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无产阶级“是产业军的普通士兵,受到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这意在说明( )A、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斗争意识 B、资产阶级正在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C、无产阶级需谋求各国间的合作 D、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压迫 -
2、 自19世纪80年代始,英国盐业联合公司控制了91%的食盐生产,碱业联合公司包办了全部漂白粉生产,鲁诺•蒙得公司控制了大部分苏打生产,利毕兄弟公司控制了近2/3的肥皂生产。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工厂制度快速兴起 B、垄断组织有所发展 C、化学工业领先世界 D、世界工厂地位稳固
-
3、 有学者指出,在早期工业化背景下,恶劣的工作环境将劳动者置于生老病死残以及失业的威胁之下,无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团结起来与资本家进行斗争。而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对无产阶级采取“施压”和“安抚”并重的策略。这一分析作为原因可用于解释( )A、早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B、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
4、 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一览表,表中所示内容共同说明了( )
名称
时间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一战
4年多
30多个
15亿
0.3亿
3300多亿美元
二战
6年多
60多个
20亿
0.6亿
4万多亿美元
A、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B、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
C、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D、都是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 -
5、 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使世人逐渐产生一些疑惑:城邦的安危固然重要,但个人身后灵魂的居所呢?如果信仰可以使灵魂得教,那又何必将此仅与城邦捆在一起,当一辈子“政治动物”。材料主要说明了( )A、城邦利益至高无上 B、个人意识的萌生 C、民主政治遭受质疑 D、基督教地位受冲击
-
6、 13世纪西欧一批批城市联合起来组成联盟,不仅成为强有力的经济实体,而且还是强有力的政治实体。例如,当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年统治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王朝)的皇帝们企图强迫意大利北部的米兰等富庶城市纳税,并接受帝国的管辖时,这些城市便结成伦巴第联盟。联盟在教皇的支持下,成功地进行了反对皇帝的战争。这表明当时( )A、教权领导冲击王权的斗争 B、资本主义经济实力雄厚
C、自由民主的思想传播广泛 D、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 -
7、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卖酒的妇女往酒里掺水被人发现,将被扔进水里淹死;如果从事高利贷的大商人借贷利率超出政府规定的标准,他将白白地损失一切。据此可知,古巴比伦时期( )A、保证了商业贸易的公平公正 B、消费者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
C、借贷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D、注重以法律来规范商业秩序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5年,英国工党领袖在《工党的展望》一书中写道:我要为一旦在我国执政的工党政府拟定一个实践的纲领。它必须满足那些遭受失业、低薪、长时间工作、居住鄙陋、营养不良以及伴随资本主义的许多其他弊害的人们的需要。经济情况的严重性可能使工党政府加速变化的速度,因为人们将体会到迫切的补救的必要性。罗斯福在美国执政的时候正是这样处置,经济恶化的深刻给了他采取果断行动的机会和支持。——摘编自艾德礼(二战后英国首相)著,吴德芬、赵鸣歧译《工党的展望》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艾德礼“拟定”这份“纲领”的主题和实质。(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艾德礼试图“拟定”这份“纲领”的主要原因。(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艾德礼说辞的理解。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时间
历史事件
1473-1543年
哥白尼在世
1564-1642年
伽利略在世
1571年
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
1632-1704年
约翰•洛克在世
1642-1727年
牛顿在世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
1694-1778年
伏尔泰在世
1724-1804年
康德在世
1775-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
法国议会发表《人权宣言》
1864-1871年
德意志统一战争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上表是近代世界大事年表(部分),请从表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且类型相同的欧洲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淮南子》对孔子形象有相当程度的转化和建构,主要有三种倾向:褒扬孔子、批评孔子和改造孔子。褒扬的较多,批评的较少,改造的目的则是将孔子塑造成为道家的代言人。《淮南子》的孔子形象,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同西汉初期社会思潮有密切联系。通过对比《淮南子》与先秦诸子的孔子形象,发现他们有同有异,其中展示了学术思想从百家争鸣到融合会通的趋势。——摘编自秦晓《转化与建构:<淮南子>中的孔子形象》
材料二《史纪》共一百三十篇,其中世家三十篇。可立为世家者,皆是能够辅助君主之臣。孔子尝于鲁国出仕,但未为周臣,然其匡正乱世之心,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当属辅弼股肱之臣。置孔子于世家,在其整理旧籍,使后世学者能有所宗。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天下君主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然其世系井然,至汉尤存,传十余世,代有贤哲,故为世家。
——摘编自潘铭基《论司马迁对孔子生平之考证》
(1)、 据材料一,指出学术思想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孔子塑造成为道家的代言人”的理由。(2)、 据材料二,概括司马迁将孔子列为“世家”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圣化”孔子的主要原因。(3)、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孔子形象的主要因素。 -
11、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主要说明( )A、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B、当今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引领者
C、全球化对西方国家来说是弊大于利 D、全球化对各国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
12、 卫国战争时期(1941-1945),苏联画家创作了许多以女性形象为主体的战争宣传画。如图所示,画家塑造出三类女性形象,即战争受难者形象、前线参战者形象和后方支援者形象。这些宣传画,可以说明( )
A、女权运动在苏联逐渐兴起 B、女性形象起了战争动员的作用
C、苏联女性全员参与了二战 D、苏联模式为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
13、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其主张源于( )A、揭露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 B、推动罗马教廷的权力更替
C、追求信仰自由和公民平等 D、建立新教以发展资本主义 -
14、 1497年7月,这次东方之行的船队一律采用迪亚士负责改制的新型三桅帆船,航行为期两年。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发现,成为象征东西方文明会合的历史性起点。此次航行,即是如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
15、 王斯德认为亚欧大陆的农业多发源于大河流域,东亚和东南亚孕育了稻米文明,西亚和欧洲孕育了小麦文明;美洲农业多发源于高峡盆谷一带,印第安人创造了独特的玉米文明。据材料可知,人类文明早期( )A、地理条件决定农业发展 B、农业发展具有多元特点
C、农业多发源于大河流域 D、非洲农业尚未得到发展 -
16、 如图是中国邮政为纪念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于2019年8月10日发行的纪念邮票。这两条公路建成通车的意义在于( )
A、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B、完成了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布局调整
C、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D、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见证 -
17、 新中国建立初期,农业合作社逐渐发展起来,对如图信息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三大改造中诞生了农业合作社 B、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工业发展
C、“一五计划”发展农业合作社 D、人民公社扩大了合作社的规模 -
18、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广大知识青年冲破重重阻碍,从国统区、沦陷区、海外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事业。他们中有工农的子弟,有地主资本家的儿女,还有文学家、记者、律师和医生等。这一壮举源于( )A、中共全面抗战路线的感召 B、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
C、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D、反法西斯同盟的逐渐形成 -
19、 1926年,中国国民党决定“减轻佃农田租25%”,结果遭到地主反对,收效甚微。1930年,国民政府公布《土地法》草案,放弃“耕者有其田”的思想,保护现存封建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土地政策的变化源于( )A、民族矛盾上升 B、政治形势变化 C、革命中心转移 D、国民革命失败
-
20、 下表是张海鹏主编的《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目录的部分内容。图中省略的部分最有可能是( )
第四章甲午战后中国形势与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命运的回答
第二节帝国主义在华划分势力范围与对华资本输出
第三节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第四节……
第五节康、梁发起维新运动及其失败
第六节义和团——中国农民朴素的反帝爱国斗争A、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B、八国联军侵华和清政府的对策
C、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D、马关签约和台湾人民抗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