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 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项所摘条款内容出自《辛丑条约》 的是( )A、“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C、“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D、“现定稍宽其禁,听商尊行纳税贸易,洋药准其进口”
-
2、翻译书籍对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组织机构,旨在培养翻译人才的有( )
①提督四夷馆 ②京师图书馆 ③京师同文馆 ④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下列图示为一位同学对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相关史实所做的整理笔记,共有四组。其中有误的一组是( )A、第①组 B、第②组 C、第③组 D、第④组
-
4、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战火连绵,政局动荡,但社会各方面在曲折中仍有发展。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曲折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租调制开始实行并允许纳绢或布代役 B、家训的教化功能得到重视并与法律合流 C、当铺兴起并取得合法地位 D、思想多元活跃并呈现儒佛道交汇融通景象
-
5、里耶秦简户籍簿有释文:“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 伤。”对此,学者们解读为: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 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此秦简( )A、作为秦朝征发赋役的重要依据 B、印证秦朝基层治理实行里甲制 C、说明秦朝以严刑峻法进行治国 D、反映秦朝户籍登记制度已完备
-
6、下图为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该聚落( )A、被誉为“华夏第一村” B、是河姆渡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C、阶级分化已十分明显 D、提供了较稳定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地图,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首先,手工工场内细致的劳动分工,使每一个工人只专门从事一种简单的机械动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使工人的劳动获得技术上、操作上的日益完善和熟练,这样的工人就是未来大机器生产所需要的。其次,手工工场中的劳动分工,导致了生产工具的专门化,每一种工具都只有一种特定的用途和性能。这就为以后的大机器的发明,创造了技术前提,因为机器实际上就是由简单的工具结合而成的……由此可见,手工工场的发展为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生产,也就是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1814年史蒂芬逊建造了第一个火车头……到19世纪中叶时,英国的铁路网的总长度达到10600公里,路轨已采用钢材,负荷量更重……1870年世界铁路总长度为21万公里,欧洲的铁路主要分布在英、法、德3国,美洲大陆的铁路差不多有90%在美国……对于大多数国家,只有铁路才是使它进入世界市场的工具。因此,环绕世界的铁路网的初步形成,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
材料二 为了适应大工业时代政府工作专业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英国先后在1855年和1870年颁布了两道枢密院命令,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分别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英、美文官制度的健全化,使得政治上层建筑适应了工业化社会的需要,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行起了保证的作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
材料三 智能技术革命使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重复性劳动的困境,可以解构信息时代的人类劳动,重塑创造性与分离式生产方式。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展现出分阶段替代技能劳动者的趋势,而随着技能劳动者被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劳动开始向创新领域转移,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人将越来越多。
——摘编自陈尧等《替代与推升: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影响》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手工工场的发展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的条件。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析19世纪上半期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各国铁路交通发展的直接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美两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动因。结合所学,阐释英美文官制度“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行起了保证作用”。(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智能技术革命出现的主要技术基础,并分析智能技术的出现对人类劳作方式的影响。结合所学,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概括二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新变化及这一新变化的实质。 -
9、如表反映出推动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的因素有( )
1839年英国棉纺织厂工人总数为259336人,女工146395人,占棉纺织工人总数的56.45%。
1869年, 英国议会通过《捐款学校法》,明确指出女子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1910年8月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通过了决议:把3月8日作为国际劳动妇女的节日。
一战期间, (英国)各地妇女选举权组织活跃起来,向议会派遣代表团,约见内阁……终于《人民代表法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通过,授予年满30周岁的女性户主选举权。
①战争客观上为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②各国妇女长期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斗争
③社会风俗的改变与社会运动的助推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A、①②⑧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观察下面漫画,该漫画反映了维也纳体系( )A、在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基础上建立了外交人员衔级制度 B、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C、使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地方 D、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实行双重标准,导致国际冲突不断
-
11、文物、历史遗迹、文学作品等都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史料,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观察如图,下列文物、历史遗迹、文学作品与其产生(出土)的地域匹配正确的是( )
①卡尔纳克神庙 ②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 ③“悬诗” ④桑奇大塔
A、① B、② C、③ D、④ -
12、观察下面地图,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C、美苏冷战在欧洲的形成 D、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
13、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序号
史实
结论
①
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开由教士、贵族和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
王权高于教权,法国王权达到顶峰
②
印加帝国的统治方法包括:土地、矿藏和牲富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全国分为四大行政区,废黜地方首领世袭等
印加帝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成功的集权主义国家
③
查士丁尼下令编撰《罗马民法大全》
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④
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 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阿拉伯帝国贸易范围广泛,欧亚非各洲的各类商品汇聚,巴格达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
A、① B、② C、③ D、④ -
14、 徐光启对《几何原本》推崇备至,他说: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柏拉图创建的学园为《几何原本》奠基 B、作者欧几里得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C、古希腊的理性思维方式在希腊化时代得到传承和发展 D、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
-
15、根据下图展示的古代西方政治结构,判断该国是(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
16、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是我国宏观政策的基本导向,也是保持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观察如图,出现1978-1984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推动了城乡经济同步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增加农民收入 C、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了城镇居民收入 D、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制激发了经济活力
-
17、如图是1945年的版画《八路军帮助蒙民秋收》,对该版画解读正确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即将成立的盛况 B、革命统一战线下中共扶助农民 C、中共在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D、全面抗战路线下军民团结合作
-
18、鱼鳞图册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实施的土地赋税管理办法,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拥有者的姓名、亩数、四至、以及土地等级,还把每块土地形状绘制成图,每册前面又有土地的综图,仿佛鱼鳞一般,因此称“鱼鳞图册”(如图)。由此可见这一制度( )A、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B、形式上明确了土地所有权 C、是国家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 D、减轻了政府对民众的人身控制
-
19、如图中的古代生产工具与其名称、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铜雕塑—“铸剑为犁”
位于纽约联合国总部花园
苏联于 1959年送给联合国的礼物
观察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20世纪以来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