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历史上,正是由于意大利利玛窦以及一批来华传教士的努力,使得西方世界在新航路开辟之后认识了一个文化深厚的中国,也让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一个不同文化的西方。由此可见,利玛窦等人的行为( )A、促进了东西方间的文化双向交流 B、开启了西方文化侵略先河
C、揭开了中意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 D、促进了西学在华广泛传播 -
2、 据《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思想,这反映了( )A、分封体制影响广泛 B、先秦思想一脉相承 C、民本思想源远流长 D、统治理念逐渐转变
-
3、 西周时期诸侯或王官第一次受命为王臣,包括诸侯及王官的后嗣如继续担任诸侯或王官,周王必须进行再一次的任命。只有经过周王册命的诸侯或王官的继承人,其身份和地位才是合法的。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保障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B、彰显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
C、维系了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 D、强化了君臣间的契约关系 -
4、 西汉初除中央发行的四铢钱外,诸侯王纷纷私自铸币,民间私铸风气盛行,导致市场货币混乱、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出现;汉武帝先后六次改革币制,统一全国货币形式,禁止私铸,稳定了社会经济,平抑了物价。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西汉( )A、国家治理能力增强 B、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C、铸币制度日臻完善 D、王国问题得以解决
-
5、 秦朝灭亡后,刘邦据秦之地、用秦之人、承秦之制,在秦国故土推行当地人更能接受的秦国风俗法律;对于东方六国故地,则设立同姓乃至异姓诸侯王,并允许东方王国从俗而治。这些措施旨在( )A、因势利导化解紧张态势 B、推行郡国并行之制
C、遵循旧制促进经济发展 D、吸取秦朝速亡教训 -
6、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始皇帝并吞六国之后,进而废置各国的王室和封建贵族,并由秦国的官僚处理政事,这项激烈的措施使得这些牺牲者感到难以忍受之苦,这些强硬作风使他们因敏锐地感受到失去独立而更加难以忍受。”由此可知,秦二世而亡( )A、在于凝聚力的缺失 B、统治者的残暴是主因
C、源于统治疆域扩大 D、由治理举措过激而致 -
7、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墨子则认为欣赏音乐先要“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因此要“非乐”。其思想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春秋与战国时代环境不同 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C、学派之间的学术思想不同 D、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
8、阅读下表“商王武丁时期的祭祀活动”,武丁时期的这些祭祀活动( )
摘录
出处
“十二年报(报德之祭)祀上甲微(商部族的第九任首领)”
《今本竹书纪年》
“上甲微能帅契者也(继承始祖契的事业),商人报焉”
《国语•鲁语上》
对先王、先公进行了广泛的祭祀
甲骨文
A、传播了儒家礼制 B、增强了商王室的凝聚力
C、完善了原始民主制 D、体现了“敬天保民”观 -
9、 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遗址中发现有墓地和祭坛,大型墓葬随葬品丰富,以各种玉器为主,小型墓葬数量多,但随葬品只有日常生活用品陶器等;同时也发现了大型城址,城墙环绕古城四周且外围还有类似于护城河的水沟。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
①“蛋壳陶”是其代表器物
②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③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④已经出现部落间的纷争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近代公共卫生法案演进简表适用范围
地方政府权责
中央政府权责
1848年《公共卫生法案》
伦敦以外英格兰、威尔土地区的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
可以要求开发商提交排水设计图;可以更改街道布局;可以以协议方式购买街道改善用地
中央卫生委员会在特定条件下,可强制建立地方卫生委员会并实施法案
1866年《清洁法案》
农村划分出“排污区”,设立“排污委员会”
“公害”的内容扩大;有实施卫生环境治理义务,包括排污、供水和清理公害等
在地方当局未尽到义务时,国务大臣可责令其限期履行义务或采取相应措施
1872年《公共卫生法案》
伦敦以外英格兰和威尔士所有城市和农村地区
不同卫生区可组成联合区域,并成立联合卫生委员会
地方政府部可派遣调查员监督地方卫生机构的工作;可解散、合并卫生区及修改其边界;可批准和修改地方法案
1875年《公共卫生法案》
可以强制新建街道;可以规范街旁建筑物界线;可以制定建筑条例并检查其实施情况;可以购地修建用于娱乐的公共场所并制定地方法案予以维护;义务增加,包括调查公害、通告房主清理住房等
地方政府部有权进行调查并做出决权;可以颁布布临时条例;可以责令地方卫生机构履行义务;可以废除或修改地方法案;可调节地方卫生机构的争端
材料二著名规划师雷蒙德•昂温( Raymond Unwin)对公共卫生阶段城市规划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我们已经做了很好的工作:供应充足的洁净用水,提供排水设施,处理废弃物,铺设、照明和清洁道路等等。此外,通过已被广泛运用的地方法规,过度的拥挤状况已受到限制,最低标准的间距、光照和通风得到保障。我们确实在这些方面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确保了一个健康生活环境所必需的许多要素。”
——梁远《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公共卫生治理的特点。(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近代英国公共卫生治理的影响。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毛泽东同志从多个角度对战争的内涵进行定义,从政治角度而言,他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从经济角度而言,他指出:“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摘编自胡秀勤、陈金龙《毛泽东与孙中山战争观之比较》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文化的角度对战争内涵进行定义,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正确且不得与材料重复,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2022年漳州圣杯屿元晚期沉船出水的部分瓷器,沉船遗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古雷半岛东侧的圣杯屿海域。该海域是古代南北海上交通的重要航道,同时由于暗礁丛生,海况复杂,也是一处历史性海难多发区。器物名
用途
产地
发掘地
特征
青花瓷香炉祭祀器
浙江龙泉窑
漳州圣杯屿
灰白胎,胎质较致密。施青釉,釉色泛青白,内施釉至上腹,部分内下腹及内底露胎,外施釉至足。外腹部印三周弦纹。腹部凸起处刻双圈弦纹。外下腹转折处贴塑三个蹄形足,足底凌空。
青瓷盏茶器
浙江龙泉窑
漳州圣杯屿
灰白胎,胎质致密。施青釉,釉色泛青黄,内满釉,外施釉至圈足。敞口微敛,斜弧腹,小圈足。内底下凹,外底心乳突。内外腹壁胎体轮旋痕明显。
青瓷高足杯酒器
浙江龙泉窑
漳州圣杯屿
灰白胎,胎质致密。施青釉,釉色泛青黄。内外满釉,仅足端刮釉。内下腹刻双圈弦纹,内底心印花卉纹。外底内轮坯痕明显。
青瓷印花盘食用器
浙江龙泉窑
漳州圣杯屿
灰白胎,胎质较致密。施青釉,釉色泛黄,内满釉,外施釉至足,外底露胎。内中腹印一圈花草纹,内下腹印一圈展开的莲、菊花卉纹,内底心印花卉纹。外腹刻菊瓣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漳州圣杯屿沉船出水瓷器的史料价值。
-
13、 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美国漫威和DC两大漫画公司创作了超人、美国队长等深受世界民众喜爱的超级英雄形象,但也被许多国家视为文化侵略。这一现象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好莱坞影视发展 B、漫威英雄形象是国家人格化的体现
C、好莱坞电影致力于弘扬美国价值观 D、全球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观冲突问题 -
14、 二战结束后,西欧滞留着近200万难民,其中大多数是拒绝遣返的苏联、东欧难民。针对苏联坚持对所有难民予以全部、无条件遣返的立场,美国提出了自愿遣返原则,并于1948年通过《战争难民法》,规定在2年内接纳20万战争难民入美。美国的难民政策( )A、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 B、基于战后重建的需要
C、维护了西欧安全稳定 D、解决了西欧难民危机 -
15、 面对道德滑坡,1991年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五大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共同价值观强调国家和社会高于个人,注重家庭观念,强调集体意识及看重“和”的观念,此举意在( )A、注重学校教育,构筑家国一体 B、强化道德伦理,坚持德法兼施
C、倡导共同价值,追求世界大同 D、注重反思借鉴,重塑民族信念 -
16、 十月革命以来,苏俄(联)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据苏联学者统计,1917-1982年,苏俄(联)共建设了1238座新城市,平均每年20座。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国家有较强的组织调动能力 B、苏联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受益于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D、苏联改革取得较为显著成果 -
17、 在政府扶持下,德国涌现出不少高规格的科研机构。除了以前就有的柏林科学院以外,在19世纪后期还建立了国立物理研究所、国立化工研究所、机械研究所等。对于一些工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科技难题,德国政府也尽力去帮助。这反映了,该时期德国( )A、确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产业政策助推工业化
C、科研实力长期领先世界 D、工业化水平超越英国 -
18、 19世纪中期,英国“反谷物法同盟”指出,“自由贸易原则是将外国变为我们宝贵殖民地极好的方式,而我们也不必负担统治他们的责任”。该主张( )A、缘于英国工业生产能力 B、表明英国放弃殖民扩张
C、服务于殖民文化的输出 D、推动新自由主义的形成 -
19、 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的同时,孕育了欧洲近代哲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A、是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B、决定欧洲近代科学发展
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和解 D、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
20、 罗马法是古典的、精致的法律体系的代名词,而日耳曼民族习惯法则是粗俗的表现。中世纪早期,罗马法在日耳曼王国内得到一定程度保留,并逐渐为日耳曼法所吸收,这一过程又导致罗马法本身的日耳曼化,也即粗俗化。这一现象表明( )A、游牧民族的落后 B、人口结构的变化 C、文化的双向交融 D、罗马法走向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