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以下不属于列宁新观点的是( )A、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B、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C、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一国获得胜利 D、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起推动历史发展作用
-
2、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华工前往欧洲战场,“以工代战”
②德军在马恩河战败,“速决战破产”
③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杀
④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A、③②④①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 -
3、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以上历史现象出现于( )A、15—16世纪 B、17—18世纪 C、18世纪末19世纪初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
4、1824年,美国印第安纳州出现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如下图所示),进行共产义“劳动公社”的试验。 “新和谐公社’( )A、人人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 B、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所创办 D、标志着理想社会的实现途径已找到
-
5、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这反映了( )A、科技成果源于工人和技师 B、工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C、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D、旧产业部门焕发出新活力
-
6、史学界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以下不属于英国出现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条件的是( )A、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海外殖民扩张积累财富 C、“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 D、三角贸易提供充足劳动力
-
7、关键词搜索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小陈同学搜索的关键词是“铁血宰相”、“王朝战争”、“威廉一世”。由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A、日本明治维新 B、美国独立战争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德意志统一战争
-
8、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而取得的突破 B、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发现自然规律 C、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 D、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是一种新的宇宙观
-
9、他在撰写的抒情诗集中,直言不讳地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酣畅淋漓地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被视为“人文主义之父”。他是( )A、但丁 B、彼特拉克 C、拉斐尔 D、莎士比亚
-
10、16世纪,欧洲银的储量增加了两倍,金的储量增长了20%。西欧农奴越来越多地使用货币而不是劳动支付地租。这一现象( )A、引发了商业革命 B、使固定地租额增加 C、导致了物价下跌 D、加速了封建制瓦解
-
11、航海图是人类走向海洋的必备工具,应用指南针和其他相关仪器,能制作出新型航海图,成为西欧人向远洋进发的技术条件之一。15世纪末,西欧人向远洋进发的技术条件还有( )
①测量天体高度的星盘 ②有关季风和洋流的地理知识
③不断提高的造船技术 ④冒险精神和长期的航行经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2、下列有关中古时期(5-15世纪)世界区域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欧国家普遍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 B、西亚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苏丹注重军事扩张 C、东非沿海地区兴起了桑给巴尔、蒙巴萨和马里 D、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
-
13、中华文化是中国发展的历史源头和内在动力,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在古代,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有( )
①朝鲜 ②日本 ③越南 ④加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4、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希腊最初的雕塑艺术大多模仿埃及 B、冶铁技术从希腊扩散到西亚和埃及 C、西亚的神话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D、2世纪,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
-
15、如图为世界古代某帝国形势图。该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波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
16、腓尼基字母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并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向西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这说明字母文字( )A、成为了世界文字的源头 B、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 C、湮没古代文明的多样性 D、与中国的文字相互借鉴
-
17、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以下关于各区域文明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A、西亚:苏美尔人用楔形文字在莎草纸上写下洪水传说 B、埃及:首陀罗们用象形文字在泥版上计算泛滥季时间 C、印度:佛教对种姓制度形成一定的冲击,发明了“0” D、希腊:斯巴达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
-
18、他是古代希腊人,他的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录了公元前5世纪前期至公元前411年,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战争。他被称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他”是( )A、修昔底德 B、希罗多德 C、苏格拉底 D、亚历山大
-
19、“世界史必须将所有民族的历史集合为一体,将它们统一成一个协调均匀的整体,并将它们谱成一首壮丽的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不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美)斯塔里夫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作为纸钞、铜钱强劲对立物的白银最终伴随着纸钞的贬值、铜钱在郑和下西洋中的透支和国内市场的缺位,逐渐占据着合法主币的地位……放开银禁之后,陕西首开一系列以折征白银为主线的赋役改革大幕。
——王俞现:《权力资本与商帮:中国商人600年兴衰史》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它的商品价格低廉,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里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斯塔里夫阿诺斯将1500年前后作为“世界历史”开始标志所体现的史观,并指出1500前后作为“世界历史”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并阐释这一事件对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影响。(2)、明清之际,中国一度成为全球不折不扣的“白银帝国”,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白银大量流入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形成的意义。 -
20、对自由主义的追求、反思、再反思,是近代西方思想界永恒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贵族政治是扼杀人权的,封建特权以门第和地位为依据,某一权贵的意见在其辖地内决定权力分配,君主则在全国有决定权,因此封建特权总是以居特权者的人作为标志,即人治。而人的自由只能靠法律来保障,一切按法律办事,从中扬弃人治的因素。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1776年,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创立了第一个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斯密最早提出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明确提出了创造交换价值的是社会劳动。古典经济学家盛赞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他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要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的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卷》(下册)
材料三:欧文在自己的工厂里实行改革,提供免费教育,为工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鼓吹以合作为基础对社会进行普遍重组,社团应根据工人实际劳动时间付给报酬。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赵丰译:《世界文明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启蒙思想家为规避“人治”,对未来“理性社会”所提出的一些基本政治思想。自由主义体现了对工业文明和现行社会体制的辩护,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的经济主张并阐释其主张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2)、工业革命后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对资本主义自由制度的反思与批判,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欧文等“乌托邦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阐释欧文等人为何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