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唐律疏议》规定,“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告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祝诅祖父母、父母者,流”。下列选项中,与其内涵相似的是( )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C、准五服以制罪 D、“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
2、经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然而,统治集团的腐败之风日益蔓延。河间王元琛饲养10余匹骏马,皆以银做马槽,以金做锁环。土地兼并严重,胡汉贵族竞相占夺耕田,如汉族大族李显甫率宗族数千家在殷州垦占方圆五六十里地区。上述现象说明这次改革( )A、仍存在严重的阶级矛盾 B、维护了鲜卑贵族的利益 C、加快了北方民族的交融 D、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
-
3、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剧烈变化,郡县制代替了分封采邑制,建立征兵制和常备兵,形成了一系列官僚制度,主要有俸禄制、符玺制和上计制。这( )A、有利于各国国君的和睦相处 B、源于周王室权威的丧失 C、表明中央集权政治初步形成 D、有利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4、据《尚书吕刑》所记,周代的刑罚,有墨(脸上刺字涂青)、劓(割鼻)、刖(断足)、宫(男去势,女禁锢)、大辟(斩首)五刑。法网严密,远远超过了前代。由此可见,西周( )A、国家治理走向科学 B、成文法已正式形成 C、法治思想已经成熟 D、法律体系持续发展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年,德意志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其中。战争开始时,德意志人口有3000万,战争结束时,只剩下1200万。三分之二的个人财产被破坏。很多曾经繁荣的大城市被削弱到只剩下躯壳,到处都是农民茅舍和贵族宫殿被烧焦的废墟,三十年战争给德意志留下的创伤几乎难以形容。……但是战争确立了新教与天主教的平等地位,各教派之间剑拔弩张的局面得到了缓解。
——(美)迈尔斯《世界通史(下)》
材料二 20世纪以前,一般认为国家拥有诉诸战争的权利。进入20世纪以后,国际社会开始通过法律形式限制战争权。主要相关条款如下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第十二条 第1款:“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联盟会员国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俟仲裁员裁决或法庭判决或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
《非战公约》(1928年)第一条 “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二条 “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联合国宪章》(1945年)第二条 第4款:“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第四十二条 “安全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
第五十一条 “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
——节选自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条约集》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德意志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战争带来的影响。(2)、参考材料二,运用20世纪的相关史实,围绕国际法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责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故就宋代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 莫不有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材料二 容闲是中国最早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的留学生,被称为“中国留学第一人”。由于容闳一生的追求和主要成就是促成一百二十名幼童赴美留学,因此又有“近代中国留学生之父”的美誉。“幼童留学计划”开创了近代中国留学的先河,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特开新纪元”的创举。
——波《论容闳西学东渐的价值理念及实践》
材料三 要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建设的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要坚持和健全重大问题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制度。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条例》,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监督、培训、交 流、回避等一整套管理制度。要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理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加强宏观管理。
——摘自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的通知》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钱穆所说“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从官员选拔的角度阐释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阐述清政府进行选官制度变革的原因与表现,并概括上述选官制度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
7、法律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和惩处;教化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治理的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法结合、出礼入刑构成中华法系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法文化的最主要特征,其形成是以古代法律的儒家化运动为背景,通过引礼入法的方式实现。引礼入法的历史过程对中华法系自身性格的塑造具有决定性影响,故不乏积极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值得强调的是,儒、法两家在追求和维系等级政治乃至纲常伦理秩序方面并无本质的差异。儒、法之争主要体现在手段和策略不同而已,及至“德主刑辅”、礼法并用思想被奉为一尊,两家即和衷共济了。
——选自《引礼入法奠定中华法系基石》
材料二 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一扫而光……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吃大苦,耐大劳,坚持“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和“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面貌,出色地完成石油会战,摘到了中国贫油帽子。
——《中外历史纲要上》
(1)、 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华法系的特点。以唐朝的律法为例,说说这一特点的体现。(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基督教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发挥了什么样的影响?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有何突破?(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说那个年代的时代精神,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
8、“色目人”的定义历史上有不同说法。宋人《南部新书》:“大中(唐宣宗年号)以来,礼部放榜,岁取二三人姓氏稀辟者,谓之色目人。”《元典章》记载:山东宣慰司询问中书省“未审何等为色目人”,中书省回复“除汉儿、高丽、蛮子人外,俱系色目人”。后又有济宁路询问“女真人张不花是否是色目人”,中书省答复“合与汉儿一体刺字”。对上述内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是佐证元朝施政随意的第一手史料 B、不同史料导致了历史真相趋向多元多样 C、历史事实应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 D、同一历史概念在不同时期内涵可能不同
-
9、如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学习笔记。其学习主题应是( )
A、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B、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 C、社区组织形成与发展 D、民主化与法制化趋势 -
10、 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下不是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运转的基本条件的是( )A、世界各国黄金储备充足,可以维持对黄金的充分兑换 B、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之上 C、美国黄金储备充分,以确保美元对黄金的有限兑换 D、美国经济实力雄厚,美元对外价值稳定
-
11、 德国于1863年颁布《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到20世纪初建立起较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据此分析,正确的结论是( )A、德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 B、德国建成的福利国家加重了财政负担 C、国家统一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前提 D、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由政府主导、立法保障
-
12、《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写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
-
13、人口的多少,人口和土地的比例关系,生产人口和非生产人口的结构等,是古代思想家在考察人口现象时主要关心的问题。对“口”中人口上升的原因解释正确是( )
①白银法定地位的确立 ②乡里制度的施行
③北美高产作物的传人 ④摊丁人亩的推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
A、英法美 B、英美苏 C、中苏美 D、美中苏 -
15、列宁曾说:“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国家的全部历史表明,资产阶级立宪国家的历史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明,更换部长的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这支队伍被资产阶级的气氛所笼罩,他们呼吸的就是这种空气,他们凝固了,变硬了,僵化了,摆脱不了这种空气,他们的思想、感情、行为不能不是老样子的。”上述言论旨在说明西方文官制度( )A、容易滋生官僚习气,产生僵化现象 B、有利于保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C、致使营私舞弊、卖官鬻爵乱象频发 D、相对完整且实现了政治与管理的分离
-
16、世界近代民主运动中,英国采用和平的、改良的、渐进的方式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以革命、战争和政变的方式最终形成“两院制加总统制”的政权组织形式;美国则以其独特的条件建立起总统治民主共和制政体。这表明,西方代议制中( )A、革命是实现民主的基本方式 B、民主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C、美国民主制度优于其他国家 D、总统共和制是时代主流
-
17、在古代雅典,“尽管共同体的概念根深蒂固,但它却从未包含平等主义或是对此的追求。至多,一些城邦曾采取措施以保障其公民出任公职并行使政治权利的同等机会,或在非常时期采取措施保护弱势群体……但财产、生活方式的不平均却被普遍地看作是‘自然的”’。这表明古代雅典追求( )A、经济平等 B、政治平等 C、主权平等 D、生存平等
-
18、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99亿人、2.17亿人、2.68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94.6%的人口。这有利于:( )A、减轻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B、减弱政府对老百姓的人身束缚,实现生产的自由 C、一定程度上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稳定国际金融 D、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稳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
19、现行宪法自1982年公布实施后,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修改,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下表中对于宪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大法”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D.将“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写入宪法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A、A B、B C、C D、D -
20、192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采取单方面宣告关税自主的政策,并陆续公布若干法令,大幅度提高了现行税率。但是,英、日等国一致反对新税,甚至表示将不惜武力对付中方。8月29日,外交部照会各国驻华公使,宣布上述法令暂缓实行,唯宣称自9月1日起实行关税自主政策仍然维持有效,上述博弈( )A、引发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B、体现国民政府独裁统治的实质 C、使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D、推动国民政府实施“改订新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