )A、早期人类文明的出现 B、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C、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D、农耕和居住点的发展
-
8、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是距今8000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这里发掘出房址170余座、窖穴400余座,出土了大量的精制石器、陶器、玉器、蚌器等,还有大量的猪、鹿等动物骨骼。由此可知,当时这一地区( )A、以渔猎生活为主 B、社会分工出现 C、处于旧石器时代 D、早期国家形成
-
9、1851年,欧洲12国围绕欧洲疾病防治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卫生大会。到了20世纪,国际联盟国际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先后成为疫病防治领域的技术咨询者和跨国行动计划的领导者、协调者。据此可知,全球卫生防疫体系的建立( )A、始终由欧洲国家占主导地位 B、控制了疫病的爆发和扩散 C、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 D、顺应了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
10、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猗顿,原籍鲁国,年轻时“耕则常饥,桑则常寒”。后迁居山西经营畜牧业和制盐业,并贩盐至周边地区,最后富比王侯。这表明,当时( )A、“工商食官”格局被突破 B、小农经济发展受到冲击 C、民间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D、封建等级制度趋于瓦解
-
11、罗马共和国晚期,随着征服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土地,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也涌入罗马。这( )A、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开启了土地国有化进程 C、使家庭式劳作日益普及 D、推动了奴隶制庄园发展
-
12、1903年,恽毓鼎任会试同考官。他由北京赴开封主持会试,3月12日下午乘坐火车出发,傍晚七点钟到达距离北京150公里的保定。次日从保定出发,改乘马车。3月28日方抵达开封,540公里的路段整整用了15天,一路上劳顿不堪。这反映出,当时( )A、交通变迁影响城市繁荣 B、交通近代化有待发展 C、全国性交通网亟待构建 D、官员的行政效率低下
-
13、1936年,卓别林在其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中扮演了一个工人,他每天在生产流水线上扭紧六角螺帽,最后在他的眼睛里只剩下一个个转瞬即过的螺帽。回到生活中,他只要看见六角形的东西就会下意识地去扭。即使如此,他也害怕失去这份工作。该现象反映了,当时美国( )A、工人承受巨大压力 B、社会基本矛盾日益尖锐 C、工厂制度逐步确立 D、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建立
-
14、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食物物种的大交流。在北美,水稻除供应本地消费外,还大量用于出口。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粮食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求外,还投入市场销售。可见,食物物种的大交流( )A、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B、促进了当地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C、改变了人们的风俗习惯 D、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孤立局面
-
15、1835年,英国颁布《市政改革法》。改革后的利物浦自治市议会制定一系列城市管理法案,莱斯特市议会也抵起城市改造运动,对市政工程进行全面修缮。由此可知,英国( )A、放弃了城市自治的传统 B、全面践行自由主义思潮 C、加强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D、地方立法削弱中央集权
-
16、7世纪中叶,被医家奉为治病指南的《本草经集注》因存在种种不足和错误而显“不合时宜”,唐政府遂组织苏敬等二十余贤才集体重修了丰富严谨的《唐本草》,颁布后对国内外医药学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这体现出( )A、国家力量助推医学发展 B、中国医学技术领先于世界 C、唐朝政府内部人才济济 D、技术更新有利于巩固统治
-
17、19世纪下半叶,西方出现了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如以财产共有为基础的全新规划,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城镇群,融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城市规划学为一体的“城市学”等。这些理论侧面反映了( )A、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B、阶级矛盾日渐尖锐 C、西方国家的逆城市化趋势 D、城市问题日益突出
-
18、它在太空中共运行了92天,绕地球大约1400圈。由于当时正值冷战,它的发射震撼了整个西方,同时亦激起美苏两国之后持续20多年的太空竞争。“它”是( )A、玉兔二号 B、“埃尼阿克” C、“奋斗者号” D、斯普特尼克1号
-
19、论述题。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农业革命增强了人类生存能力,使人类从采食捕猎走向栽种畜养,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社会。工业革命拓展了人类体力,以机器取代了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了个体工场手工生产。而信息革命则增强了人类脑力,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类文明中的技术”为主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成理)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魏晋有户调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调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赋;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绢而当庸直;调则户税,各随乡土所出,岁输绢绫纯绵,其无蚕桑之处,则输布麻。惟田赋不计亩而计丁或户,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逮唐之中叶,均田制度坏,籍既失实;富者田多而税不增,贫者田失而税不减,遂致人流亡,国课大减,于是以亩定税,敛(征集)以夏秋。
——摘编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
材料二 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清代康熙帝时,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实行“摊丁入亩”。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初租庸调制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分析租庸调制改为两税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到明清时期赋税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