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15世纪中叶,受惠于印刷技术的革新,欧洲各国本土语言的出版物逐渐兴盛。各国本土方言,受惠于印刷机的力量而勃兴,最终瓦解了万流归宗的欧洲拉丁文化。这表明印刷技术的革新( )A、加速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 B、促进了近代生产方式的产生 C、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瓦解了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
-
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传统知识框架内构建了与“文明”对立的“邪恶野蛮”的美洲土著人形象,将他们“怪物化”“妖魔化”和“野兽化”。他们构建的印第安人“非人化”形象,在欧洲殖民者征服和殖民美洲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欧美之间的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 B、欧洲殖民者试图美化其扩张行径 C、殖民扩张给美洲带来了先进文化 D、印第安人的落后造成挨打的局面
-
3、如图所示为古代埃及父亲对孩子的教诲。这表明古埃及( )
一位父亲教孩子要孝敬母亲:
绝不可忘记你母亲的大恩……十月怀胎,备极辛苦,哺养怀抱,不辞劳瘁。为你揩屎揩尿,从无一丝厌烦。为你上学,为你备膳,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另一位父亲告诫儿子要善待妻子:
专注你的事业,美化你的房屋,爱护你的妻子。别使她饿着,别使她冻着……和睦相处,让她高兴,她会使你受益……假定你们相处不善,那你的家庭便会破败。
A、家庭伦理教育受到重视 B、父亲在家族中地位显赫 C、家庭成员关系较为和谐 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
4、原始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东亚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原始村落这一分布特征得益于( )A、精耕细作原始农业的出现 B、大河流域便利生产和生活 C、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 D、先民抵御外敌入侵的需要
-
5、如表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汽车领域颁布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颁布( )
时间
政策
1986年
党中央作出亚大战略决定,将“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
1994年
第一份汽车产业政策《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颁布实施,汽车工业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2004年
国家颁布实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开始实施,其中确立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行政许可事项延续至今
A、实现了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 B、开启了国人自主造车的新时代 C、促进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开放 D、引领和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
6、如表所示为1984年广州市原八区交通模式占比统计。由此可见,当时广州市( )
方式
慢行交通
个体机构
公共交通
步行
自行车
摩托车
小汽车
公共汽车
出租车
轮渡
比例(%)
39.2
34.0
0.4
4.6
19.2
0.3
2.3
73.2
5.0
21.8
A、非机动化出行处于主导地位 B、城市交通近代化尚未起步 C、自行车开始受到人们的推崇 D、市民的生活节奏日益舒缓 -
7、20世纪30年代,曾有大批犹太难民远渡重洋,踏上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土地,寻求新的生机。据统计,从1939年开始,犹太难民以每周1000人的速度涌向上海。巅峰时期,总人数甚至突破了两万五千人,上海成为主要避难地。中国对犹太难民的收容( )A、推动了世界难民日的提出 B、践行了联合国难民救助的有关原则 C、彰显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D、帮助犹太人彻底摆脱了法西斯蹂躏
-
8、如表为中国古代部分交通规则条令。这些规则的制定( )
规则条令
出处
凡行路巷街……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
唐《仪制令》
诸于城内街巷及市井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
唐《唐律疏议》
凡骑马碰伤人,除依律拟断外,仍将所骑之马给予被碰之人
清《大清律例》
A、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 B、带动了古代商业市镇的兴起 C、形成了遵守交通的风尚 D、有利于规范人们的出行秩序 -
9、辽宋夏金时期,大批精通汉、藏、西夏语,并具有较高佛学修养的回鹘僧人通过丝绸之路进入西夏,这些人在引入大乘佛教的同时,又把汉、藏文佛经译成西夏文。西夏境内的丝绸之路也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重要路径。同时,回鹘的服饰与装束也通过这一路径传入西夏。由此可见,当时( )A、西域服饰受到中原地区青睐 B、传统主流思想文化遭到削弱 C、商路贸易推动东西文化交流 D、西夏文字创制助推国家统一
-
10、宋代,朝廷对进出口货物实行抽分制度,即将货物分成粗细两色,官府按一定比例抽取若干份,所抽货物要解赴都城(抽解);按规定价格收买船舶运来的某些货物(博买)。经过抽分、抽解、博买后所剩的货物仍要按市舶司的标准,发给公凭,才许运销他处。宋代的做法( )A、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B、有利于规范商人的外贸行为 C、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保障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
11、早期阶段的云冈石窟,面相丰润,高鼻深目,具有浑厚淳朴的异域风格。晚期的石窟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我国北方石窟艺术的代表。云冈石窟造像的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A、宗教成为维系北方政权的支柱 B、佛教艺术的本土化过程 C、北魏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局面 D、魏晋国人审美观念趋同
-
12、有学者指出:“魏晋时期,进入中原的各族,在文化上、社会经济上都在学习汉族,虽然深浅不同,也不是整齐划一、但表明了一种倾向,胡族与胡族之间的融合,将让位于胡汉之间的融合;以地域区分民族,将让位于以文化区分民族。”其意在说明( )A、中原文化对游牧民族影响深远 B、各民族间的差异性逐渐消失 C、北方黄河流域社会局面较稳定 D、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
13、如表为春秋时期管仲的相关言论。由此可见,管仲( )
言论
出处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管子·权修》
关者,诸侯之陬隧(通道)也,而外财之门户也,万人之道行也,明道以重告之。
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虚车勿索,徒负勿入,以来远人
《管子·问》
A、秉持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重视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 C、反对工商食官的社会现象 D、注重提升百姓的道德素养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回望历史,中华文明很早就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理理念与制度体系,并世代传承,与时俱进。由此我们看到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前后更替或同时并存,但治理体系既没有因此中断,也没有各行其是,而是表现出高度的同质性……王朝易代频繁与治理体系稳定并行不悖,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特点,但并不是说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的治理没有高下之分,更不是说治理体系与王朝兴衰毫无关系。恰恰相反,善于从历史中总结治理经验,并固化为制度,是许多王朝保持长期兴盛的奥秘。
——摘编自卜宪群评“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存世的大量文献中,有很多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字书写、镌刻在一起的文献,形成颇具特色的合璧文字文献。
汉代
汉文、佉卢字合璧钱币“马钱”
魏晋至唐朝
最早的双语词汇表《汉语-于阗语词汇》
汉文、突厥文合璧《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
藏文、汉文合璧《唐蕃会盟碑》
汉文、回鹘文合璧题记
宋辽夏金时期
汉文、西夏文合璧《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
双语双解西夏文、汉文对照词语集《番汉合时掌中珠》
西夏文、汉文合璧历书及社会文书
西夏文、汉文合璧壁画题记
用藏文注音的西夏文佛经
汉文、契丹文合璧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
元代
六体文字石刻
五体文字合璧夜巡牌
四体文字合璧至元通宝钱
汉文、回鹘文、叙利亚文合璧《也里世八墓碑》
明代
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对照的《译语》
汉文、藏文合璧的《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序
汉文、彝文合璧碑刻
清代
多种合璧文字的《译语》
满文、汉文合璧文献;多文种合璧文献
满、汉、蒙古、藏四体文字合璧碑
——整理自史金波《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例证——中国古代合璧文字文献刍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合璧文字文献形成的特点。(2)、选取材料整体或任一历史时期,就“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写道:“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辞。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泉州港船舶往来频仍,“杂货山积”,却被“蕃商至必使诸广东,否则没其货”的旧规严重束缚。熙宁五年诏发运使薛向曰:“东南之利,舶商居其一。比言者请置司泉州,其创法讲求之。”元丰五年(1082年)知州陈偁向朝廷极力建议在泉州设立市舶司。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批复“诏泉州增置市舶”。《方舆胜览》记载,“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泉州,号‘蕃人巷’,每岁以大舶浮海往来,致象犀、玳瑁、珠玑、琉璃、异香、胡椒之属”。
——摘编自傅宗文《宋代泉州市舶司设立问题探索》等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北部长城一带至辽东地区,形成了经济繁荣、华夷杂处的边境社会。为应对这一情况,明朝政府于1558年接近了山东半岛至辽东半岛的海上航路;1567年松弛海禁,允许漳州府月港的民间海外贸易;1570年以降,在北部和东北地区的大同、张家口、抚顺等地相继开放“互市”。在相继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后,清朝于1684年开海;1727年重开南洋,此后东洋和南洋贸易一直持续至清末。18世纪的广州成为环球海上航路的重要中转港。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
材料三:19世纪以来,西方人惯于站在欧洲立场,以开放——封闭、文明——野蛮二元模式,评述亚洲各国尤其是中日两国对外政策。用“闭关锁国”形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是特定时代“西方中心主义”影响的产物,并不是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客观描述。由于“西方中心论”对中国历史研究的影响广泛且深入,我们应该对中西方历史进行重新认识,依据客观历史特别是本土资源,解构和突破“西方中心论”的理论体系,在国力提升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史学话语体系。
——摘编自顾銮斋《中国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的“西方中心论”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在泉州增设市舶司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中后期至清前期对外贸易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构建“自己的史学话语体系”。 -
17、明清之际,江南是全国最大的棉布生产区,每年从华北地区输入北花,从湖广输入襄花。山东、河南等植棉区,每年从江南大量输入棉布、向江南等地输出棉花。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区域间经济联系密切 D、全国商业网络形成
-
18、下表是1600-1812年清朝的农业生产和人口统计表。这主要说明当时( )
年份
总人口
(千人)
农业人口
(千人)
耕地
农业人口人均粮食(斤)
总面积
(千亩)
农夫人均
(千亩)
总额
净额
余额
1600
120000
97200
725464
27.52
1765
819
469
1766
200000
170000
1036109
25.22
1700
789
439
1784
300000
255000
1009354
16.75
1122
521
171
1812
350000
297500
1050436
14.94
1012
470
120
A、农业经营模式发生根本转变 B、农业生产技术出现倒退现象 C、人口过度增长资源危机突出 D、粮食产量受经济作物的影响 -
19、《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洪武二十二年二月乙卯,“命荆州左护卫并黄州、常德、岳州、沅州、蕲州、武昌诸卫各营房三十间,以居鞑靼军人。”据此可知,明代卫所( )A、促进了民族地区发展 B、主要职能已经发生变化 C、分割了地方的行政权 D、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20、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人口密度图。以下现象属于该历史时期的是( )A、两税法保证财政收入 B、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C、提倡清谈的玄学兴起 D、专制集权空前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