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 “19世纪后半期,在美国,取代马匹的拖拉机一天能翻耕50英亩土地,联合收割机能自动地收割、打谷脱粒、自动装袋。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农业产品的世界市场。”该材料反映了( )A、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 B、冷链物流产业已经发展起来 C、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广泛应用 D、美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
-
2、如图是1979—1982年美元增值情况(以1978年年底为100)折线图,图中各条线段为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读图可知( )
A、国际货币储备的多元格局已经形成 B、固定汇率制度已经被浮动汇率制度取代 C、西方国家构建各自为政的货币集团 D、美元失去国际贸易结算主要货币的地位 -
3、 有学者认为《1870年枢密院令》是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的标志。读如表可知,其依据是( )
1855年枢密院令
设立皇家文官委员会,负责对申请文职的候选人进行考核。各部主管仍有权录用任何人,文官委员会能起的作用,就是把最不合格的人淘汰掉。
1870年枢密院令
一切有志于文官工作的人,不分出身,不论贫富,都可以参加考试,考试由皇家文官委员会主持,考试合格者由该委员会向各部推荐后方得录用。
A、确立了文官委员会 B、扩大了议会的权力 C、实现了公开竞争录用 D、对候选人进行考核 -
4、 在16—18世纪英国海外殖民活动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特许公司成为英国进行殖民统治和海外贸易的主要力量,对推动英帝国的形成做出重大贡献。下列对这些特许公司说法正确的是( )A、是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急先锋 B、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C、主要的经营业务是贩卖黑奴 D、主要依靠武装走私鸦片获取利润
-
5、 有学者认为,16世纪欧洲西海岸的各民族国家都在明确无误的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更有凝聚力和更加巩固的国家,更强大和更加管事的政府,权力更集中的君主制。下列法案与之相符的是( )A、《至尊法案》 B、《权利法案》 C、《联邦宪法》 D、《拿破仑法典》
-
6、如图是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于是农耕和畜牧业产生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是大麦、小麦、葡萄、橄榄的原产地 B、②地区居民最早驯化了山羊、绵羊、猪等家畜 C、③处的命运由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 D、④地区形成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
7、 21世纪以来,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等挑战,中国(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创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C、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D、倡导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
8、如表是1820—2011年中国人口及城市化率略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1820
37377
2350
6.3
1893
33677
2668
7.9
1949
54167
5765
10.6
1960
66207
13075.88
19.75
1992
117171
32374.35
27.63
2011
134735
69078.63
51.27
A、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始于鸦片战争前 B、新中国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而加快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D、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
9、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不断增强。下列属于中共十八大以来取得的科技成就的是( )
①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②“奋斗者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④“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下列关于该制度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后设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 B、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三个离不开”成为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思想原则之一 D、中共十九大确立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政治制度
-
11、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如图反映的会议( )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③确立新中国的立法制度、司法制度 ④开始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 1934年,天津《益世报》登载评论说:“四、五年来农民知识渐有进步。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材料反映出20世纪30年代( )A、民众对训政的实质已经形成共识 B、中共开始抗日民主政权的探索 C、根据地农民的政治意识有所增强 D、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发生改变
-
13、 下列是明朝记载玉米的一些史料,对其推论正确的是( )
来源
成书时间
关于玉米的记载
河南《襄城县志》
嘉靖三十年(1551年)
“玉麦”
甘肃《平凉府志》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番麦”“西天麦”
(明)田艺衡(杭州人)《留青日札》
序作于1572年
“御麦出西蕃,旧名蕃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
(明)兰茂《滇南本草》(药物学专著)
最晚成书于1476年
“玉麦须(玉米雌蕊花丝),味甜,性微温,入阳明胃经,宽肠下气。”
A、《襄城县志》可佐证玉米种植已遍布全国 B、《平凉府志》可佐证玉米传入中国的途径 C、《留青日札》说明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 D、《滇南本草》说明玉米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 -
14、 “国朝(指清朝)设关之初,……沿明之习,命曰‘十三行’……至(乾隆)二十五年,立‘公行’,专办夷船货税,谓之‘外洋行’”。材料中“公行”的职责是( )A、征收统一国境关税 B、负责各国朝见礼仪 C、打击稽查鸦片走私 D、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
15、 元世祖忽必烈规定,北方地区“每户科丝二十二两四钱,二户计该丝二斤一十二两八钱,其二斤即系纳官正丝”。这项税收名目被称为( )A、“税民资” B、“庸” C、“科差” D、“金花银”
-
16、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下列关于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A、从隋唐到两宋城市的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 B、明清时期杭州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 C、雅典卫城具备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功能 D、古埃及人营建的城市成为西方城市建设标准
-
17、 宋代的契约活动,其内容的丰富化,种类的复杂化、细化都是之前社会难以企及的。关于契约活动方面的立法也得以丰富和发展。这反映了宋代( )A、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B、商品经济发展达到一个高峰 C、资本性借贷有显著的发展 D、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
-
18、 “宋儒的政治品格不再纠结于驯服君主,转而致力于涵养君子和治理家族,孔子的制法终于找到新方向:不是给帝王制造符命谶纬,而是给民间制定乡规民约、族谱家法。”下列项对此观点解读最准确是( )A、君主是复兴儒学的主要动力 B、乡约经政府推广与法律合流 C、宋代儒学士人注重基层教化 D、乡约的约束对象不再是君主
-
19、 唐朝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租庸调制、均田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这说明唐朝( )A、采取灵活务实的政策推动对外交往 B、重视对边境民族地区有效治理 C、开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
20、 有学者认为,魏晋礼典的制定,实际上已经奠定了一个重要的立法传统——法律儒家化,既包括立法,又包括定礼。修撰礼仪法典与制定律令共同构成了封建王朝的治理策略。下列选项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二年律令》—《九章律》 B、《唐律疏议》—《大唐开元礼》 C、《宋刑统》—《吕氏乡约》 D、《大清律例》—《圣谕广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