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到:“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这段话体现了( )
    A、民主共和原则 B、主权在民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法律至上原则
  • 2、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把上帝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布鲁诺宣扬“日心说”,被教廷烧死于罗马鲜花广场;伽利略利用天文观测证实了“日心说”。“日心说”从提出到最后被证实这一历程表明( )
    A、教会严禁传播所有新科学理论 B、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科学思想 C、确立了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D、科学在与神学的艰难斗争中前行
  • 3、马克思对路德有段著名的评价:“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由此可见,马克思意在强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
    A、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幸福 B、突显了个人精神的自由 C、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D、脱离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 4、如图是美国学者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的目录摘编。据此可知,该书旨在( )

    A、说明地理差异决定文明发展 B、多视角分析历史发展的进程 C、阐述病菌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D、基于技术演进视角解读历史
  • 5、如图是16世纪至19世纪初的某贸易航线图。该贸易路线( )

    A、造成印度洋贸易衰落 B、加速西班牙社会转型 C、开启全球性物种交换 D、刺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 6、如表为15—16世纪部分时段英国物价指数变化统计表(1451—1500年的物价指数定为100)这一时期英国物价的变化( )

    A、引起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殖民扩张刺激工农业的发展 C、导致了封建领主收入的剧增 D、提升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
  • 7、三角贸易随着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下面三幅图分别是是新航路开辟初期、17-18世纪、19世纪前中期的三角贸易路线。其中新航路开辟初期以及17-18世纪的三角贸易路线分别是( )

    A、图一、图二 B、图一、图三 C、图二、图三 D、图三、图一
  • 8、新航路开辟后,随着人口的迁徙,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有近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对这一现象的出现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推动了欧洲社会财富的积累 B、使欧洲人能在当地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C、改变了当地社会的发展格局 D、成为推动“三角贸易”兴起的重要原因
  • 9、15世纪以后,黄金和白银同为欧洲各国间贸易的支付手段,地位很高。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这一现象( )
    A、根源于人文主义的推动 B、体现了西欧探险的精神 C、导致了西欧的价格革命 D、刺激了西欧新航路的开辟
  • 10、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属于古代美洲文明的有( )

    ①玛雅文明 ②阿兹特克文明 ③印加文明 ④大津巴布韦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下列是某学生所做的读书摘录。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实行租庸调制7世纪初,新罗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0世纪,高丽王朝在中央设三省六部

    A、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 B、东西方文明间相互交融 C、中华文明影响周边国家 D、亚洲各国彼此联系加强
  • 12、如图是15-16世纪某古代帝国的领土扩张示意图。通过这一时期的扩张,该帝国( )

    A、最高统治者是哈里发,既是宗教、国家和军队领袖,又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B、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一定程度影响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 C、所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D、在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 13、如图分别为伊斯坦布尔(原君士坦丁堡)和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后者虽然缺少前者的中央大穹窿,但圆顶的造型却是二者的共同特点。由此可推知,当时基辅( )

    A、与拜占庭历史传统相似 B、继承了西欧中世纪文化 C、深受拜占庭文明的影响 D、打败拜占庭帝国,继承其宗教信仰
  • 14、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当时某一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根据上述材料,该地所属的国家( )
    A、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B、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通过武力扩张灭亡波斯帝国 D、在4世纪末走向分裂
  • 15、古希腊一位哲人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擅长通过谈话教授哲学,对当时许多流行观念提出挑战,这位哲人是( )
    A、希罗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 16、人类早期的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并形成各自成就。下面左图所属文明成就位于右图中的区域是( )

    A、 B、 C、 D、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启蒙运动是欧美各国启蒙运动的源头。中世纪以来形成的宪政文化传统给英国人创造了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16世纪30年代开始的清教运动为英国启蒙运动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自然科学的领先发展则使英国人推崇经验,理性的思维方式成为英国的主流。将近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孕育英国启蒙运动思想的温床……英国启蒙运动引发的整个欧美启蒙运动,确立了现代人理性的思维模式,奠定了现代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政治上的“自由”概念,宗教上的“自然神”概念,哲学上的经验主义,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思想都是由英国传入欧洲大陆的。

    ——摘编自谌章明《英国启蒙运动的思想特征及其影响》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这就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下图是位于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

    说明:卡尔·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卒于1883年3月14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在英国率先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创造的全新政体并概括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并简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界线,在此之前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们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大陆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如果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全球化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大航海时代欧洲人开辟了新的海上贸易道路,促进欧洲商业贸易的空前发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空前发展,同时也深刻改变了欧洲政治和社会格局。大航海时代通过海上渠道横跨各个大洋,将新大陆与旧大陆连成整体,加强各地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欧洲人将玉米、土豆、甘薯等农作物引进欧洲并得到广泛种植。随着航海探险的进行,文化科技也在不断传播。大航海时代开始了野蛮的殖民掠夺与扩张,亚洲、非洲、美洲许多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国家或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给这些地区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恶劣影响,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时代。

    ——摘编自黄勇《探究大航海时代的历史动因与历史影响》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走在最前列的“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以及在它支持下开辟的新航线。概述推动欧洲人迈入大洋的“内在动力”。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大航海时代欧洲商业贸易空前发展的表现。简述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如何推动人类社会的大变革。
  • 19、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将整个世界瓜分完毕。据统计,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远超过此数的人生活在半殖民地。这说明( )
    A、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B、列强开始走向殖民扩张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崩溃 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 20、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特别是巴黎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的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不再对工人革命起指导作用 B、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C、工人阶级无法推翻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D、马克思主义推动工人运动进入新的阶段
上一页 567 568 569 570 57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