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图5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英国四类商品进口额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导致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图5
A、英国经济竞争力下降 B、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 C、欧洲产业结构的调整 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
2、表2为1935—1950年美国对外投资中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情况统计(单位:亿美元)。这两种投资的结构性变化反映了美国( )
表2
类型
年份
私人投资
政府投资
1935
135
101
1940
122
221
1945
147
222
1950
190
354
A、恢复经济发展的努力 B、放松了对拉美的控制 C、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D、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
3、图4为1918年10月23日英国《笨拙》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大兵与文官》。该漫画揭示出( )
图4
A、英国对德国的强烈担忧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 C、战后国际关系体系的脆弱 D、英、法、美利益诉求的一致性 -
4、在某些意义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启蒙思想家的继承者,因为他们都相信犯罪和贪婪是罪恶环境的产物,也相信社会将趋于完美。但相比之下,空想社会主义者更为“激进”,这是因为他们把关注的重心转向了( )A、经济规律 B、理想社会 C、社会正义 D、阶级斗争
-
5、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徒、帮工不论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资格就可以成为行会成员;13世纪以后,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面临着更高的入会门槛,行会成员逐渐成为世袭身份。这反映出( )A、技术革新速度加快 B、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C、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D、王权对城市的控制加强
-
6、图2为古埃及国王献给太阳神庙的大白陶罐;图3为19世纪北美印第安人达科他族首领水牛皮袍上的一份年表的片段。据此可知( )
图2
图3
A、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B、采用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 C、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 D、年名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 -
7、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表示,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分布在苏联、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很难说这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的基础上”。中国的外交主张中与这种认识相契合的是( )A、结伴而不结盟 B、改善南北关系 C、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D、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
8、1979年,中国科学院将办院方针概括为“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1984年,提出的新办院方针是“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办院方针的调整旨在( )A、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B、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C、促进科学技术人才流动 D、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
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在“红旗”“红色”“工人”“青年”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
10、1926年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他强调的是( )A、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 B、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 C、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 D、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
11、表1为1846—1905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况统计。这体现了( )
表1
年份
人次
城市
上海
汉口
天津
北京
1846—1860
14
3
0
0
1861—1875
120
19
0
0
1876—1890
193
10
2
0
1891—1905
353
20
67
14
A、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 B、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 C、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
12、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 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
13、图1为《宋史·王猎传》中的相关记载。王猎的经历反映出宋代 ( )
王猎,字得之,长垣人。累应进士不第,乃治生积钱,既而叹曰:“此败吾志也。”悉以班(分发)诸亲族。庆历用兵,诏求遗逸,范仲淹荐之,得出身为永兴蓝田主薄。……
图1
A、士人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B、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 C、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经济发展影响选官方式 -
14、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 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
15、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 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 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 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
16、钟表诞生于13-14世纪的欧洲,后来不断取得发展并逐渐传播开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伦敦伊丽莎白塔(“大本钟”)
大本钟位于英国议会大厦主体的东北角,1858建成,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起到了准确报时的作用,是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后来成为伦敦的重要标志。
▲乾隆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
该更钟把我国传统夜间计时的“更”与西方计时的“时”、“分”有机结合起来。囿于财力、技术、观念、社会需求等因素限制,更钟制作大多是在宫廷中进行。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7、人口迁徙不断改变着各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耳曼人的家乡在欧洲北部,他们不断向西迁徙……几年后,日耳曼人中最著名的西哥特人也开始了大迁徙。6世纪,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的王国日渐兴盛。东哥特人所建立的王国则包括多瑙河沿岸的多个行省和意大利。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也由日耳曼人各支所建立。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在496年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589年西哥特国王卡列德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摘编自[荚]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上卷)等
材料二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广 东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对当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利兰·斯坦福在1865年10月10日给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摘编自徐国林《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
材料三
——数据摘编自陈冰《全球难民治理的出路在哪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日耳曼人所建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特征,并就文化特征例举其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华工承担的美国“宏大工程”的名称。(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代世界难民的主要来源区域。结合所学,列举二战以来联合国为保护难民基本人权做出的努力。 -
18、2022年12月23日,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成功举办,参与申报的联盟城市总数增至34个。其中,属于浙江的有宁波、丽水、杭州、温州4个。下表为这些城市古代开展海外贸易的有关信息:
城市
简介
宁波
唐朝时称明州,宋、元、明三代,都曾在此设立机构,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2016年,宁波天童寺、保国寺等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海上丝绸之路”首批29处申遗点名单。
丽水
丽水古称处州,其下辖的龙泉县盛产的青瓷享誉世界,是中国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宋、元、明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使者和见证。青田则被誉为“华侨之乡”有300多年的华侨史,30多万华侨遍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杭州
北宋至元的杭州天目窑,主要烧制青白瓷、酱釉瓷及少量黑釉瓷,其烧制工艺代表同时期民窑的较高水平。天目窑瓷器还承载了天目山等地区佛教及其所蕴含的茶道文化的传播功能。
温州
温州地处龙泉溪下游、瓯江河口。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荣获“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展”,证明了温州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港口。证明了温州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港口。
自选一个浙江省的代表性城市,为其参与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撰写一则历史名片。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安努(众神之父)和恩利尔(大地和空气之神)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太阳神和司法天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随着平民社会地位的升高,一个新的呼声也就跟着出现——让拥有少量财产的人也享有法律上的地位……在《十二铜表法》产生之前,罗马社会事务主要靠习惯法来调节解决,贵族经常地任意解释,使得法律的实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平民选出的保民官的一再努力下,贵族平民“终于达成协议”。这是由贵族和平民以过去的习惯法为基础共同制定的成文法,内容包括公法与私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等。
——摘编自刘招静《<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起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汉谟拉比法典》前言的主要内容,并阐述该法典的历史价值。(2)、根据材料二,扼要说明《十二铜表法》制订的背景,并概括其特征。 -
20、读下图《世界人口统计图》( 1968年绘制,单位:百万) ,对其中人口数量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1650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非洲
100
95
90
95
120
198
亚洲
327
475
597
741
915
1320
拉丁美洲
12
11
19
33
63
162
北美洲
1
1
6
26
81
168
欧洲与苏联
103
144
192
274
423
593
大洋洲
2
2
2
2
6
13
总计
545
728
906
1171
1608
2454
①英美等国陆续颁布奴隶贸易禁令后非洲人口开始缓慢增长
②18世纪亚洲人口快速增长与外来高产作物传入和推广有关
③美国独立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消失推动人口飞跃
④澳大利亚金矿发现是大洋洲人口摆脱停滞状态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