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 18世纪以来,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娱乐场所管理原则,支持文明休闲场所如剧院、音乐厅等的发展,清除室内娱乐场所的暴乱骚动行为。同时,政府还不断地建立各类文明休闲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文明休闲娱乐的兴起是英国( )A、民主政治的体现 B、社会转型的反映 C、宏观调控的结果 D、福利制度的产物
-
2、 有学者认为,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而外源性现代化是由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引发的现代化,外来因素是最初的推动力。据此推知,外源性现代化国家是( )A、葡萄牙、西班牙 B、英国、美国 C、法国、德国 D、俄国、日本
-
3、 在1518-1524 年间,作为宣传新教的小册子有300多万册流通于德国,而此时德国人口总数也不过1300万。此外,小册子的语言多为德语,这就为更多人提供了直接阅读的条件。小册子的传播带来的影响是( )A、教权主义的诞生 B、宗教改革的爆发 C、民族意识的形成 D、德国统一的完成
-
4、 1485年,英国议会通过“航海条例”,禁止用外国商船进口加斯科尼酒:1489年另一个“航海条例”又获通过,禁止用外国商船进口蓝色染料——图卢兹的松蓝,并规定英国出口商品必须由英国商船装运。此举( )A、打破了世界隔绝状态 B、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C、加快了工业革命进程 D、促成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
5、 有学者认为,基督教文化系统和世俗文化系统构成西欧中世纪的文化体系。前者内部的异质因素和后者的非封建因素,均体现出了西方文化中的对人关注的底蕴,因而成了强劲的文化上的变革因子,成为文艺复兴产生的最深层的原因。这意在说明文艺复兴( )A、试图恢复中世纪文化 B、得到知识分子的拥护
C、根植于久远历史传统 D、体现神职人员的意趣 -
6、 这部法律文献肯定皇帝的专制权力,把皇权视为至高无上,它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该文献是( )A、《罗马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法国民法典》
-
7、 国王给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证书,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博得了城市的拥护。城市教育培养的人才又成为国王统治机构中的重要成员。据此可知,西欧城市自治( )A、巩固了自然经济 B、瓦解了封建制度 C、损害了商人利益 D、强化了世俗王权
-
8、 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出自《荷马史诗》,但是一直没有证据证明它的真实存在。1868年考古学家施里曼在考古挖掘过程中,发现了特洛伊古城的多层遗址。至此,古希腊文明史从公元前800年左右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这说明( )A、史料之间的互证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 B、传说的主观性不能反映历史的样貌
C、新的历史认知必须依靠新的考古发现 D、记忆的传承塑造希腊人的身份认同 -
9、 如图为古埃及和古希腊的雕刻。其特性反映了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A、封闭性 B、互鉴性 C、统一性 D、多样性 -
10、 佛教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认为社会上不同种姓只是由不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非生来如此。这一主张有利于( )A、扩大佛教的社会基础 B、废除世袭的贵族特权
C、树立法老的绝对权威 D、促进职业的平等分工 -
11、 汉谟拉比宣称:“安努(即天神)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即太阳正义之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这体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统治的特点是( )A、法律至上的治国理念 B、界限森严的等级制度
C、王权和神权趋于统一 D、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
表1是世界著名史学家李剑农所著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8)的目录,表2是他的其他著作。表1
第一章鸦片战争第二章洪杨革命时代
第三章西法模仿时代第
四章维新运动的初步
第五章维新运动的反动
第六章维新运动的再起
第七章革命与立宪的对抗运动(上)
第八章革命与立宪的对抗运动(下)
第九章清政府的颠覆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十章国民党与北洋军阀斗争的初期
第十一章帝制运动与反帝制运动
第十二章护法运动中北洋军阀的分裂与西南军阀的离合
第十三章联省自治运动与南北各军阀的混战
第十四章中国国民党改组与北洋军阀的末路表2
《武汉革命始末记》1911年
《苏俄的东方政策》1927年
《中山出世后中国六十年大事记》1927年
《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 1898-1928)》1930年
《政治学概论》1934年
《中国政治史,1840-1928》英文版(是《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8)的英文版,1956 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与D.Van.Nostrand出版社同时出版,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先后于1962年、1963年、1964年、1968年再版该书;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在1967年、1969年两次出版该书;1963年,美国东西出版社( East-WestPress)也曾出版过此书; 1964 年,印度语版在新德里出版。)(1)、 依表1目录按某一标准对中国近百年政治史进行时代划分。(2)、 表2所列著作对我们阅读和了解表1著作有什么帮助? -
13、 李提摩太(1845-1919),英国传教士,1870年抵达上海,随后到山东烟台、青州和北京等地从事传教等系列活动。阅读其部分回忆录,回答问题。
李提摩太回忆录节选:
1875年我发现,止痛药是最有用的……这个夏天,霍乱很危险。幸运的是,我用樟脑油把许多人从死神手里救了回来。
1876年济南府的统治者叫丁宝桢……我向他建议采取赈灾措施,从朝鲜和日本进口谷物、修筑铁路、开挖矿……接收了我在烟台的朋友卡米吉尔博士募集的一小笔捐款。
1880年不仅要拯救占人类1/4的人们的灵魂……还要解放他们比其女子的缠足更为残缺的思想。
1880-1884年有了这些书籍和仪器,我可以就以下题目给官员和学者们做演讲了:(1)哥白尼发现的天文奇迹(2)化学的奇迹……
1891年大家要求我写一篇文章……为了搜集论文材料我研究并翻译了一本佛教书籍,书名叫《入佛指南》。
1892年我不得不自己编辑《万国公报》和《中西教会报》,同时也开始了麦肯西的《泰西新史揽要》(《十九世纪史》)的翻译工作。
1895年凌晨,我把心里形成的方案写了下来:在一定年限之内,给予某一外国处理中国对外关系的绝对权力……由该国的代表控制中国的铁路矿山等各个部门。
1902年到太原后,我们发现有人正在大张旗鼓地筹备一所官立大学,与我负责筹建的大学很相似。
1911年我被邀请去拜会孙中山,劝他不要把抗议宣言发往海外。因为袁世凯是共和国的首脑,国民应当对他表示信任,不要扰乱他认为使国家富强所必须采取的计划。——《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
(1)、 概括李提摩太在华从事的主要活动。(2)、 结合活动,谈谈如何认识李提摩太的行为?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天的敬畏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生活中。西方盛行基督教地区,人们惊叹时常说:“我的上帝!”( MyGod!)中国人惊叹时常说:“天哪!”西方重要的民俗节日与基督有关,最重要的节日是12月25日耶稣诞生日,圣诞节。中国重要的民俗节日都与天时有关。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俗称过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中团聚。春节形成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流动潮。另两个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和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中秋节五谷丰登,庆祝好收成,秋高云淡,观赏圆月亮。清明节在4月4日至6日,春光明媚,草木吐青,人们忙着踏青、扫墓祭祖,种瓜点豆、植树。——胡兆量等《中国文化地理概述》
材料二 天道指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人道指人类行为的规范或规律。中国古代哲学家大都认为天道与人道一致,以天道为本,天道具有某种道德属性,是人类道德的范本。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
(1)、 简要指出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地位。(2)、 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中国人敬畏重视天的原因。 -
15、 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其突出特点是“五千年”而“不断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
各个氏族文化区既相互交流,又逐渐交融,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共同奠定基础。
——丁季华《中国文化起源“单一中心”说质疑》材料二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兴衰变革,是因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发生的……既有适应社会需要的调适性变迁,又有满足行政体制规范化需要的结构性变迁。
——摘编自甘泉、张海鹏、任式楠主编《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根据考古发现,中国畜牧业始终在中国农耕区的周边地区,许多游牧民族逐渐被农耕文化所同化。随着农耕文化的扩张,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主体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付少平《中国古代农业生物资源的结构性特点》
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的历史进程还依然延续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实现局部统一或“大一统”的各王朝都以“中国”正统王朝自居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林文勋《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
材料三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国”
结合材料和所学,以“五千年•不断裂”为题写一则短文,阐释中华文明“不断裂”的文化基因。(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言简意赅) -
16、 如图是我国某一时期人口迁移的方向图,推断其发生年代是( )A、1949年-1956年 B、1956年-1966年 C、1966年-1976年 D、1978年-1988年
-
17、 建筑是文化的沉淀,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如图是墨西哥的“三文化广场”,包括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神庙遗址(图中前景)、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图中右后)和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图中左后)。这反映出墨西哥文化( )A、彰显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 B、体现了文化殖民主义色彩
C、体现历史宽容与文化包容 D、丢失了本民族传统与特色 -
18、 骑士精神和宫廷爱情是中世纪欧洲突出的文化现象,它们一起构成了世俗叙事诗的主要体裁——浪漫传奇。传奇中的英雄区别于传统史诗英雄,即使为主人或情人而战,他都带有直接或间接的个人利益,而这种特点也传承到后世的文学中。这主要反映了( )A、文艺复兴始于中世纪的浪漫传奇 B、中世纪文学凸显早期人文价值观
C、浪漫传奇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D、浪漫传奇摧毁了天主教精神枷锁 -
19、 如图取自1908年的《江汉日报》。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利用文娱手段搞政治宣传 B、顺应了世界宪政发展趋势
C、揭露了清末宪政的虚伪性 D、反映了民众支持晚清改革 -
20、 下列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1、沉重打击了王朝的统治,破坏了南方的社会生产;
2、使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下移;
3、迫使统治者开展自救运动;
4、为列强趁机发动再一次战争提供可乘之机。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新政 C、义和团运动 D、东南互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