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69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几个财政法案,限制国王的收入。威廉国王得到的终生享用的收入只及詹姆士二世的一半,完全不敷支出,用当时议会成员埃特里克的话说,新国王被置于了“仅够伙食钱”的困地。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国王权力被完全剥夺 B、议会主权已经确立 C、责任内阁制已经确立 D、财务状况逐渐恶化
  • 2、有关下列地图的解说最准确的是(   )

    A、海上丝绸之路是最主要的贸易线路 B、中国成为世界白银的主要流入地 C、新航路开辟前相互交融的全球贸易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确立
  • 3、下侧是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贯穿全书的主线是(   )

    A、说明美洲对全球发展的贡献 B、论证世界近代政治格局形成 C、阐述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D、基于生态环境视角解读历史
  • 4、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下半叶是大西洋奴隶贸易最兴盛的时期。奴隶成为非洲可供输出的单一货物,欧洲许多国家蜂拥而至,把非洲西岸地区变成了他们掳掠、买卖、贩运黑人奴隶的竞争场所,众多的奴隶专卖公司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奴隶贸易兴盛主要是由于(   )
    A、交通工具大变革 B、奴隶专卖公司的建立 C、高额利润的刺激 D、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
  • 5、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
    A、深信“地圆说” B、途径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 6、从15世纪80年代起,西欧就渲染土耳其人的暴行,夸大土耳其人的野蛮,制造反抗土耳其的舆论。而事实上西欧人对奥斯曼帝国统治下人民的生活了解很少。西欧人对土耳其的敌意是由于(   )
    A、社会制度的对立 B、人文精神的发展 C、海外扩张的需要 D、宗教改革的推动
  • 7、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彼等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该材料(   )
    A、为口述史料,有重要研究价值 B、对于环球航行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C、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帝国 D、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 8、1077年,德皇在与教皇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迫亲往教皇居住地卡诺莎堡请罪以求宽恕,史称“卡诺莎之辱”;1308—1378年,在法王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这(   )
    A、反映了德法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 B、说明宗教改革揭开了序幕 C、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D、利于德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 9、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占罗马城。奥罗修斯记载了西哥特人首领阿图尔夫说过的一段话:“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不过,众多经验告诉我:桀骜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据此可知,西哥特人(    )
    A、力图毁灭所有罗马文化 B、吸收国家治理有效经验 C、推动了罗马文明的复兴 D、成为西方文明的开拓者
  • 10、公元976年,高丽政府颁布田柴科制度,“括垦田数,分膏瘠,自文武百官至府兵、闲人,莫不科授,又给樵采地,谓之田柴科。身没并纳之于公,唯府兵年满二十始受,六十而还”。此田制(   )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能够遏制土地兼并问题 C、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与唐朝均田制性质相似
  • 11、某学生在学习中古时期某帝国时,搜集信息如下:“帝国的当权者们和上层人士先后从被征服地区收集了很多希腊文、波斯文和古叙利亚文有关历史、炼金术和医学等方面的图书。曼苏尔收到了拜占庭皇帝应他的请求而赠送的一批著名希腊典籍,哈伦·拉希德则从对拜占庭的战争中得到了大批希腊图书”。据此可知,该帝国( )
    A、呈现二元政治权力体制 B、具有典型封君封臣的特征 C、推动了泛希腊化的发展 D、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 12、奥斯曼帝国时期制定的(埃及法典》在序言中表明:奥斯曼统治者是被赋予神圣使命的苏丹和哈里发,他维护整个帝国的正义,既是帝国臣民的宗教领轴,也是臣民世俗生活的统治者。这说明当时奥斯曼帝国统治的特点是(   )
    A、因地制宜 B、政教合一 C、地方自治 D、君主专制
  • 13、形成于古印度西北部地区的犍陀罗艺术,伴随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隋唐美术影响很大,成就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等一批中国古代艺术瑰宝,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据此推断,该艺术是(   )
    A、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 B、古代罗马帝国对外征服的结果 C、亚历山大远征交流碰撞的产物 D、阿拉伯帝国融合东西方的结晶
  • 14、古埃及文明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古希腊以移民方式向周边殖民建立子城邦,亚历山大东征开启希腊化时代。据此可知(   )
    A、早期的文明拓展受制于经济地理不境 B、早期文明拓展是血腥侵略的过程 C、古希腊文明是人类史上最先进的文明 D、城邦文明必然会过渡到帝国文明
  • 15、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对下面的文明区示意图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B、②处地理环境不利于地区性大国兴起 C、③处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金字塔建造 D、④处通过佛教说教建立了种姓制度
  • 16、技术进步引发生产力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中国古代的上百项发明创造传入西方后,才引起了西方的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西方乃至全人类开始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则指出:“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古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因为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完全在于它们的实用价值和效益,至于事物的微观结构和原理则不去研究。”

    ——摘编自李传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局限性》

    材料二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摘编自【英】哈巴库克、波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信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信网络得以形成。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1)、阅读材料一、指出李约瑟和爱因斯坦对西方近代科学产生的认识有何不同。结合所学,举例说明16-17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的突破。
    (2)、阅读材料二、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阅读材料三、概括指出科技进步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从世界格局变动的角度,对工业革命的作用进行简要评析。
  • 17、世界历史的进程就是人类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馀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壁之。有松柏诸木百草。人俗力田作,多种树蚕桑。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1497年葡萄牙王麦纽尔派遣四只帆船出去,寻找香料源地。____担任者船队的司令。1497年7月8日,星期日,我们在拉斯提洛拔锚开船。愿上帝佑助,使我们这次为了上帝而进行的远航能顺利完成。1498年4月7日,我们到达蒙巴萨城,可是我们并未进入港内,而逗留在碇泊所。4月24日,星期二、我们从这里启程到卡里库特城去。关于这地方,当时我们的国王已有所闻。我们向东航行,横渡那大海湾,即是红海所注入的海湾。在下一星期日,我们已好久看不到的那北极星又出现了。

    ——摘编自某航海笔记,录自《世界中世纪史原始资料选辑》

    材料三     地理知识的积累使欧洲水手能够把世界各地区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连接起来。然而商业交流并非是全球网络的唯一结果。粮食作物、牲畜品种、病菌与人类移民也漂洋过海,极大影响着全世界各个社会。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变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人类群体的大规模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加速了世界人民的融合。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阅读材料一、指出“大秦”所指称的国家。结合所学,概括大秦和汉朝交往的情况。
    (2)、阅读材料二、指出船队的司令姓名,以及此次航行的路线。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此次航行的主要动因和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全球网络建立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
  •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这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步确立 D、欧洲逐步形成两大敌对军事集团
  • 19、1871年3月,巴黎爆发了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它的建立( )
    A、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 20、1700年,只有不到2%的英国居民在城市里生活;到了1851年,50%的英国人都成了城里人。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 B、奴隶贸易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上一页 524 525 526 527 5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