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在提水灌溉方面,浅井使用桔棒,深井使用辘轳,利用河水使用翻车;在加工方面,脱粒用枷、脱壳用枷、清洁用飏扇,粉碎用磨、碾、碓等,都有彼此配合的农具。汉代利用杠杆原理制造桔棒和水碓,利用轮、轴的作用制造辘轳、连枷、飏扇,磨、碾、砻等,利用齿轮制造翻车,从而制造了一批省力、高效的新农具。
——《两汉农具及其在中国农具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1771年,理查德·阿克莱特的第一个纺织厂便是在德比郡溪流旁的水力工厂,其生产过程经常会受到季节性水量变化的影响。1784年,瓦特虽然开发出了复动旋转式蒸汽机,但仍体积巨大,效率低下。曼彻斯特市区第一座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织工厂只好推迟落成,据W·查罗娜指出,这个工厂实际开工已经是1789年5月的事了。

——《英国史10讲》
材料三 产业组织方式的变迁是伴随着生产技术的变迁而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将分散的家庭作坊、手工工场转向纵向一体化的工厂模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许多大型企业集团。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为适应全新生产方式,无论是产业内部还是产业之间都将呈现出组织方式的新趋势: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和市场中,企业通过网络,跨越边界与环境相联系已成为最经常、最普遍的现象。
——摘编自《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产业组织方式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农具发展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成就取得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劳作方式的角度,说明工厂式生产的特征。(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三次科技革命引发的生产组织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
2、下图是分别在越南中部、泰国南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土的汉朝铜镜,有学者指出它们是汉朝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 )



图1 越南出土的四乳禽兽纹镜 图2 泰国出土的星云纹镜 图3 印度尼西亚出土的神兽镜(局部)
A、物质交流促进文明审美趋同 B、汉代朝贡贸易体制逐步发展 C、铸镜技术经由丝绸之路输出 D、丝绸之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
3、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 )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 B、成为宗教改革的工具 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
-
4、1897年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叶圣陶先生曾回忆道:商务的编译所是知识分子汇集的地方,早期留美、留日回来的很多先生都在商务的编译所工作过。后来创办的几家出版业中的骨干大多是从商务出来的,还有许多印刷厂装订厂,情形也大多相同。上述材料表明商务印书馆( )A、培养了大批出版业技术力量 B、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大众化 C、推动了近代翻译活动的开展 D、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5、如图是普法战争初期的法国漫画,选自《想象中的胜利》。漫画中的俾斯麦正拿着扫帚,催促着混乱的普军逃跑.“快啊!快啊!你们这群蠢货!”。该漫画( )

《拿着扫帚的俾斯麦》
A、准确描述了战争真实 B、反映出普军纪律严明 C、塑造了英勇的法军形象 D、低估了普鲁士国家实力 -
6、1398年绘制成的《大明混一图》以大明王朝版图为中心,东起日本,西达欧洲,南括爪哇,北至蒙古。域外地区尤以欧非地区最为详尽。这一史料可用于( )A、了解明初的外交观念 B、研究郑和下西洋的路径 C、印证西学的广泛传播 D、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7、秦汉和隋唐时期,立国的重心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呈现“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国态势:中唐至宋,立国态势逐渐转变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一转折( )A、基于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B、基于中原和北方民族交融 C、导致了中国政治重心南移 D、推动了政府赋税制度变革
-
8、1918年至1920年,大流感席卷全球,期间美国死于流感的人数约为67.5万人,关于大流感的起源,美国媒体众说纷纭,有“西班牙流感说”“俄国流感”“德国流感说”“中国流感说”。据此推断,这表明当时美国( )A、参加一战引发了疫情传播 B、媒体掩盖了疫情传播真相 C、意识形态左右了疫情报道 D、国家应加强公共卫生管理
-
9、下图为近代某一时期意大利威尼斯的帆桨商船航行路线变化草图。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地中海周边文明趋于衰落 B、殖民战争阻断传统商道 C、工业时代传统航运业落伍 D、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
10、以下为1763年从伦敦发给魁北克(今加拿大东南部) 总督默里的训令。训令的主要目的是( )
此乃帝国之明确旨意和愿望:汝等不得以任何借口,有违国家的最高愿望,去同意建立和危害或有损于我王国的任何制造业和任何贸易;对于建立此类制造业或此类贸易之任何企图,汝应竭尽全力阻止、反对并予以限制。
A、维持贸易独占 B、压制民族势力 C、攫取商业利润 D、促进产业互补 -
11、下图为1914年英、美、德、法、日、俄主要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所占比重情况(输出总额为100%)。其中①代表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
12、工业革命的发展给19世纪的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而工人阶级生活贫困,住房拥挤昏暗,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干净水源。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B、贫富分化日益凸显 C、经济危机影响广泛 D、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
13、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不仅分别成为埃及和巴拿马的经济生命线,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之地。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大运河的开通( )A、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B、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C、刺激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D、导致世界市场的形成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5-1850年,伦敦的人口从100万猛增至250万。据不完全统计,1857年,伦敦每天直接将各类生活污水排向泰晤士河的下水道的实例近150条;泰晤士河两岸的大量工厂也大多将其污水直接排向泰晤士河。每逢海水涨潮,污水与垃圾不但无法排海,还会倒灌进伦敦。1858年6月笼罩整个伦敦的“大恶臭”便与此有关。1858年8月2日,伦敦市议会扩大了大都市工程委员会的权力,授权它尽快实施并完成改善伦敦主下水道的工程。工程师依照伦敦地形,顺势设计了三条主干道,从而令污水被引导至泰晤士河出海口排出。此外,出海口加设了水泵站,每日海水退潮时才会打开水闸,令污水顺潮势被海水冲向远处。该工程历时十六年,英国人自豪地称其为“工业革命的建筑奇迹”。该下水管道系统有效缓解了泰晤士河的恶臭现象,并且至今仍然在发挥主要排污作用。
——摘编自苏禾《泰晤士河百年治污启示录》
材料二 苏州河又称吴淞江,20世纪50年代时,沿河两岸集中了近千家企业,至20世纪70年代,苏州河(上海)市区段及主要支流终年黑臭,鱼虾一度绝迹。苏州河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成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所面临的突出问题。1988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同志题词“决心把苏州河治理好”,拉开了苏州河治理的序幕。1993年12月,投入巨资打造的污水合流一期治理工程建成通水,削减了苏州河的污染负荷,但没有使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1996年,上海市政府成立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市长亲任组长,这是中国最早的河长制。1999-2011年,上海市实施了3期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苏州河实现了向景观河的蜕变——苏州河干流底栖动物生物量和需氧物种明显增加,市区段发现成群的小型鱼类,呈现生态恢复迹象。
——摘编自赵敏华、龚屹巍《上海苏州河治理20年回顾及成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泰晤士河治理与现代中国苏州河治理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州河、泰晤士河治理的共同影响和启示。 -
15、“会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天竺舞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之散序,用敬述所进曲作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法曲》。”材料反映了唐玄宗统治时期( )A、政治制度创新 B、文化辉煌灿烂 C、民族关系和睦 D、文化政策兼容
-
16、南北朝时,北方的儒学已失去官方的政治支持,南方政权也受制于地方势力,没有庇护旧官学的力量,僧侣们则无所顾忌,颇有挥洒余地。据此可知,当时( )A、佛教逐渐实现本土化 B、政治分裂推动思想繁荣 C、南北方文化日益趋同 D、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
17、一些俄国贵族青年军官参加了1812年打败拿破仑的战争,他们并没有因胜利而欢欣鼓舞,反而在看到法国拥有更自由的社会和更富足的生活后,开始反思俄国的落后,成为俄国最早一代的革命者。这反映出拿破仑战争( )A、实现了欧洲社会思潮的转向 B、促进了东西欧文明间的交流 C、推动了进步思想在俄国传播 D、加速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
18、新加坡建国时,两极政治格局已形成。对此,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语文(言)问题就是政治问题,新加坡身处马来海洋之中,我们必须认清这个事实。1965年新加坡独立,我面对新加坡人口虽有75%华人,却不能以华文作为共同语和工作语的困难。”李光耀认为汉语未能成为新加坡共同语是因为( )A、殖民文化占据了主导 B、各种族缺乏文化认同 C、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 D、华人政治地位的低下
-
19、有学者指出,“希腊化时代”这样一个带有浓厚的希腊中心主义色彩的用语并没有充分反映出这一时代文化的特点,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融合,创造出了博采众长的文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希腊文化优于东方文化 B、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C、亚历山大远征的进步性 D、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
20、汉武帝之前,儒家思想经历了从春秋时期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期、西汉初年的 ( )A、应运而生—巍然大宗—遭受打击—逐渐复苏 B、孔子创立—受到欢迎—遭受打击—巍然大宗 C、孔子创立—巍然大宗—受到重视—逐渐衰落 D、应运而生—受到冷落—逐渐复苏—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