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 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在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后欧洲国家各国纷纷卷入其中。最终交战双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混战局面。这场战争之后( )A、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B、确立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原则 C、欧洲各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建立起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
2、 “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蕃,故名。”材料描述的物种( )A、是美洲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B、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C、对亚洲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D、由西班牙人从美洲带回欧洲
-
3、 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下列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A、羽蛇神金字塔是古代美洲埋葬死者的陵墓 B、伊本·西那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是重要世界文化遗产 C、米隆的《掷铁饼者》是古希腊人物雕塑的典范 D、史诗《摩诃婆罗多》是研究高丽王朝历史的重要典籍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缺医少药。1965年,毛泽东指示,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积极为农民防病治病。无固定薪金、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大量涌现。据此可知,乡村医生( )A、实现了农村医疗能力的提升 B、解决了中国农村的医疗难题 C、建立起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D、使乡村医疗的财政投入快速增加
-
5、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选出的辖区政府18名委员中,有共产党员7名,徐特立(共产党员)当即申请退出,经大会通过,以党外人士递补。此政治实践( )A、扩大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成果 B、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C、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D、完善了根据地基层治理体系
-
6、 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下列有关书籍发展历程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早期的简策和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B、毕昇的发明推动了胶泥制的活字在社会上的普及 C、埃及莎草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材料 D、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况
-
7、 中国历史上有种种社会福利与互助的措施,唐宋以来,由于人口增加,社会愈加复杂,福利与互助措施也随之增加。唐代政府设有福田院与悲田院,收容老病孤寡之人。南宋朱熹创设民间社仓而使三仓具备,沿用至清仍不衰。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是( )A、社会救济与优抚体系完备 B、政府与民间力量相结合 C、避免了阶级矛盾的出现 D、民间救助活动日益增多
-
8、 以下对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按时间进行的排序正确的是( )A、制瓷工具:坯车—匣钵—支钉 B、灌溉工具:杠杆—筒车—翻车 C、耕作方式:犁耕一锄耕一刀耕 D、纺织工具:提花机—纺织机一陶纺轮
-
9、 晋朝有一位叫李忽的女子,因发觉自己的父亲谋反,便杀了父亲,断狱者并不认为其大义灭亲,而是认为其“无人子之道”“伤风污俗”,于是处以极刑。这表明该判决( )A、注重维护儒家的三纲五常 B、根本目的是维护家庭伦理 C、存在轻罪重罚现象 D、象征中华法系的最终形成
-
10、 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该思想主张( )A、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念 B、有利于维系中央集权制度 C、受到西方政治理论的影响 D、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性和包容性
-
11、 【走向整体的世界】
材料 直到1500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美洲,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而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则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最后甚至远至澳大利亚,导致那里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因此,旧的庆祝欧洲“海外发现”价值的观点,受到历史学家们的广泛挑战,他们从土著美洲人或非裔美洲人的角度来探讨欧洲扩张经历。依据上述观点,哥伦布于1492年首次出航美洲,与其说开启欧洲人扩张和征服的英雄历史,不如说是启动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1)、材料一中,马克思揭露了殖民主义的哪些罪恶?(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欧洲殖民侵略“双重的使命”的认识。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社的领导人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有的是这个派别,有的是那个派别,完全以工人阶级的本性,爱国的热情搞这么一个起义。
材料二 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
材料三 “凡尔赛当时具有先进的军队和武器,国民自卫军怎么抵得过呢。”
材料四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恩格斯
(1)、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2)、巴黎公社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
14、 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1517年马丁·路德写出《关于赎罪券的95 条论纲》,在论纲中提出“信仰得救”理论,个人可以通过阅读《圣经》和上帝直接对话,个人理解是支配自身行为的唯一指南。《论纲》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他坚持主张由国家掌握宗教领导权,得到部分诸侯和世俗统治者的认同。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在意大利“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文化因素,指出马丁·路德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中所起的进步作用。(2)、根据材料二归纳卢梭的观点。结合所学,列举英国和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各一位,并简要分析启蒙运动的作用。 -
15、 英国殖民政府在1920年8月通过的《仰光大学法》中规定,缅甸只能办一所大学,学生人数必须控制在限额以内,而且学生必须在校寄宿;另外,和学的学生必须掌握流利的英语,否则需经过一年的补习。由此可推知,英国颁布这一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A、遏制缅甸教育的发展 B、促进英缅文化交流 C、维护英国的殖民统治 D、打击缅甸独立势力
-
16、 1852年,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摧毁和打碎旧国家机器,但是对“打碎”的含义还没加以具体的阐述。1871年6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详细阐述了“打碎”包括破坏旧的国家压迫性机关,也包括改造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合理职能。这说明( )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B、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C、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巴黎公社因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而失败
-
17、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匹兹堡和华盛顿等城市一万多个单位的35万工人举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罢工,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八小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美国社会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B、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到美国 C、工人阶级积极争取合法权益 D、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
18、 如果说在“光荣革命”之初,行政与立法的关系尚不明确,国王与议会有可能各行其是;那么到18世纪中叶,立法权已高出行政权,任何政府要想存在,就必须取得议会多数的支持。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议会改革开展的影响 B、责任内阁制的完善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国王权力逐渐衰落
-
19、 16世纪的笛卡尔认为,用数学推理的方法,可以认识世界;而牛顿提出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说明了自然界本身运动的自然法则控制着物质世界。这些科学的成果,使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也有一定的自然法则,这种法则是摆脱“神”的控制而自行发展的。这可用于说明( )A、启蒙运动促使欧洲人文主义的复兴 B、文艺复兴使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 C、人文主义思想被欧洲社会普遍接受 D、科学发展丰富了人文精神的思想内涵
-
20、 到了16、17世纪,佛罗伦萨等城市繁荣的景象已不复存在,而安特卫普(今属比利时)、塞维利亚(今属西班牙)、鹿特丹(今属荷兰)则成为新兴的贸易都市。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荷兰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 B、意大利生产方式落后 C、英国最先开辟了新航路 D、国际商业路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