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 1918年,苏俄人民委员会设立总局管理体制,由各个管理总局分别管理面粉、火柴、水泥、纸张等领域的经济生产。企业无需进行经济核算,只需完成管理总局提出的计划即可。到1920年底,国有化企业已达到37226家;由此推知,当时苏俄( )A、建国伊始迅速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 B、旨在适应战争需要而集中国家财力
C、积极推进公有化进而转移社会矛盾 D、政策调整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
2、 如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部分地区的斗争。这些斗争共同( )
时间
国家
斗争
1882年
埃及
阿拉比领导军民反对英国侵略
1896年
埃塞彼比亚
阿社瓦战役
1908年
印度
孟买十多万工人进行政治总署工
1910-1917年
墨西哥
颁布1917年宪法
A、体现了反君主统治意识增强 B、改变了被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C、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凸显了被压迫民族的凝聚力 -
3、 如表为1871-1911年世界主要国家钢产量统计(单位:万吨)。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年份
美国
俄罗斯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中国大陆
1871年
7.4
0.7
0
25.1
8.6
33.4
—
1881年
161.4
29.3
0.2
84.6
42.2
180.7
一
1891年
396.7
43.4
0.2
235.2
76
320.8
0
1901年
1369
223.0
0.9
639.4
142.6
498.3
—
1911年
2405.6
385.5
28.8
1501.9
383.7
656.6
7.8
A、美德两国生产力水平提升的最快 B、英日同盟促进日本钢产量的猛增
C、俄罗斯成为帝国主义最薄弱环节 D、欧洲各国钢产业始终领先于世界 -
4、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宣称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追随英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B、已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C、不干涉欧洲列强的政治事务 D、帮助拉美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制 -
5、 1832年英国议会决议重新分配议席——减少一些衰败选区的议席,增加人口增长郡的议席,降低选民财产和身份的资格要求,使当时得到选举权的成年男子占比增加到16%。这一举措( )A、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 B、引发了英国资本主义政体的改革
C、使广大工人和雇农可参与政治管理 D、使工业资产阶级完全掌控了政权 -
6、 16-18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殖民地实行不同的殖民政策。西班牙是由国王任命总督及高级官吏,并派人监督总督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权,葡萄牙国王任命总督后让总督享有独立的行政权和征税权。这些差异( )A、有助于两国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B、使西班牙攫取更多的美洲土地
C、体现了葡萄牙殖民地较强独立性 D、引发两国从非洲贩入黑人奴隶 -
7、 拿破仑三世上台后,把法国视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大国,主动挑战本来保护法国的“维也纳体系”,成了体系掘墓人的同时,不断推着普鲁士走。其最终结局是( )A、推动法国建立帝制政体 B、引发民众进行巴黎公社革命
C、助力德意志完成了统一 D、促使欧洲政治文化得以重构 -
8、 1810年,德国人洪堡以“知识的总和”为理念,创办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研究合一”的精神,要求大学完全以知识及学术为最终目的,而非实务人才的培育。这一做法( )A、确立了近代国民教育的制度 B、有利于大学的商业化
C、顺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 D、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 -
9、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萨诺-皮埃特罗创作的《圣母加冕》祭坛三联画中,圣母、耶稣和圣奥古斯丁皆穿着华丽的丝绸服装;在红色帷幔的背景和圣母的袍服上,可以清晰辨认出凤凰的图案。这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文主义者( )A、受东方文化的影响 B、使古典希腊罗马文化获得了再生
C、提倡探索人的奥秘 D、反对天主教会的腐败和禁欲主义 -
10、 1666年10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决定通过“避开直布罗陀海峡、海盗和西班牙国王的船队”,以“提高朗格多克省和吉耶纳省的优势”促进贸易的繁荣。为此,他( )A、强化王权并基本统一了法兰西 B、授权官员开通米迪运河
C、宣传牛痘接种法遏制瘟疫蔓延 D、资助卡蒂埃开辟新航路 -
11、 如图是一幅近代史上的物种传播图。这一食物物种最有可能是( )
A、小麦 B、水稻 C、粟米 D、马铃薯 -
1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632-750年)首先传遍中东地区,然后向西传到比利牛斯山脉,向东传到中亚地区;最终结果,实际上是把地中海变成了穆斯林湖。”这里被传播的项目是( )A、中国传统的造纸术 B、阿拉伯地区兴起的伊斯兰教
C、西亚的腓尼基字母 D、巴勒斯坦地区产生的基督教 -
13、 1302年5月10日,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除了教会和贵族的代表之外,还召集每个城市的两名市民代表参加会议以支持国王,由此确立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腓力四世的举措旨在( )A、建立等级君主制 B、落实民族团结 C、与罗马教廷对抗 D、实行寡头政治
-
14、 公元前4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世纪,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往往是马其顿人)经常戴着传统法老的王冠等埃及服饰处理政务、巡游属地。其目的在于( )A、宣传推广希腊文化 B、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C、争取埃及人的支持 D、吸引学者前往研究希腊文化 -
15、 如图是考古界发现的公元前3000年流传下来闻名世界的泥版文物。作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文字记录,它( )
A、是研究古代苏美尔文明的重要实物 B、炫耀了汉谟拉比国王的功德
C、记载了古埃及法老设置的官僚系统 D、属于早期克里特文明的物证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405年7月11日,奉成祖命,郑和率2.78万人第一次下西洋。回航途中,郑和从容指挥打败海盗袭扰,船队满载着象牙、胡椒、香料和药材等顺利回国。1407年,郑和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了真腊(今柬埔寨)迄罗(今缅甸)等地,向当地人民传授凿井、筑路、农作物栽培等技术;还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属制品和书籍等运往国外。1409年,郑和奉旨第三次下西洋。船队到锡兰,提前察觉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陷害预谋,才免遭不测,后押解亚烈苦奈儿到南京皇宫,明成祖对其宽大处理,放回锡兰。至1433年,郑和船队先后七下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等地,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梁启超先生曾评价道“郑和下西洋后而移居南洋诸岛,当不下五百四、五十万人,加上与土著人杂婚者,当及七百万人。”到了明朝后期大约有十几万华侨散居在南洋各国。
——摘编自朱光立《浅谈郑和下西洋对当下意识形态传播的启示》(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功绩。(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和取得功绩的原因。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经济繁荣、文化先进而军力孱弱的北宋和南宋,都是在少数民族政权的强大武力面前退出历史舞台的。在许多时候,用武力取胜的一方往往需要从失败者的文化里吸取更为强大的养分,否则胜利者将面临困窘、挫折乃至惨败的后果,这就是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律背反。值得注意的是。
在征服与被征服之前,落后的民族已自觉地学习先进民族的文化,以增强国力;在征服成功之后,这种学习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全新建设。宋辽夏金元时期的文化大整合,使少数民族的汉化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汉文化的生命力也得以提升和完善。从文化史的角度看,被征服者最终征服了征服者。——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第二版)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明确,史论结合)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春秋时期,音乐是贵族教育中的重要的项目,一切典礼里都有音乐。当时孔子听了韶乐曾经“三月不知肉味”,他的教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讲音乐和前人不同之处在于他特别注重音乐的感化力,他确信音乐不独可以陶冶个人的性灵,并且可以改变社会的品质。为尽量发挥音乐的道德功用,他有两种主张:第一,音乐要平民化,他的门人子游做武城宰,便弄到满邑都是弦歌之声。第二,音乐要受国家统制,低劣的音乐要被禁绝,当时郑国的音乐最淫荡,所以他倡议“放郑声”。
同时期的雅典知识分子也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比其它教育都重要,音乐能滋润人的心灵:“外观之美,音韵之和,能深印于儿童之心。其所引入者为善,则其将来发表于外者也为善。所引入者为恶,则其发表于外者也为恶。凡音乐上得良好之学问者,则其辨别美恶,仿佛出于天性”。亚里士多德也在《问题篇》中指出:“音乐在本质上是令人愉快的,在和谐的乐调和节奏之中,仿佛存在着一种和人类心灵切合或血缘关系”。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等(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中西方对音乐教育的相同认识并分析其原因。(2)、 根据材料,指出孔子提倡的音乐教育与古希腊的不同,并结合所学予以简评。(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谈谈你对孔子“放郑声”的认识。 -
19、二战前,有史学家认为,历史应当是“进步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标尺”,代表进步的文明启迪落后的文明;二战后,不少史学家则认为,各个地区都可以有自己的时间观念和历史叙述方式。这一变化,更凸显( )A、历史内在的教化功能 B、历史价值体系的重构
C、历史研究的主观色彩 D、历史表达的多元视角 -
20、孟德尔(如图)在得知《物种起源》问世后,充满信心地说“看吧,我们的时代到来了”。其信心源于( )

孟德尔(1822-1884)
现代遗传学奠基人。奥地利一所修道院的修道士。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块园地,种植了豌豆,山柳菊,玉米进行杂交实验。潜心研究8年,豌豆杂交实验非常成功。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A、实验成果得到了印证 B、科学实验的严谨精神
C、突破了神权思想束缚 D、进化论逐步成为共识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